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切口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腰痛及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切口为0.7~1.0 mm, 手术时间为84~183 min, 术中出血量为4~10 ml, 住院时间为4~15 d。治疗优96例, 良2例, 可2例, 优良率为98%。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放射性下肢疼痛, 并发症发生率为1%。手术前, 患者腰痛VAS评分为(6.92±2.65)分、下肢痛VAS评分为(7.82±2.10)分, ODI评分为(73.28±18.19)分;手术后, 腰痛VAS评分为(2.03±1.14)分、下肢痛VAS评分为(1.95±0.98)分,
ODI评分为(18.88±7.64)分;患者手术后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此种手术为微创手术, 患者的康复周期会显著缩短, 出院时间提前,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在临床中应获得医护人员的大力推广。
【关键词】 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腰痛;下肢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6.033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病症, 保守治疗无效果的患者需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现如今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内镜技术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医护人员可以采用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对患者进行治疗, 此种手术为一种微创手术, 患者的脊柱结构几乎不会受到破坏, 患者受到的创伤较小, 术后恢复时间短。现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62例, 女38例, 年龄23~74岁, 平均年龄(51.4±13.1)岁;病程
4周~5年, 平均病程(2.9±1.3)年。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进行本次研究, 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方法进行治疗, 患者采用侧卧位姿势, 患侧在上, 腰下垫枕, 使病变的椎间隙与椎间孔处于略张开的状态中, 随后医护人员确定进针路线, 于CT与磁共振成像(MRI)下明确椎间盘突出节段, 如横断面上突出间盘的位置是否位于椎管、椎间孔内, 从而术中医护人员能够准确标记患者患侧的腰椎后正中线、安全线的位置。同时, 医护人员在C臂透视下对手术节段的椎间隙进行确定, 明确合适的进针点与进针路线, 术前0.5~2.0 h给予患者头孢呋辛1.5 g静脉注射预防感染, 1%的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在C臂透视下采用穿刺针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对病变的椎间隙位置进行穿刺。此外, 穿刺针需经由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前外侧通过椎间孔, 进入椎管到达椎间盘的突出位置, 医护人员采用环锯取出部分上关节突前缘骨质、扩大椎间孔, 从而置入工作通道到腰间盘突出位置, 向椎间隙内注入10%的亚甲蓝染色破碎髓核, 对窥镜与影像系统进行连接, 采用微型抓持钳、微型剪刀镜下环锯取出突出破碎髓核, 松解受压神经根, 采用双极射频消融刀实施止血, 修整、皱缩破坏的纤维环并成形。如果患者神经根松弛、向腹侧回位并无受压、搏动良好, 视野内并无活动性出血现象, 可调整工作通道, 在通道的前方斜面进入椎间隙内, 使斜面朝向患者的腹侧。采用各种微型髓核钳摘除椎间隙内破碎的髓核组织, 随后再次对工作通道进行调节, 到达患者的神经根位置, 再次检查患者是否有无活动性出血现象, 如果患者的自觉症状获得显著缓解, 无诱发疼痛的现象, 可在神经根周围注入曲安奈德40 mg, 拔出工作通道, 用静脉贴拉拢伤口, 不需进行缝合。患者术后需采用头孢呋辛预防感染1 d, 术后6周不应扭转身体, 患者需进行适当的肌力训练。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切口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采用VAS评分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腰痛及下肢痛情况。采用ODI与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 分为优、良、可,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效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切口为0.7~1.0 mm, 手術时间为84~183 min, 术中出血量为4~10 ml, 住院时间为4~15 d。治疗优96例, 良2例, 可2例, 优良率为98%。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放射性下肢疼痛, 并发症发生率为1%。
2. 2 手术前后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比较 手
术前, 患者腰痛VAS评分为(6.92±2.65)分、下肢痛VAS评分为(7.82±2.10)分, ODI评分为(73.28±18.19)分;手术后, 腰痛VAS评分为(2.03±1.14)分、下肢痛VAS评分为(1.95±0.98)分, ODI评分为(18.88±7.64)分;患者手术后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手术方法在对巨大型腰椎肩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椎旁肌进行剥离, 并且需对椎板部分实施切除再开放椎管, 此种方法会使患者椎旁肌受到严重损伤, 产生神经根水肿等诸多状况[1]。而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是一种微创性质的手术, 患者术后会产生较少的并发症, 疗效较为显著, 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会大幅度上升[2]。此种方法不会使患者脊柱的正常结构受到破坏, 患者也不会产生医源性脊柱失稳的状况, 疗效与开放手术效果的差异较大, 患者受到的创伤小, 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3]。靶向技术是对诸多治疗技术的一项完善, 不同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位置的三维空间定位具有差异性,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椎间盘突出位置进行合理考量的情况下, 才能使工作通道正确进入到患者的病变部位, 进而使神经根获得充分解壓[4, 5]。然而在孔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限制的情况下, 不正确的通道位置会使手术具有较大的困难, 进而遗留致压物, 达到减压不充分的效果, 神经根松懈情况不彻底, 患者的硬膜受到损伤[6]。
靶向技术在将工作通道准确置入到患者椎间盘突出位置的情况下, 便能够使致压物被准确切除, 神经根获得良好松懈, 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椎管并不是靶向技术的穿刺目标, 而是突出的椎间盘位置, 此种手术方法能使神经与血管被充分保护, 手术过程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术后疗效较为优良[7, 8]。此外, 在手术的过程中, 为使工作通道在对致压物摘除完成的情况下, 医护人员还能够对其进行合理调整, 便应对患者上关节突前缘骨质进行适当的切除[9], 进而便能达到扩大椎间孔的效果, 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较为良好, 医患矛盾发生较少, 患者与医护人员间具有良好的相处模式, 患者术后复发率大幅度降低, 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10]。
综上所述, 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此种手术为微创手术, 患者的康复周期将会显著缩短, 出院时间提前,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此种方法在临床中应获得医护人员的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鲁尧, 李勇, 张劲新. 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9):48-51.
[2] 古伟文. 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
[3] 赵学平.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17):79-80.
[4] 田永刚, 王铜浩, 韩立强. 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分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天津医药, 2016, 43(8):905-908.
[5] 王栋梁, 王四清, 孙达峰. 经皮穿刺侧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20):51-52.
[6] 彭爱明, 俞勇, 刘辉, 等. 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7, 20(3):308-310.
[7] 舒博深, 王义生. 经皮椎间孔镜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9):46-48.
[8] 刘念.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腰部功能及疼痛情况分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7, 25(21):2006-2008.
[9] 李峰, 唐接福, 曾捷, 等. 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医学, 2015, 35(2):15-16.
[10] 肖曦, 龙亨国, 熊小春. 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 浙江创伤外科, 2016, 21(2):296-2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14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