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用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的研究重点,基因属于影响药物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的个体性差异原因,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已经成为未来医学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近些年随着卫生部门以及各个医院对于基因检测技术的高度重视,关于药物基因检测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对此,本文简要分析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 药物基因检测;个体化用药;临床影响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038-01
0 引言
药物基因组学属于一种建立在药物遗传学基础上的新兴学科,其主要是从基因角度上为遗传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当前临床中已经有许多关于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和基因亚型关系的研究,这一种关系的研究可以为临床中预先检测患者的基因类型,帮助医师在药物选择方面的最佳化,促使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升。对此,本文以总结方式探讨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具体研究如下。
1 药物相关基因
药物在进入到人体通过吸收、代谢、产后疗效的生物学过程会涉及到药物受体、转运体蛋白、多代谢酶等,这一些艺术都会直接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的表现,所以药物基因检测的结果对于个体化用药的效果会形成直接影响[1]。
以药物代谢为例,药物基因检测对于药物代谢的影响比较突出,药物代谢酶比较多,例如氧化、还原、水解I相酶、II相酶等,临床中几乎所有药物的代谢都是通过I相酶当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参与实现,不同的P450家族成员对于药物代谢的影响并不相同,但是参与药物代谢的药酶发生突变会直接影响血药浓度的变化,并对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形成直接影响[2]。因为基因的多态性编码影响,药物基因型可以划分为超快代谢、快代谢、中间代谢以及满代谢等多种,临床中的研究重点和关注的患者都是满代谢、超快代谢患者为主,这一些患者在采用标准剂量时会呈现出不同的临床疗效,其中超快代谢患者因为血药浓度的快速下降会导致药物疗效无效,而满代谢浓度因为药物不容易发生代谢导致血药浓度快速且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从而形成药物中毒的风险[3]。对此,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直接,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2 药物基因检测临床相关问题
首先,局限性问题。一般情况之下,基因检测的结果差异可以体现在一定程度的药物代谢与个体疗效差异,对于部分特殊的药物而言,遗传基因甚至可以解释疗效与代谢的整体差异。对此,临床中为了更好的落实个体化用药,必然需要借助基因的方式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于药物相互作用等现象[4]。与此同时,具备药物基因的药物数量、各种治疗的一线药物之间在应用广泛性、深入性方面有明显的发挥在那,不同医院在提供个体化医疗服务的同时还会涉及到患者的基因类型的用药方面,其可能会对药物代谢的个体化差异环境形成改变,在没有提供充足考虑的情况下导致臨床疗效与预期疗效形成较大的差异;其次,认知问题。国内的个体化研究普遍是体现在医疗机构方面,但是只有少数在遗传药理学的领域中有较强的资源投入,在研究生的培养阶段虽然开展了《遗传药理学》的相关课程,其中也会涉及到个体化用药方面的知识教育,促使部分医生对于药物基因检测有一定的认知,但是高等院校并没有将《遗传药理学》归纳到本科教育体系当中,导致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之间存在差异[5]。个体化用药研究的热点在于药物基因学、抗肿瘤学、群体药动学等多个方面,临床中医生对于相关领域的认可、接受、敏感度都比较低,知识少数的科研欲望较强的医师对药物基因检测的认知比较深刻,这也导致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用药的临床推广遭受约束。
3 药物基因检测与个体化用药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按照药物相关药物基因检测的临床推广问题,下面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方案。
3.1 强化药物基因检测推广
按照医院前期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工作的开展状况,对药物基因存在一定认知的科室作为核心,优先开展相关的研究同时落实个体化用药工作,药学部门在进入临床科室宣传相关药物基因检测对于辅助个体化用药的临床实例,并形成一个良性的讨论互动环境。另外,还可以举办关于基因检测技术的学术会议,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主任以及组医师等进行讨论,促使医师可以更容易接受药物基因检测[6]。
3.2 规范药物基因检测
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出台相关的规章管理规范,并将药物基因检测作为一个收费项目,落实具体的指征要求。药师和医师在临床中应用药物基因检测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相关的判断依据、临床价值的评价结果而决定,不能盲目的进行推崇,导致检测的类型、受众过于扩大。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当的强化相关人员的理论性培训,强化药物检测的相关报告规范性与标准化,促使临床指导意义更加突出。药物基因检测的落实还需要建立在控制室间质量评价与室内评价等基础上,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3 强化追踪管理
临床医师在临床中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的同时,必须全面的参与治疗前后过程,当前国内临床医师在抗凝药物方面药物基因检测工作做得比较理想,检测与跟踪工作都相对较好。因为影响药物的临床因素比较多,药物基因检测只是其中个体化用药的一种方式,在提供药物基因检测的同事还需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围绕着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跟踪可以更好的了解药物基因检测以外的各项影响因素,按照个体化用药的实效性调整用药的方案,同时持续性改进和完善药物相关的治疗方案,做好对患者的跟踪以及课题的研究,从而保障药物基因检测的实效性。
3.4 控制药物基因检测成本
药物基因检测的费用目前来看仍然较高,这也导致药物基因检测的推广遭受严重限制。当前已经度过了药物基因检测的推广初期,如果有效的提升检测项目的性价比便可以让更多患者信任并乐于接受,同时在疾病治疗、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利益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当前药物基因检测仍然处于不断摸索与创新阶段,虽然临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一些问题必须不断的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改机方案,不断的努力创新,做好药物基因检测工作,从而为个体化用药提供新支持、新途径,促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廉价、高效、安全,提高临床服务水平。
4 总结
综上所述,医院医师必须在工作中有意识的强化药物基因检测工作,同时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的打破约束因素,规划正确的工作方向,不断的提高药物基因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价值,优化个体化用药效益,从而推动医院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奚炜,徐帮.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及思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2(3):414-415.
[2] 任丹阳,李云巍,涂彩霞,etal.ADRB2、GLCCI1、FCER2基因检测在2例难治性哮喘患儿个体化用药中的实践[J].中国药房,2018,11(19):55-56.
[3] 晁鹏,任澎,王勇.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基因检测指导下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2018,13(3):358-360.
[4] 方莉,刘瑶,张永香,etal.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相关性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23(24):155-156.
[5] 郝正华.山西地区汉族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在指导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2):1759-1761.
[6] 张乐,孙琳,陈彬,etal.临床药师参与1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个体化用药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7,14(08):64-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27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