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中药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究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妙勇安汤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踝肱指数(ABI)、最大行走距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BI指数(0.97±0.20)和最大行走距离[(1527.58±367.84)m]高于对照组[0.84±018,(1182.72±324.63)m],其不良反应发生率(3.23%)则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在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踝肱指数和下肢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实践。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踝肱指数;不良反应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周围血管慢性闭塞性炎症引起血液病变,如不及时治疗,累及四肢功能,导致其行动不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1]。目前,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治疗以西药为主,其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药物不良反应会对其预后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不利于其机体功能的恢复。为此,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2例,探讨四妙勇安汤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经临床检查,患者均符合总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标准(1995年)》中有关内容[2]圜。对照组男28例,女3例;年龄19 - 50岁,平均(32.73±6.47)岁。观察组男27例,女4例;年龄20- 52岁,平均(33.45±6.84)岁。本试验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所有患者已知情同意。上述资料数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静脉推注10μg的前列地尔,1次/d;口服25 mg阿司匹林,1次/d;口服30 mg布桂嗪,3次/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妙勇安汤,配方:甘草30 g,当归60g,银花和玄参各90g。加水煎制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1剂/d,4周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的踝肱指数(ABI)、最大行走距离(m)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有关数据,并加以分析。踝肱指数: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多普勒听诊器测量患者肢体的踝部压力和最大肱动脉压,两者之比即为踝肱指数。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2例的数据以SPSS 19.0进行处理,ABI指数和最大行走距离以(x+s)表达,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达,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兩组临床指标:治疗前,两组ABI指数和最大行走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BI指数和最大行走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其中食欲不振4例,恶心、呕吐2例,头晕、头痛2例,总发生率为25.81%;观察组发生食欲不振1例.总发生率为3.23%,通过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9,P=0.030<0.05)。
讨论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血栓闭塞、管壁纤维化的一种血管病变,多发于20 - 40岁的男性群体,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外伤、吸烟等因素有关,会引起肢体缺血,进而产生肢端坏疽,影响其运动功能。在中医上,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属于“脱疽”范畴,为火毒蕴结所致;四妙勇安汤是由甘草、玄参、银花和当归组成,其具有清热家督、活血止痛之功效[3],在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31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四妙勇安汤,通过药材的活血止痛、补血生新等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提高其肢体功能;且四妙勇安汤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功效,有利于加强患者脏腑功能,提高其抵抗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全面促进病情的改善。本研究结果说明四妙勇安汤在血管闭塞性脉管炎中效果良好,且安全性可靠。
综上所述,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肢体的行走功能,改善踝肱指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奋强,何学文,李立,等.中医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膝下血管闭塞介入治疗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7,30(7):19-23.
[2] 张学艳,孟利华,李小爱,等.四妙勇安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3):515-518.
[3]贾艳花.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0例[J]河南中医,2014,34(8):1584-15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84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