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临床护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22.131
  [摘要] 目的 探讨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对治疗与护理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与总结。 结果 70例患者经过该院提供的护理服务后其餐后2 h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值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其中66例患者肿胀症状消失,其他并发症均得到控制,有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上唇感染坏疽的情况,该院为其提供清除坏死组织的治疗,后续患者切口愈合较慢,久治不愈,自动出院,有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4.3%。结论 针对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以早期切开引流为主,配合血糖与感染的控制,有预见性针对各种并发症进行处理,结合局部治疗与全身护理,才能控制病情。
  [关键词] 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糖尿病;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b)-0131-02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方式的改变,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总量越来越多,糖尿病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患者对细菌抵抗能力下降,一旦出现感染就极难控制[1]。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7年6月—2018年10月时段内收治的70例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研究的对象共为70例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在62~75岁之间,平均年龄(68.4±2.9)岁,病程在6个月~8年之间,平均病程(4.3±0.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①患者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超过11.1 mmol/L,无症状患者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以及餐后2 h血糖超过11.1 mmol/L确诊为糖尿病患者。②存在口底和颈上部弥漫性肿胀的情况,边界位置清晰,颌面部有大面积红肿情况。③11例患者颈部皮下影响发音,张口功能受限,伴有呼吸频率加快的症状,其中7例出现呼吸困难。④感染部位:颌下间隙感染36例、眶下间隙感染16例、颊间隙感染10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4例、嚼肌间隙感染4例。⑤患者均经过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在10.8~20.5 mmol/L,白细胞计数在15.5×109~35.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80%~93%之间,血浆蛋白范围为18.6~42.1 g/L,经CT检查排除纵膈感染的病例[2]。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经影像学进行相应部位的检查,必要情况下采用CT扫描或超声检查确定具体的脓肿部位和炎症程度,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通过穿刺操作或于脓肿破溃位置取出脓液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早期提供抗感染治疗。结合糖尿病疾病的症状,该院为患者控制血糖提供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检查患者内分泌情况,严格控制血糖,采用胰岛素并要求患者在用餐前30 min进行皮下注射,将具体指标控制在8.0 mmol/L以内,餐后指标控制在8.5 mmol/L以内,治疗过程中全程监测血糖值及时调控胰岛素的使用剂量,监测患者电解质与尿酮体,预防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酮症酸中毒的后果。針对已形成脓肿的患者,要尽快切开引流,以达到控制感染,预防感染扩散效果,由于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程度发展较快,因此引流必须趁早和充分,减少脓肿的压力,必要情况下可顺应皮纹走行进行多处切开,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后,进行负压引流,有效控制炎症的扩散,也预防感染到颅内及胸腔部。针对患有全身性疾病,抵抗力非常差的患者,炎症还容易伴随咽旁间隙以及气管间隙发展,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完成上述手术操作后还要采用抗生素液对浓腔进行冲洗,并叮嘱患者每日采用3%双氧水和甲硝唑进行冲洗。最后是加强全身营养,提供支持性治疗,促进切口尽快愈合。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受到糖尿病的影响,机体不同程度出现损害的情况,再结合一些糖尿病并发症的存在,抵抗力急速下降,病情危重且发展较快,患者很容易存在焦虑、悲观的负性情绪,因此必须及时为其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主动接触患者,通过温柔专业的语言告知疾病相关知识,做好后续治疗和护理流程的沟通工作,最大可能帮助患者排除负性情绪,并以治疗成功的病例予以患者更多的信心。
  1.3.2  气道管理  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由于颈部组织存在肿胀和脓腔压迫的情况,很容易引发气道梗阻的后果,因此针对有呼吸困难征兆的患者要尽快行早期气管切开术,术后加强拍背与翻身,湿化气道,预防肺部出现并发症,针对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要及时提供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确保管路通畅,预防脱管和导管堵塞的情况。
  1.3.3  并发症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较多,针对不同并发症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采用对症护理为其提供护理服务。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通常感染灶存在毒素与微生物入侵血液循环,引发体温升高,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和测量患者体温,休克期患者取其平卧位,提供保暖、抗感染和补充血流量的支持,待休克症状纠正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护理人员继续规范应用抗生素为患者提供抗感染处理。针对低蛋白血病的患者,在局部切开引流和提供全身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遵医嘱进行20%人血白蛋白静脉输入,缓解组织水肿的症状,联合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进行支持治疗,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态,确保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60 g,热量达到2 500 kcal,对于出现肢体凹陷性水肿的情况要及时提供皮肤护理,抬高水肿肢体预防皮肤破损。   1.3.4  糖尿病护理  首要工作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重视,为了有效控制血糖,可提供50 U短效胰岛素和50 mL 0.9%生理盐水,以2~3 mL/h为初始剂量进行微量泵静脉输入,每小时为患者进行1次血糖检测,结合数值调节泵入量大小,如果控制不佳则加大为8 U胰岛素和500 mL5%生理盐水静脉泵入,后续治疗遵医嘱改为三餐后皮下注射诺和灵及睡前注射来得时治疗,注意帮助患者调节饮食结构,特别要强化患者的健康宣教,着重详细地告知患者糖尿病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以及定期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的认识度,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提高依从性与配合度。
  2  结果
  70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血糖情况均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在正常范围值内,并发症方面其中66例患者面部肿胀的症状明显消退,切口基本愈合,3例患者已出现上唇感染的坏疽,清除坏死组织后愈合较慢,久治不愈,自动出院。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最终治愈率达到94.3%。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3],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感染的发病率在32.7%~90.5%之间,很容易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导致血糖指标再度升高。目前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定义为有机体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退化,血管和周围神经发生病变,患者血糖呈现大幅度波动变化的状态,而颌面部感染又是糖尿病患者非常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这些患者及时有效控制血糖和感染同等重要,只有两者兼顾,才能确保最佳效果[4]。
  针对临床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护理工作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将餐后2 h血糖值与空腹血糖值控制在稳定正常的范围内,再去处理其他并发症,完善其他护理工作。比如出现颌面颈部感染的患者多混合病原菌感染,为其提供的治疗中,要加强早期抗感染治疗,完善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根据患者病情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尤其针对形成脓肿的患者要尽早切开引流处理,控制炎性感染,加强营养。护理方面,从心理护理、气管、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糖尿病护理着手,尤其要求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指标情况,有预见性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避免持续恶化,达到有效控制的目标,另外还要加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干预[5]。该研究70例患者有66例患者情况得到良好控制并顺利出院,3例患者久治不愈,1例患者死亡,有效率为94.3%。
  综上所述,为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要坚持控制感染与控制血糖兼顾的原则,强化并发症护理,才能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周春霞.70例严重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56-57.
  [2]  姜启宁.2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3(12):79.
  [3]  周龙女,蔡佩佩,童小文.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处理[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4(3):198-201.
  [4]  凌永昌,刘瑞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2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155-157.
  [5]  顾琴,余蓉.重症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6):623-624.
  (收稿日期:2019-08-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87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