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晚期结肠癌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卡倍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控制病情。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阿帕替尼;临床疗效
   结肠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其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较高[1]。目前认为,结肠癌疾病与低纤维素、高脂肪饮食有关。此疾病早期症状无典型性,疾病中、晚期阶段才会表现出黏液便、黏血便、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且若肿瘤自行生长,则严重影响周围组织。临床多给予化疗和手术切除治疗,但疾病发展至晚期阶段,化疗、手术治疗,其疗效均不理想,因此探讨新型靶向药物成为治疗的关键。近年来,有研究报告指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突出。为此,现对8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讨论阿帕替尼治疗优势,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晚期结肠癌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8~59岁,平均(43.8±1.2)岁;病程0.5~7.8年,平均(3.2±0.6)年。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7~59岁,平均(43.5±1.1)岁;病程0.6~7.9年,平均(3.4±0.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PET-CT、CT影像学检查,符合<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结肠癌治疗规范(2012版)>中晚期结肠癌判定标准4;②TNM分期为II~IV期;③预估生存时间≥3个月;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化疗禁忌证;②重要器官疾病;③中途脱落。
   方法:①对照组接受卡倍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奥沙利铂130mg/m',静脉滴注,1次/d;卡倍他滨,2次/d,1250mg/(m2.d),口服。②研究组接受阿帕替尼治疗,1次/d,500mg/次,口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随访1年,记录患者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治疗前后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疗效判定标准:①完全缓解(CR):病灶全部消失;②进展(PD):发生新病灶,或病灶最大直径增高20%;③部分缓解(PR):病灶直径降低>30%;④稳定(SD):未达到以上标准,且病情稳定时间>4周。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x.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096,P=0.0000,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将此疾病划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根据疾病阶段不同,临床治疗方式也不同,且治疗中,需密切观察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症状,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式。临床治疗早期结肠癌可采用内镜微创方式,中、晚期患者主要给予手术治疗,并辅以免疫治療、化疗等,但因结肠癌癌变特性,首先给予手术治疗无法彻底根除病灶者,化疗则发挥了关键作用[3]。是否可化疗成功,对结肠癌疾病治疗有严重影响。现我国主要采用卡倍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结肠癌,虽可暂时控制病情,但药物缺乏靶向性,且多次使用或过量使用,对正常组织细胞有损伤性,机体不良反应大,且药物耐药性差,疗效不突出。有研究明确指出[4],阿帕替尼不仅可治疗胰腺癌、胃癌,将其应用到结肠癌疾病治疗中,仍然有效。阿帕替尼为VEGFR-2小分子药物,可特异性结合病灶,进而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微血管密度、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也得到抑制,进而延长生存时间,控制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治疗后SF-36评分也高于对照组,说明阿帕替尼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有改善。
   综上所述,晚期结肠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不仅可延长生存时间,控制病情,安全性、耐受性高。
   参考文献
   [1]殷亮,王荩,黄凤昌,等.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3):367-372.
   [2]顾晋,王林.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结肠癌治疗规范(2012版)精要及解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997-999.
   [3]王珊珊,汪海岩,武斌,等.甲磺酸阿帕替尼在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肠癌中的近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8,23(5):74-78.
   [4]薛鸿林,吴京宇杨丽娜,等.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致快速型房颤[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19(3):224-2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19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