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儿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治疗依从性、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儿在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lc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率、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通过提高糖尿病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发挥降低血糖的疗效。
[关键词] 家庭护理干预;糖尿病;小儿;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2(b)-0085-02
小儿糖尿病多属于Ⅰ型糖尿病,其发病急骤,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患者需要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但由于患儿自我管理能力缺乏、情绪波动明显、旧有饮食习惯改变难度大、治疗依从性较低,往往难以坚持良好的饮食控制和按医嘱进行胰岛素治疗,因此血糖控制不良,病情容易反复,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和预后[1]。在这种情况下,患儿、医护人员和家长三方的积极主动合作已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因素。该研究以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儿为例,观察了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儿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3~10岁,病程1~5年。纳入标准:①确诊为Ⅰ型糖尿病;②认知能力符合正常水平,可与家长和医护人员正常交流;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对研究知情同意。将受试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3~9岁,平均(6.36±1.51)岁;病程2~5年。对照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3~10岁,平均(6.53±1.63)岁;病程1~4年。两组患儿的性别比、年龄、病情、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予以家庭护理干预:①制定家庭护理干预方案[2]。在由科室资深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个性特征、情绪状态、饮食结构和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家庭护理干预方案和随访手册。②健康宣教[3-4]。护理人员以病房讲座的方式向家长宣讲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床前培训患儿家长以血糖仪检测血糖及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对患儿则以卡通画片和儿歌的方式来讲解糖尿病的危害和治疗方法,降低其对治疗的抵触心理,鼓励其积极面对。③饮食指导[3-5]: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低糖、低脂、低盐、营养丰富的个性化食谱。家长需督促患儿坚持糖尿病饮食,记录其每日热量摄入量,使其养成定时进餐、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④运动指导[6]:家长需要督促患儿餐后1 h左右进行散步、慢跑、体操、球类等有氧运动,2次/d,控制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随身携带糖果、葡萄干,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立刻食用。⑤定期随访:通过半个月1次的电话随访、每月1次的上门访谈的方式了解患儿的病情进展,及时解答患儿和家长的疑问,敦促家长按医嘱带患儿复诊、体检。
1.3 观察指标
①患儿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水平。②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比较: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6个月后坚持用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健康行为5个项目的治疗依从性[4]。5项达标为完全依从,3项达标为部分依从,不足3项达标为不依从。③患兒及家长满意度比较 以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干预6个月后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的血糖和HbAlc水平
试验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lc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试验组患儿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2.3 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作为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被证实与患者的胰岛功能、治疗依从性、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有限、治疗依从性较低,大大限制了临床疗效。研究显示,针对于患儿的家庭护理干预不但有利于将家长纳入治疗体系,充分发挥家长对患儿治疗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而且能够根据患儿的病情、饮食结构和家庭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4-6]。
该研究对患儿制定了个性化的家庭护理干预方案和随访手册,从健康宣教和治疗相关技能培训、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环节入手,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定期随访,充分了解患儿的病情动态以便于随时调整护理干预方案。试验组患儿在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lc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治疗依从率、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家庭护理干预可通过提高糖尿病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发挥降低血糖的疗效,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莹,孙金秀,王晓杰,等.小儿糖尿病的家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与分析[J].家庭护士,2008,6(2):377-378.
[2] 王来香.小儿糖尿病家庭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1):111-113.
[3] 李锐.小儿糖尿病家庭护理干预讨论[J].糖尿病新世界,2015, 7(14):149-153.
[4] 祁煜乔,范玉红,刘晓红.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7,38(7):1382-1383.
[5] 谭艳.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6):4576-4577.
[6] 王晓翠,张晓芹.小儿糖尿病家庭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4):5085-5088.
(收稿日期:2019-09-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23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