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儿糖尿病的专项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和作用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索小儿糖尿病的专项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和作用性。方法 该次实验对象为糖尿病120例患儿(在2017年5月22日—2018年5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专项责任制整体护理,共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共60例。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2 hPG水平、FPG水平、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小儿依从性、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5.56±1.19)%、2 hPG水平(7.32±1.19)mmol/L、FPG水平(5.11±0.39)mmol/L、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0%)、小儿依从性(98.33%)、低血糖发生率(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小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 责任制整体护理;小儿;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2(b)-0081-03
  糖尿病具有病情反复、病发率高、进展快等特点,主要因胰岛素β细胞受到破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属于典型的代谢紊乱病症,目前包括I型和2型两种,I型常发生在儿童人群,且集中在青春期和5~7岁阶段小儿[1],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若干预不及时,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累及肾脏、眼部损伤,甚至出现血管病变,并发酮症酸中毒,为了降低血糖水平,还需加强护理指导,从而纠正不规律饮食状态和生活规律,预防低血糖发生[2]。通过分析往期报道,可发现专项责任制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其属于一项新型护理,更符合现代护理理念,具有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个性化等特点,用于糖尿病小儿中,更利于血糖水平控制,降低低血糖发生。为了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护理方案,该文以该院于2017年5月22日—2018年5月22日收治的120例小儿糖尿病患者为例,旨在探索不同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小儿中的价值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的120例糖尿病患儿均在该院治疗,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分为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6.48±1.39)岁,餐后2 h血糖(12.68±1.37)mmol/L,平均病程(10.87±2.64)个月;性别:男性31例,女性2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55±1.87)岁,餐后2 h血糖(12.51±1.28)mmol/L,平均病程(10.51±2.21)个月;性别:男性32例,女性28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①小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尿、消瘦、口渴等症状;②小儿家属均对该次试验方式、目的具有一定了解;③小儿均无胰岛素等药物过敏现象;④小儿均无合并全身性疾病;⑤小儿均无肝肾功能损伤现象。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在注射胰岛素时,需由医务人员执行或医务人员在场情况,由家属进行,做好用药后不良反应观察,主要内容:①低血糖护理:小儿在低血糖发生时,容易出现多汗、脉速、软弱、心悸、饥饿感等,严重者还可出现昏迷、休克、惊厥,为此还需加强血糖水平值的检测、病情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给予胰岛素或含糖量食物的服用,从而恢复原本状态;②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小儿尿量、脱水体征、瞳孔、意识、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指标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根据小儿年龄适当调整静脉输液速度。
  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护理小组:由科室内护理人员组建成护理小组,而由责任心强、经验丰富者担任护理组长,在进入临床护理前,还需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水平培训,增强小组成员综合素质,同时为每个小儿安排专门的责任护士,并完成小儿一系列护理工作[3]。
  (2)心理疏导:为了提高小儿护理、治疗依从性,还需帮助小儿缓解内心恐惧、不安、紧张感,由于小儿年龄尚小,对疾病了解度较低,再加上对周围环境陌生的恐惧感,可产生抵触情绪,为了建立彼此信任感,增强亲和力,还需从小儿兴趣爱好和天性入手,进行相应心理疏导工作,并对于表现良好者,发放卡通圖片或小红花,以示奖励,对于理解能力较强小儿,需通过讲故事形式,让其明白配合医务人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且做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做出符合治疗的行为干预[4]。
  (3)用药护理:根据小儿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维持胰岛素平衡。为了保证用药针对性,还需在每次进餐前,查末梢血糖,从而确定胰岛素用量,且在注射时,注意无菌操作,勿注入皮内,且尽量选择腹部、大腿外侧、上臂等脂肪较多部位,定期更换注射部位,1个月内不可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注射点至少间隔1 cm,若活动量大、进食过少、胰岛素剂量过大时,需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入在出现昏迷、面色苍白、抽搐、头晕、复视、心悸等症状时,需立即通报医师,且及时处理[5]。
  (4)饮食护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原则上以低糖、高纤维食物为主,具体根据小儿血糖状况、营养吸收状况、年龄制定科学化饮食计划,从而降低血糖,减轻胰岛负担,减少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正常情况下,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50%,蛋白质摄入量占总热量的15%,限制饱和脂肪酸和纯糖食物摄入,且每周称一次体重,制定适宜的食谱[6]。
  (5)并发症护理:①低血糖:对于轻度低血糖反应,可给予适量糖果或饼干缓解;对于严重者,需遵医嘱注射葡萄糖;②预防感染: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可因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感染,对此还需勤剪指甲,避免皮肤搔抓,勤换床单和衣物,定期检查牙齿和口腔;③其他反应:若小儿出现水肿、荨麻疹、硬块、局部疼痛,还需在葡萄糖内加入氢化可的松或更换胰岛素[7]。   (6)运动护理:通过体操训练、羽毛球、长跑等训练,能够提高小儿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根据小儿年龄和耐受性,适当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8]。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2 hPG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FPG水平(空腹血糖)、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小儿依从性、低血糖发生率。
  血糖监测:由护理人员抽取患者5 mL静脉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使用全自动分析仪。同时在监测空腹血糖时和餐后2 h血糖时,需收集患者手指末端血,使用世佳血糖仪BG-101监测。
  满意度标准和依从性:根据该院实际情况,拟定评估量表,由小儿家属填写,主要评估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满意度,最高分100分,若分数≥90分即为满意。
  小儿依从性:采用该院自行拟定量表,由护理人员根据小儿服药依从、饮食规律等情况,判断小儿是否依从,总分100分,分数≥90分即为依从。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2 hPG、FPG水平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值变化对比(x±s)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小儿依从性、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因机体内分泌紊乱引起,可分为I型和2型,I型糖尿病常发生在小儿,2型糖尿病属于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主流疾病,常发生在成人,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发生率高等特点,若干预不及时,可引起血管病变、眼功能障碍、肾脏功能障碍以及酮症酸中毒,通过胰岛素治疗,虽可控制机体血糖值,但容易引起胰岛β细胞破坏,对此还需加强护理指导工作,从而提高胰岛素治疗安全性,加速疾病康复[9-10]。
  责任制整体护理属于现代新型护理模式,通过重点进行运动指导、饮食干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能够在根本上避免护患纠纷,提高小儿依从性,其中通过用药指导,能够根据小儿血糖值和病情,给予相应剂量的胰岛素治疗,从而保证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通过心理疏导能够拉近彼此关系,增加小儿依从性和信任感,减轻内心不安、紧张、焦虑情绪;通过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能够帮助小儿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生活模式,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确保小儿治疗得到延续性护理,控制血糖提升,在根本上获取满意效果,预防低血糖发生,改善小儿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增加小儿配合性,保证护理模式的个性化、全面化、针对化[11-12]。分析该次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小儿依从性、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够预防小儿低血糖的发生,且可增加小儿信任感和依从性,在院内营造良好氛围,还可获取小儿家属的认可,增加其满意度,利于临床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各时间段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小儿机体血糖水平值,预防低血糖发生,获取满意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够纠正小儿对疾病错误观念和认知,提高家属满意度和小儿依从性,用于糖尿病小儿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侯阿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小儿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79(56):555-365.
  [2]  马翠婷,曲航菲,卢欣,等.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初发儿童1型糖尿病家庭照顾者护理能力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3(2):182-183.
  [3]  宋蒙蒙,陈欢欢.糖尿病居家护理模式探讨[J]. 重庆医学, 2017,65(46):432.
  [4]  刘红梅,杨白林,谯艳,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中医药, 2017,85(12):248.
  [5]  叶晓君,陈珍琦,蔡晓红.路徑化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的干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65(11):146-148.
  [6]  宋成成,刘培培,陈娟娟,等.叙事护理对缓解儿科重症监护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焦虑及抑郁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2):127-129.
  [7]  王艳梅,李明,万娅姣,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护理体验和需求[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8, 24(5):66-68.
  [8]  张海云,顾美容,王芳,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608(12):56-59.
  [9]  倪惠芳.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17,65(46):426.
  [10]  卞雅金,高爽,蒙娜,等.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住院时间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海军医学杂志, 2017,74(5):88-90.
  [11]  王坤,仇爱珍.家庭陪伴护理对糖尿病患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7, 58(5):151-154.
  [12]  赵欢,涂静秋,湛又菁,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体会[J]. 世界中医药,2017,65(2):270.
  (收稿日期:2019-09-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23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