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及炎症因子表达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及炎症因子表达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63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 选择相同时间段63例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前白蛋白(PA)]情况进行检查, 对比数据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分别为(11.9±1.8)mg/L、(127.9±3.6)pg/ml, 均高于对照组的(6.1±1.1)mg/L、(76.4±4.5)pg/ml, PA水平为(116.8±5.2)mg/L, 低于对照组的(203.1±
  3.7)m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APTT、PT、TT水平分别为(27.9±1.8)、(7.9±
  1.6)、(9.8±1.2)s, 均短于对照组的(34.1±2.1)、(12.4±1.5)、(14.1±2.7)s, Fg水平为(6.1±0.8)g/L, 高于对照组的(3.6±0.5)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中, 炎症因子水平及凝血相关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做好这方面检查十分必要。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凝血指标;炎症因子;检验医学;临床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2.015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脑部病变, 且伴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现象日益严重、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我国脑梗死患者的数量出现了明显
  增多[1]。在脑梗死患者中,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是主要类型之一, 这类患者与普通脑梗死患者相比, 病情出现明显的阶梯性进展, 且临床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可选择[2]。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结论, 患者发病一般是在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造成[3, 4]。本院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凝血指标等进行对比, 现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凌源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 选择相同时间段63例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 女28例;年龄53~74岁;研究组患者中男34例, 女29例;年龄51~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且入组对象的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 并且签署知情书。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一般资料完整;接受影像學检查显示无脑出血风险。
  1. 2. 2 排除标准 其他类型脑部病变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身体感染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身体出现严重创伤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病变患者;个人资料不全患者;无家属照管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凝血指标与炎症因子指标的检验, 护士遵照医嘱在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其5 ml静脉血液作为样本, 送至检验科进行检查。检验人员选择流式细胞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等设备进行操作, 并且对血液样本进行抗凝血与离心处理, 对血小板、血浆进行收集, 并对凝血指标进行检验, 并且选择免疫比浊法对炎症因子指标进行检测。
  1. 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与凝血指标水平, 炎症因子指标包括CRP、IL-6以及PA, 凝血指标包括APTT、PT、TT与Fg。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分别为(11.9±1.8)mg/L、(127.9±3.6)pg/ml, 均高于对照组的(6.1±1.1)mg/L、(76.4±4.5)pg/ml, PA水平为(116.8±5.2)mg/L, 低于对照组的(203.1±3.7)m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APTT、PT、TT水平分别为(27.9±1.8)、(7.9±1.6)、(9.8±1.2)s, 均短于对照组的(34.1±2.1)、(12.4±1.5)、(14.1±2.7)s, Fg水平为(6.1±0.8)g/L, 高于对照组的(3.6±0.5)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脑部病变, 也被称作为中风, 该病是在多方面原因共同影响下导致患者脑部出现局部供血障碍的疾病, 从而造成患者脑部组织出现病态性坏死, 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脑梗死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的6 h以内, 病情可能会转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相关资料显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可占到脑梗死患者的20%~37%左右[5, 6]。与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相比,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漏诊率相对更高一些, 且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表现不够典型, 患者的病情也会出现快速的进展, 这就导致患者很容易陷入昏迷等, 临床确诊很难快速完成, 导致一些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与分析中, 对其主要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十分关键。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系统会受到相应的损伤, 这会导致患者的血管系统出现较为明显的应激反应, 从而引发炎性反应[7]。患者的脑部血管在患病后出现突然破裂或者阻塞的情况, 导致患者脑部血流出现中断, 且血肿受到相应压迫, 进而出现脑部缺氧缺血性坏死, 导致患者脑部血管的通透性明显增加。这会造成患者出现脑部水肿等症状, 且脑部炎性细胞因子出现浸润, 导致患者脑部出现大量的炎性因子, 这也是患者较为主要的病理基础之一[8]。IL-6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炎性细胞因子, 在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中十分常见, 相关研究显示, IL-6等炎症因子在脑梗死患者的继发性炎症反应当中会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 如果患者出现缺血性损伤后, 其起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导致患者的脑部组织出现继发性损伤, 也会在继发性损伤后, 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 从而造成患者脑部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进程出现加快。CRP是一种炎症反应时相蛋白, 在人体出现组织损伤、感染等情况后, CRP水平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 并且会造成炎症细胞活化, 也会损伤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等[9]。
  PA是一种负急性时相蛋白, 脑梗死患者发病之后, 体内的斑块炎症反应会变得更为强烈, 且炎症因子会导致患者的肝脏细胞受到损伤, 造成PA的合成受到影响, 导致PA的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10]。在此次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的CRP、
  IL-6水平分别为(11.9±1.8)mg/L、(127.9±3.6)pg/ml, 均高于对照组的(6.1±1.1)mg/L、(76.4±4.5)pg/ml, PA水平为(116.8±
  5.2)mg/L, 低于对照组的(203.1±3.7)m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印证了这一观点。
  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而言, 血小板功能出现异常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临床针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是否出现高凝情况, 主要是对其血小板粘附等进行分析, 如果血液出现高凝, 血小板粘附会出现增强。目前, 临床中有观点认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发病因素为凝血功能出现障碍, 而在凝血功能当中, Fg的作用表现十分明显, 其水平变化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紧密的联系。在患者肝细胞的合成当中, Fg是较为主要的应激蛋白, 在形成血栓的过程中, Fg会加速血小板的高凝状态, 且血小板的聚集作用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强。在此次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的APTT、PT、TT水平分别为(27.9±1.8)、(7.9±1.6)、(9.8±1.2)s, 均短于对照组的(34.1±2.1)、(12.4±1.5)、(14.1±2.7)s, Fg水平为(6.1±0.8)g/L, 高于对照组的(3.6±0.5)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较为严重, 血栓的发生几率更大。
  在此次研究中, 本院针对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进行凝血指标与炎症因子指标的检测, 且双方的指標在对比后差异较为明显。这一结果说明, 炎症因子指标与凝血指标都是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与凝血指标与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相比, 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这对于患者的诊治有重要帮助, 医生可以分析患者的相关指标去判断其病变类型。
  参考文献
  [1] 高志芳, 陈坚华, 潘燕芳, 等. 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8):44-45.
  [2] 李贺峰, 姜伟. 评价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26):48, 50.
  [3] 栾赤兵. 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相关指标检测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6):10-12.
  [4] 徐安辉. 分析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62):12136.
  [5] 张健平, 刘巍. 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3):92-93.
  [6] 代建风, 李丽. 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56(33):124-127.
  [7] 刘倩如.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相关指标的检验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7):918-919.
  [8] 陈明, 高华, 孔祥锋, 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凝血功能检测及意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8, 24(1):121-124.
  [9] 熊兰, 凡子莲, 代东璟, 等. 凝血纤溶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测及意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0):9-11.
  [10] 代凌.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4, 39(5):713-716.
  [收稿日期:2019-0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45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