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行上肢手术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 观察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 神经阻滞起效时间(4.53±0.78)min短于对照组的(6.17±1.29)min, 神经阻滞持续时间(319.29±21.45)min长于对照组的(248.98±27.61)min, 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超声;神经刺激仪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2型糖尿病;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33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理想、合理、安全的麻醉方法, 是通过在臂丛神经干周围注射局部麻醉剂来阻断神经传导, 准确的神经定位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的关键。但近几年研究资料显示,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传统的盲探法, 通过体表解剖标志或盲探手术获得的针刺异常感觉, 对靶神经进行定位、穿刺, 但由于该方法的穿刺伤较大, 麻醉效果不理想, 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随着近年来超声和神经刺激仪的广泛应用, 逐渐应用于临床, 由于其良好的麻醉效果, 获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2]。因此, 本文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旨在为临床麻醉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行上肢手术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1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7例, 女14例;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70.84±4.35)岁;2型糖尿病病程2~18年, 平均病程(10.43±2.81)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17例, Ⅲ级24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16例;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70.61±4.18)岁;2型糖尿病病程3~17年, 平均病程(10.59±2.53)年;ASA分级:Ⅱ级18例, Ⅲ级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均行上肢手术, 且合并2型糖尿病;②患者年龄≥60岁且≤85岁;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④ASA分级Ⅱ~Ⅲ级;⑤获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2 排除标准 ①麻醉禁忌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④1型糖尿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 具体方法如下:选择患者患侧锁骨中点上方1~2 cm处进针, 取向中、后及下方向, 针尖贴近第1肋骨面寻找异感, 并且至上肢感觉发生异常, 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部麻醉药;若反复4~5次找不到异感者则在针尖触及第1肋时注入0.4%罗哌卡因局部麻醉药20 ml完成臂丛神经阻滞。
  1. 3. 2 观察组 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具体方法如下: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德国贝朗, 型号:HNS11), 患者取仰卧位, 放松患者双肩, 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采用超声系统扫描, 常规消毒后, 将神经刺激針于超声引导下刺进患者皮肤, 当针尖快到达目标时以输出电流1 mA、频率1~2 Hz刺激神经, 且调整针刺深度及方向, 观察肌肉收缩情况, 当电流调至0.5 mA时观察明显肌肉收缩, 注入0.4%罗哌卡因(AstraZeneca AB, 注册证号H20140763)局部麻醉药20 ml, 观察患者上肢运动反应, 若确定无反应, 则提示阻滞成功。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其中, 以患者痛觉完全阻滞, 且无疼痛反应, 以及术中可良好合作为优;以患者痛觉明显减轻, 且基本无疼痛反应, 以及术中可良好合作为良;以患者痛觉减轻, 但出现轻微疼痛反应, 以及术中合作性一般为可;以患者痛觉无改善, 且出现明显疼痛反应, 以及术中合作性较差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②观察比较两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神经阻滞持续时间。③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术中寒颤、气胸和血肿。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 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上肢手术患者越来越多[3]。2型糖尿病患者因机体存在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 且多数伴有周围神经及小动脉等并发症, 导致临床手术治疗的麻醉及手术风险较高。因此, 为保障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治疗顺利, 其麻醉方式应尽可能准确、迅速、有效, 且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小, 有利于术后恢复。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理想安全的麻醉手段, 主要通过将局部麻醉剂注入臂丛神经, 阻断其控制区域的神经传导作用[4]。研究发现, 此方法由于患者不能合作, 且脂肪使体表痕迹不清楚及解剖变异等因素, 导致神经定位不准确、局部麻醉药物无法注射到神经组织周围的理想部位, 从而导致阻滞失败率较高[5]。此外, 局部麻醉药物的用量较大, 容易误伤血管和神经等, 容易出现毒副反应, 从而产生较多的并发症。
  随着超声和神经刺激仪技术的不断发展, 由于超声定位具有可视性和无创伤性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临床, 能够明显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6]。超声检查具有直观特点, 但超声检查定位神经时需严格熟悉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超声检查特征[7-11]。超声引导下结合神经刺激器行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充分显示靶神经及其周围结构, 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的特点, 刺激器既能保证神经接近神经又不损伤神经, 又能避免神经注射, 从而达到快速、理想的效果, 并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2-16]。本文研究表明,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观察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 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加快神经阻滞起效及延长神經阻滞持续时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吴卫东, 韦宁仙, 毛丽芬, 等. 双重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29):126-129.
  [2] 赵君智, 冯硕, 姜建利. 高频超声引导定位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19):69-72.
  [3] 张进, 吴文知, 周颖, 等. 不同方法引导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有效性、安全性及舒适性的比较.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8, 38(4):443-446.
  [4] 谢平, 查本俊, 吴志云, 等.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左旋布比卡因ED(50)的影响.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7, 33(2):184-185.
  [5] 郭健军, 李清平, 吴红利, 等.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再次阻滞在长时间上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浙江创伤外科, 2017, 22(6):1197-1198.
  [6] 林卓鹏, 刘念, 李慧东, 等. 低温小容量罗哌卡因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26):94-97.
  [7] 敖程斌, 黄月红, 胡战兵.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分析.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 19(1):66-67.
  [8] 徐凯, 郑笛, 黄云萍, 等. 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双重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1):51-52.
  [9] 谢林碧, 王敏, 农兰依, 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海南医学, 2018, 29(14):1972-1974.
  [10] 何海, 黄仕红, 黄建华.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14):107-110.
  [11] 王举科, 向波.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9):70.
  [12] 王远胜, 陈丽辉.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23):3563-3565.
  [13] 汪涛, 何开华, 刘小男, 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激光杂志, 2013(5):79-80.
  [14] 余昌伟, 陈金保.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安徽医学, 2018, 39(02):182-185.
  [15] 任瑞颖, 胡会民.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 2011, 08(19):84-85.
  [16] 姚欣耀, 王飞, 聂杰, 等.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21):155-157.
  [收稿日期:2020-0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72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