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通过对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婴幼儿的状况调查,了解其营养与喂养状况,分析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婴幼儿1 0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状况调查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其中营养正常组860例,营养不良组196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营养不良组分为A、B组,每组98例。调查婴幼儿营养状况、未断奶婴幼儿喂养状况及断奶婴幼儿喂养状况。营养不良A组给予营养知识教育及膳食搭配指导干预,营养不良B组在营养不良A组的基础上给予婴幼儿营养包干预,比较营养正常、营养不良两组婴幼儿营养状况、婴幼儿喂养状况,对婴幼儿喂养状况与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营养不良A、B两组干预改善情况。结果:营养正常组0~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3个年龄段体重及身长均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未断奶婴幼儿中营养正常组母乳喂养率61.19%,高于营养不良組的47.69%,营养正常组人工喂养率为19.23%,低于营养不良组32.31%,营养正常组平均辅食摄取率31.52%,高于营养不良组22.20%(P<0.05);断奶婴幼儿中营养正常组平均辅食摄取率40.02%,高于营养不良组的30.53%(P<0.05);未断奶婴幼儿喂养情况、未断奶婴幼儿辅食摄取情况、断奶婴幼儿辅食摄取情况与婴幼儿营养状况存在相关性,且辅食种类<4种为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营养不良B组干预后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3种类型指标分别为12.24%、20.41%、5.10%,低于营养不良A组的23.47%、33.67%、13.27%(P<0.05)。结论:非母乳喂养及不均衡的辅食摄取会极大概率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且营养知识教育、膳食搭配指导配合营养包干预效果优于单项干预效果。
   【关键词】 婴幼儿; 营养状况; 喂养状况; 干预措施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5.0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5-0-03
   婴幼儿能较为敏感地反映营养状况,进行合理喂养可以保证婴幼儿良好的营养状况及生长状况,且同时促进饮食习惯的养成、智力脑力的开发,但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营养状况,造成的后果后期也难以根治[1]。婴幼儿营养不良一般指摄取营养不足或食物无法充分吸收,导致能量缺乏,无法维持正常代谢,出现肌体消耗、体重减轻、停止生长发育、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2]。本文主要探究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的相关情况并观察两种不同干预措施的干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婴幼儿1 05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0~3岁;(2)所有婴幼儿均是足月妊娠;(3)新生儿医学指数(NMI)达到Ⅰ级或Ⅱ级;(4)均是初产、单胎婴幼儿。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婴幼儿;(2)合并遗传代谢性疾病婴幼儿;(3)神经或精神异常婴幼儿;(4)生命体征不稳定婴幼儿;(5)无法耐受研究过程婴幼儿。根据营养状况调查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其中营养正常组860例,营养不良组19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营养不良组分为A、B组,每组98例。营养正常组:男431例,女429例;年龄0.1~2.8岁,平均(1.51±0.23)岁;出生时体重3 082~3 819 g,平均(3 461.82±549.63)g;出生时身长49~53 cm,平均(51.38±3.76)cm。营养不良组:男101例,女95例;年龄0.1~2.9岁,平均(1.57±0.24)岁;出生时体重3 045~3 862g,平均(3 459.82±552.48)g;出生时身长49~53 cm,平均(51.36±3.45)cm。两组性别、年龄、出生时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营养不良A组:男50例,女48例;年龄0.1~2.8岁,平均(1.56±0.19)岁;出生时体重3 045~3 847g,平均(3 458.26±548.61)g;出生时身长49~52 cm,平均(51.21±3.26)cm。营养不良B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0.1~2.9岁,平均(1.58±0.23)岁;出生时体重3 068~3 862 g,平均(3 460.13±549.27)g;出生时身长50~53 cm,平均(51.48±3.51)cm。两组性别、年龄、出生时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取得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的《婴幼儿情况调查表》,对知情且同意的婴幼儿家长进行询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婴幼儿营养状况、未断奶婴幼儿喂养状况及断奶婴幼儿喂养状况。营养不良诊断根据营养不良分度标准。(1)轻度(Ⅰ度):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腹部皮褶厚度0.8~0.4 cm,肌张力基本正常,精神状态基本正常;(2)中度(Ⅱ度):体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腹部皮褶厚度小于0.4 cm,肌张力减低、肌肉松弛,精神状态不稳定、易疲乏烦躁不安;(3)重度(Ⅲ度):体重低于正常均值大于40%,腹部皮褶厚度消失,肌张力减低、肌肉萎缩,精神状态萎靡、反应低下抑制与烦躁交替。未断奶婴幼儿喂养状况包括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及辅食添加情况,断奶婴幼儿喂养状况包括辅食添加情况。营养不良A组:医生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及膳食搭配指导,未断奶婴幼儿需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时间,未断奶婴幼儿及断奶婴幼儿都需根据膳食搭配合理摄取辅食。营养不良B组:在营养不良A组的基础上给予婴幼儿营养包(加贝爱他益生菌,丹麦科汉森公司,国家标准GB22570-2014)服用,1袋/d,保证婴幼儿营养摄入。   1.3 观察指标
   (1)婴幼儿营养状况:对婴幼儿进行体格发育调查,包括体重及身长,分0~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3个年龄段;营养不良包括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3种类型及Ⅰ、Ⅱ、Ⅲ 3种分度。(2)婴幼儿喂养状况:未断奶婴幼儿喂养状况包括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及辅食摄取情况,断奶婴幼儿喂养状况包括辅食摄取情况,平均膳食摄取率=7种营养摄取例数之和/7×组例数×100%。(3)Logistic回归分析:对婴幼儿喂养状况与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干预改善指标:包括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3种类型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婴幼儿喂养状况、干预指标、改善指标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体格发育调查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婴幼儿营养状况比较
   营养正常组0~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3个年龄段体重及身长均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营养不良组分类及分度情况见表2。
  2.2 兩组婴幼儿喂养情况比较
   未断奶婴幼儿中两组混合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正常组母乳喂养率为61.19%,高于营养不良组的4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正常组人工喂养率为19.23%,低于营养不良组的3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营养正常组平均辅食摄取率31.52%,高于营养不良组2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断奶婴幼儿中营养正常组平均辅食摄取率40.12%,高于营养不良组的3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3 婴幼儿营养状况单因素分析
   婴幼儿营养状况与未断奶婴幼儿喂养情况、未断奶婴幼儿辅食摄取情况、断奶婴幼儿辅食摄取情况明显相关(P<0.05),见表6。
  2.4 婴幼儿喂养状况与婴幼儿营养状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婴幼儿营养状况为因变量,以上述有统计学意义项未断奶婴幼儿喂养情况(母乳喂养=0,非母乳喂养=1)、未断奶婴幼儿辅食摄取情况(摄取种类≥4种=0,摄取种类<4种=1)、断奶婴幼儿辅食摄取情况(摄取种类≥4种=0,摄取种类<4种=1)为自变量并进行赋值,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未断奶婴幼儿喂养情况、未断奶婴幼儿辅食摄取情况、断奶婴幼儿辅食摄取情况与婴幼儿营养状况存在相关性,且辅食种类<4种为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7。
  2.5 两组干预改善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干预改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干预改善指标均低于干预前(P<0.05)。营养不良B组干预后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3种类型指标分别为12.24%、20.41%、5.10%,均低于营养不良A组的23.47%、33.67%、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3 讨论
   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不仅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进步程度,也代表着国家和地区卫生保健水平及人口素质水平,婴幼儿营养状况一般体现在其生长发育情况,研究表明,如婴幼儿6~24月龄阶段出现生长迟缓且不能及时改善,将对其产生不可逆转的身高及智力损伤[3]。婴幼儿营养不良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主要包括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功能不完善、长期饮食不当、添加辅食不当、消化系统疾病等,发育早期的营养不良可能会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对学习能力、行为调节能力、情感能力产生长期的影响[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组与同年龄段营养正常组相比体重较轻、身长较短,与周旭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营养不良会有较明显的表象体现。
   未断奶婴幼儿喂养中喂养方式包括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指出生后单纯使用母乳喂养4个月及以上且并未使用其他乳制品[6],混合喂养指出生后4个月以内因母乳不足等原因添加牛乳或奶粉喂养,人工喂养指使用代乳品或以代乳品为主食的喂养方式[7]。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正常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营养不良组,且非母乳喂养为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彭中华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母乳喂养具有以下优点:(1)母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是任何乳制品不可替代的优质乳;(2)有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免疫力;(3)有利于婴儿消化和健康发育;(4)可减少婴儿过敏现象[9]。辅食中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叶酸、碳酸钙、硫胺素、核黄素、氧化锌等营养物质[10]。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正常组的平均辅食摄取率高于营养不良组,且辅食摄取种类<4种为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李帅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合理均衡的饮食习惯可以避免营养不良。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不良B组的干预效果优于营养不良A组,表明营养知识教育、膳食搭配指导联合婴幼儿营养包可以从实际行动及理论指导两个方向同时干预,优于但从理论方向干预[12]。
   综上所述,营养正常组的母乳喂养率及平均辅食摄取率均高于营养不良组,且非母乳喂养及辅食摄取种类<4种为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理论指导联合营养包干预效果优于理论指导单独干预。
  参考文献
  [1]崔彦芹,李莉娟,周娜,等.高热量配方奶粉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营养不良婴儿术后生长追赶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7,25(3):176-182.
  [2]黄健英,黄文姬.早产儿和足月儿在0~2岁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4):417-419.
  [3]王慧文,汪颖烨,朱晓燕,等.浙江省衢州市城区0~3岁婴幼儿体格生长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疾病监测,2018,33(5):438-441.
  [4]方亮,张唯敏,黄永玲,等.安徽省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9):4796-4798.
  [5]周旭,方俊群,罗家有,等.湖南省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营养不良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8):751.
  [6]沈晓桦,夏杰,胡丽,等.纯母乳喂养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223-226.
  [7]陈仪坤.儿童肥胖与其母亲孕期增重和婴儿喂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61-363.
  [8]彭中华,王虹.早期喂养方式与辅食添加对384名婴儿血锌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8):1665-1667.
  [9]吴缃琦,孙晓勉,何珊茹.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1):90-93.
  [10]徐娇,霍军生,孙静,等.国内外6~24月龄婴幼儿辅食营养包干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29(5):550-555.
  [11]李帅,张琨,邱洁,等.婴幼儿辅食营养包对6~24个月龄婴幼儿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58-61.
  [12]刘秀秀,李玖军,吉美多布杰,等.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婴幼儿营养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24(11):855.
  (收稿日期:2019-03-15) (本文编辑:桑茹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74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