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南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现状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小恩 常鹏环 苏驳 林白浪

   【摘要】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情况。方法:选择海南省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8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核的总体得分为(69.06±20.59)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说,压力性损伤的图例判断是护士们掌握最差的知识点。结论:海南省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寻找适合本省护士关于压力性损伤的最佳培训方法,进而改善本省压力性损伤预防与管理效果、降低临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关键词】 护士 压力性损伤 认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clinical nurses about stress injury. Method: The total of 887 nurses from 6 tertiary and first-class general hospitals in Hain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 The overall score of knowledge assessment of stress injury among nurses was (69.06±20.59) scor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of stress injury among different ages, working yea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titles (P<0.05). Generally speaking, the legend judgment of stress injury was the worst for nurses. Conclusion: It is not optimistic that the clinical nurses in grade a hospitals of hainan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knowledge of stress injury, so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the best training method suitable for provincial nurses on stress injury, so as to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effect of provincial stress injur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linical stress injury.[Key words] Nurses Stress injury Cogni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Affiliated Haikou Hospital of Xiangya Medical Colleg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Haikou 570208, China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发生在皮肤和/或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有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1.57%[1],而护士是压力性损伤预防、宣教和处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2],因此,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3]。本研究旨在调查海南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期为医院管理者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为提高护士压力性损伤预防能力及处理技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8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士为研究对象。护士纳入标准:临床护理一线的注册护士,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标准:收集资料期间未在岗护士,所调研医院的进修护士。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在参考有关压力性损伤指南和分析文献[4]的基础上自设问卷,经10名压力性损伤专家修订(专家均为中级及以上职称)。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初始学历、最高学历、职称、工作科室等;第2部分为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知识得分以答题正确率×100分计算,即总分为100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1。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员经过培训后,采用“问卷星”问卷调查手机软件进行问卷测试,应用统一指导语说明问卷填写方法,共参加测试护士902名,有效问卷887份,有效回收率为98.34%。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一般资料对压力性损伤认知的影响 护士各年龄段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发现,20岁及以下护士组与其他各年龄段护士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初始学历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发现,中专与大专、本科及以上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28),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最高学历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工作科室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和儿科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内科和儿科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内科和其他科室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儿科和ICU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ICU和其他科室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剩下科室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工作年限对压力性損伤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以下和11~20年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5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5~10年和11~20年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他各工作年限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职称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和主管护师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护师和主管护师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他各职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掌握的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中,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核的总体得分为(69.06±20.59)分,最高100分,最低19分。其中选择题“不同体位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有所不同,描述正确的是”和判断题“一般认为,毛细血管承受超过32 mm Hg的持续压力,即引起局部组织出现缺血性改变”两个题目护士的正确率最高为89.18%。其次为选择题“正常皮肤特性描述正确的是”,判断题“潮湿是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因素之一”,选择题“关于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描述正确的是”等题目护士的正确率较高。值得关注的是“图例判断:不可分期”一题护士的正确率为82.86%。见表2。
  2.3 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正确率较低的条目分析 压力性损伤的图例判断是护士们掌握较差的:深层组织损伤的图例判断正确率只有0.11%,78.47%(696/887)的护士判断为2期压力性损伤;1期压力性损伤的图例判断正确率为0.23%,92.11%(817/887)的护士判断为失禁性皮炎;失禁性皮炎的图例判断正确率为0.56%,48.93%(434/887)的护士判断为3期压力性损伤,29.65%(263/887)的护士判断为4期压力性损伤;2期压力性损伤的图例判断正确率为2.59%,69.22%(614/887)的护士判断为深层组织损伤;3期压力性损伤的图例判断正确率为21.20%,39.91%(354/887)的护士判断为深层组织损伤16.01%(142/887)的护士判断为2期压力性损伤,13.75%(122/887)的護士判断为不可分期;4期压力性损伤的图例判断正确率为21.53%,64.26%(570/887)的护士判断为3期压力性损伤。
   在压力性损伤知识方面,护士们掌握较差的有“只要床头抬高不超过30°,持续半坐位不超过2 h不会发生压力性损伤”一题,护士判断正确率仅为13.42%(119/887),86.58%(768/887)的护士都认为:只要床头抬高不超过30°,持续半坐位不超过2 h不会发生压力性损伤;“医疗器具引起的压力性损伤最好发的部位为骶尾部和头部”一题,护士判断正确率为17.02%(151/887),82.98%(736/887)的护士认为此题是正确的“因脂肪组织可起到缓冲作用,有显著脂肪组织的区域形成的3期压力性损伤多较为表浅”护士判断正确率为21.65%,78.35%的护士认为此题是正确的;“完整或破损的皮肤局部出现持久性非苍白性发红、褐红色或紫色变化或表皮分离后现暗红色伤口床或充血性水泡应判别为不可分期”护士判断正确率为28.30%,71.70%的护士认为此题是正确的,见表3。
  3 讨论
  3.1 护士一般资料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有影响 从
  年龄方面的调查结果得知:20岁及以下护士组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低于其他各组年龄段护士的得分。因为20岁及以下护士初涉临床,缺乏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虽然20岁及以下护士在临床占比很低,但这部分人群仍是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方面所要培训的重点对象。本调查结果令人吃惊的是,初始学历是中专的护士得分均高于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护士的得分,此结果与成琰[5]报道的结果(以初始学历为变量,对压疮知识认知得分调查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另外,护士的最高学历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点与成琰[5]报道一致。从初始学历和最高学历的调查结果开看,临床中要注重初始学历对压力性损伤认知的不同。再者,内科和ICU护士得分均明显高于儿科和其他科室的护士得分。已有研究显示,由于非重症科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低于重症科室,所以非重症科室的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很理想[6],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内科和ICU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为11~20年的护士对压力性损伤得分最高,其次是工作年限为20年以上得分较高,得分较低的是工作年限为5年以下和5~10年的护士。根据文献[7]记载,江苏省3年以内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护龄≤3年组护士对压力性损伤认知得分高于11~20年组及20年以上组。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能力才能得到较大提升,由此看来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还是十分必要的。本调查中笔者还发现,主管护师和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和护师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邓述华等[6]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应加强对初级职称护士的培训。
  3.2 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掌握的总体情况分析 经本次调查可知,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核的总体得分高于王彩凤[8]调查结果,但是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得分差距悬殊,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19分,说明对临床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调查还发现,护士们对“不同体位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有所不同”一题答对率最高,看来护士们都知道“不同的卧位,受压点也不同,因此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也不同”这一原理[9]。“毛细血管承受超过32 mm Hg的持续压力,即引起局部组织出现缺血性改变”也是护士们答对率最高的,文献[10-11]根据人体毛细血管能承受闭合压力的范围划分,20~30 mm Hg为中压区,10~20 mm Hg为低压区,大于32 mm Hg为高压区。通过此调查结果可知,护士们对持续压力造成的压力性损伤已经有很好的认知。“正常皮肤特性”和“潮湿是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因素之一”也是护士们掌握较好的。值得一提的是,压力性损伤的图例判断通常是护士们掌握最不好的知识点,但是本次研究中护士们对压力性损伤图例判断的“不可分期”答对率已经达到80%以上。自2007年,在原有Ⅰ~Ⅳ期的压疮分期基础上增加了“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和“不可分期压疮”[12]。已有研究报道,护士不可分期压疮的辨别能力最差[13],通过本次调查显示,经过十年以上的培训,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不可分期”的判断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3.3 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正确率较低的条目分析 本研究中“深层组织损伤的图例判断”是护士们答对率最低的,分析数据结果后得知,护士们把“深层组织损伤”和“2期压力性损伤”容易混淆。2期压力性损伤只是部分真皮层缺损,伤口床可能出现血清性水疱,但不暴露脂肪层和更深的组织,也不存在肉芽组织、腐肉和焦痂[14],与深层组织损伤的共同点:有水泡的产生,这可能是护士们容易混淆的关键所在。另外根据本次研究也发现,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及失禁性皮炎的鉴别认知度较低,这与何丹[15]调查结果一致。在临床中,一旦鉴别错误,护士会采取错误的护理措施,因此,要想真正达到正确的鑒别两者就需要更多的培训与实践,这样才能确保护士能正确的对症实施护理操作,才能做到为患者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再者,护士们对“2、3、4期压力性损伤”的鉴别认知度也很低,已有研究者分析,这可能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在临床工作中不被管理者重视有关[16],所以提醒管理者要加强压力性损伤的培训,特别要注重对护士有关压力性损伤的图例判断或实例判断的培训。
   另外,本次调查还发现,大多数护士认为“只要床头抬高不超过30°,持续半坐位不超过2 h不会发生压力性损伤”是正确的,已有研究报道,预防压疮发生,将床头抬高不超过30°,但抬高床头时间最好不超过30 min[17-18]。护士们还认为“医疗器具引起的压力性损伤最好发的部位为骶尾部和头部”“因脂肪组织可起到缓冲作用,有显著脂肪组织的区域形成的3期压力性损伤多较为表浅”和“完整或破损的皮肤局部出现持久性非苍白性发红、褐红色或紫色变化或表皮分离后现暗红色伤口床或充血性水泡应判别为不可分期”是正确的,由此看来,这些知识点也是压力性损伤培训的重点内容。
   Drake等[19]指出,知识不足可导致护士无法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措施,从而出现过度预防或预防不当的情况,另外也影响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实施措施的有效性[20]。
   综上所述,海南省三级医院的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寻找适合本省护士现状的压力性损伤的最佳培训方法,进而改善我省压力性损伤预防与管理效果、降低临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Jiang Q,Li X,Qu X,et al.The incidence,risk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 ulcer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2014,7(5):2587-2594.
  [2]李艳,黄永霞.社区护士压力性损伤认知的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40-43.
  [3] Kevin Woo.伤口护理管理的新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767-769.
  [4]李亚琴,陈蔚,马苑,等.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35-337.
  [5]成琰.河北省临床护理人员压疮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及临床实践情况[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6.
  [6]邓述华,朴玉粉,冯金秋,等.护士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7):479-481.
  [7]李菊云,杨丽华,樊玲丽,等.226名护士对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及预防行为现状[J].护理学报,2017,24(18):48-52.
  [8]王彩凤.ICU护士压疮知识测试及结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A):16-18.
  [9]侯喜红.不同仰卧姿势下人体压力分布特性的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2.
  [10]郭艳萍.人体仰卧状态下体表与防褥疮床垫间压力分布的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1.
  [11] Phillips L.Interface pressur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simple laboratory technique used in the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devices[J].Primary Intention,2007,3(15):106-113.
  [12]顾雪梅,徐建珍.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压疮分期的临床意义[J].全科护理,2014,12(3):227-228.
  [13] Lee Y J,Park S,Kim J Y,et al.Clinical nurses’ knowledge and visual differentiation ability in pressure ulcer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J].J Korean Aca Nurs,2013,43(4):526-535.
  [14]邓欣,吕娟,陈佳丽,等.2016年最新压疮指南解读[J].华西医学,2016,31(9):1496-1498.
  [15]何丹.护士对压疮及失禁性皮炎的临床鉴别认知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25):124.
  [16]张芹玉,王红玉.ICU护士对IAD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3):36-38.
  [17]张清,魏力.造口伤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21.
  [18]曾斌,杨琴,李勤,等.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ICU病人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6):1494-1495.
  [19] Drake J,Redfem W S,Shorbur E,et al. Pediatric skin care:what do nurses really know?[J].J Spec Pediatr Nurs,2012,17(4):329-338.
  [20] Bielitz H,Hertel F,Mertens E,et al.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in German hospitals. an analysis of nursing practice with regard to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J].Pflege Z,2007,60(3):140-144.
  (收稿日期:2019-09-23) (本文编辑:周亚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86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