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手术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均先后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SA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1.7%, 与DSA检查的98.3%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的检查准确率无差异, 但超声检查属于无创, 操作便捷, 安全性高, 临床上可优先选择。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0.040
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发病原因通常为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等, 使得血液在静脉血管中异常凝固, 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虽然下肢静脉血栓早期症状不明显, 但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患病晚期下肢疼痛、下肢水肿、皮温升高等对患者产生较大影响, 影响患者正常活动及生活质量, 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患者残疾, 因而该病危害性大, 提前预防、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所在[1]。虽然DSA是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但为有创性检查, 患者接受度不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常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SA检查的结果,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临床手术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其中男31例, 女29例;年龄37~79岁, 平均年龄(62.3±8.3)岁。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病例资料齐全, 年龄18~80岁, 临床上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知情理解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愿意承擔相关研究风险, 积极配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
1. 2. 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损害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②合并下肢皮肤溃烂、化脓无法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③合并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重度躁狂者。
1. 3 方法 所有纳入的患者入院期间均先后完成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检查, 且患者检查资料齐全。对患者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3. 1 彩色多普勒超声 所有检查者采用同一台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所有入组检查者的超声检查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进行。嘱咐并协助检查者俯卧位, 超声探头依次扫描患者腘静脉、腓静脉等。随后检查者转为仰卧位, 检查股总静脉、胫前胫后静脉、髂静脉等。超声检查前详细了解检查者下肢血管分布及走行情况, 利用超声探头沿着静脉反复、多角度扫描, 详细记录检查者血管壁回声、血管管径、血管扫描图像等信息。记录检查者血流情况及侧支循环情况, 了解检查者血流动力学情况。
1. 3. 2 DSA 主要观察并记录血栓的位置、形态、范围、侧支循环的情况等。具体操作时嘱咐并协助患者仰卧位, 臀背部垫高约30°, 用2条止血带分别结扎大腿根部和踝关节稍上方, 切断浅部静脉回流心脏的血液。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快速注入100 ml 的 320 mg/ml 的碘佛醇进入足背静脉。根据下肢DSA的成像结果分析, 慢慢向下肢近端移动DSA导管床。嘱咐患者行valsalva 动作观察静脉瓣膜形态和功能情况。分别行下肢深静脉正、侧位或斜位摄片和小腿部、膝部、股部、盆腔段减影成像。随后让患者平静呼吸, 防止造影剂刺激静脉产生血栓。
1. 4 观察指标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SA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1.7%, 与DSA检查的98.3%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 下肢静脉血栓常见于手术后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 尤其是高龄患者或合并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影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较多, 如高龄、肥胖、长期卧床制动、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口服避孕药、手术时间过长、膀胱截石位等。有研究认为[2], 术后早期活动和预防性抗凝有助于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高凝状态。该研究认为低分子肝素进入人体后快可有效提高凝血酶亲和力, 导致凝血酶失活, 同时提升蛋白质C的活性,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物质与抗凝物质, 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 因而可以产生抗凝、抗血小板的功能。尿激酶可以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促进纤溶酶原催化并裂解为纤溶酶, 产生降解凝血因子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可以进一步提高机体抗凝、抗血小板功能, 使得血栓进一步降解, 减低血清D-二聚体(D-D)水平。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不良并发症, 形成原因为血栓栓子随着血流运输堵塞患者下肢血运形成皮肤溃疡或者破损, 部分血栓栓子可以通过血运到达机体其他重要器官, 如肺部、脑部等引起肺栓塞, 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逐渐向身体其他静脉尤其是主干静脉扩散蔓延、扩散, 早期无明显症状, 当血栓蔓延到堵塞侧支循环近远端开口时, 患者会出现疼痛、肿胀、皮肤潮红或暗紫, 严重者合并湿疹性皮炎、静脉曲张、大面积溃疡、水肿, 甚至因为肺栓塞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等, 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临床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左侧多于右侧, 可能与左髂总静脉受左髂内动脉及腰骶椎生理性前凸的挤压, 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虽然下肢静脉血栓早期无明显症状, 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是临床处理该疾病的关键。传统的检查方式为X光片, 但该方法诊断效果差, 具有辐射损害, 准确性不高, 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3]。静脉造影虽然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但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性, 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高龄患者机体器官功能逐年下降, 经过静脉造影后更容易出现相关不良反应[4]。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常用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特点, 操作简便, 无辐射损害, 可以对患者进行多次重复检查, 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大幅度提高[5]。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探查患者下肢静脉走向和分布, 对静脉进行多角度重复扫查, 动态观察静脉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及侧支循环情况, 测量并记录血管内血流速度, 返流时间、静脉血流通畅情况等, 从而帮助临床治疗提供关于血管静脉血栓情况的准确信息, 提高治疗效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以为临床医生准确提供诊疗关键信息, 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血压高低、血流速度大小、静脉壁受损程度等因素是影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慢性下肢静脉血栓常常纤维化、钙化、机化,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表现为增强回声或持续性密集低回声, 管径可变细或可以无明显扩张, 管壁弥漫性增厚且与血栓分界不清。亚急性期血栓呈现为部分溶解、变小、回声增强。探头加压时观察血管管腔一般不会变扁, 伴有细束彩色血流通过血栓周边。而急性下肢静脉血栓表现为漂浮絮状低回声, 血管管径具有扩张痕迹, 血栓远端静脉为连续性频谱, 乏氏试验反应减弱甚至消失[6]。
虽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检查具有实时观察的效果, 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 操作便捷, 但对于皮脂层过厚的患者或者下肢肿胀过度的患者该方法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针对这一问题, 有研究表明通过按压患者肢体远端血管以及配合探头角度頻率等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和有关下肢静脉血栓的准确结果[7]。这个操作过程需注意防止用力过大导致的栓子脱落的风险。对于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 加强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尤其是下肢肌肉收缩锻炼, 比如踝关节背伸或膝关节屈曲, 可以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对于因疼痛训练积极性差的患者则应该加强护理或被动屈曲伸张锻炼[8]。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静脉穿刺, 防止损伤患者血管内膜而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9]。推荐患者饮食上多吃木耳、香菇等降低血液粘滞度的食物, 减少动物肝脏、花椰菜及蛋黄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同时, 为了防止患者患者因为便秘用力增加腹压排便时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并游走到相关部位导致血栓栓塞, 建议患者多食用香蕉、芹菜[10]。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 对患者无创伤损害, 可重复性好, 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曾平.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甘肃医药, 2019, 38(2):151-152.
[2] 谢虎, 李星云. 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5):57-58.
[3] 范俊霞, 王芳.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分析. 甘肃科技纵横, 2019, 48(3):94-96.
[4] 肖琨. 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中国数字医学, 2019, 14(7):22-24.
[5] 刘娴. 血管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42):161, 164.
[6] 王世界, 张永旺, 刘艳民. 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结合在下肢静脉血栓检查中的应用.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3):198.
[7] 马岩.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观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16):155-156.
[8] 吴凤兰, 朱小玲, 潘洁琼.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2):117-119.
[9] 丛滋宏.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探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14):254-255.
[10] 韩洋.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2):265.
[收稿日期:2019-0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94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