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方法 8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 对其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 并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 8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中共检出74株病原菌, 其中孤菌属、气单胞菌、志贺菌属、其他菌种分别为23、6、38、7株, 所占比例分别为31.08%、8.11%、51.35%、9.46%。志贺菌属所占比例较其他菌属更高。孤菌属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对细菌性腹泻患儿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可为医师制定抗生素方案提供依据, 对保证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孤菌属;气单胞菌;志贺菌属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88
  细菌性腹泻属于临床儿科患病人数较多的疾病之一[1], 主要是指由多种细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 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典型症状[2], 若治疗不及时, 可导致患儿大量丢失机体水分, 严重者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脱水、休克,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 亦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3, 4]。较多调查显示, 在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因中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大部分患儿属于感染性, 因此, 抗生素疗法是目前治疗细菌性腹泻的常用手段, 但较多研究显示[5], 由于近些年抗生素滥用现象易导致机体耐药性, 从而不能有效保证治疗效果, 故为保证治疗效果, 在使用抗生素前有必要对导致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进行分析。本院对8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细菌性腹泻诊断标准, 即起病较急, 且症状以腹泻为主, 合并腹痛、脓血、发热、黏液便等症状, 粪便镜检白细胞数目<10个, 300株粪便培养显示有细菌生长。其中, 男45例(56.25%), 女35例(43.75%);年龄3个月~8岁, 平均年龄(4.20±1.32)岁;病程3~11 d, 平均病程(5.24±1.92)d。大部分患儿起病较急, 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改变为主, 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呕吐、脱水等病症,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儿家属知情后开展研究。
  1. 2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中国细菌性腹泻诊断标准者;②≤12岁者;③家属对研究知情者;④临床信息齐全者。
  1. 3 排除标准 ①因其他原因引发腹泻者;②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精神疾病者。
  1. 4 方法 对8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均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 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①样本采集:采集所有患儿粪便标本(使用无菌棉签), 将其中1支带有标本的棉签插入C-B运输培养基中;同时, 采集寄生虫标本, 即取5 g患儿粪便, 将其放于无菌粪便采样杯中, 最后使用同样方法采集病毒标本。本研究收集的粪便标本全部符合GB 16002-1995(国家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中的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②检测方法:在CCD琼脂基础平板上直接接种所取样本, 将培养温度控制在35℃, 培养时间控制在18~24 h, 依据培养结果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别, 菌株鉴定方法参照《细菌鉴定手册》, 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进行病原菌分离。③药敏试验:使用K-B法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 如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 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分别控制在35℃、18~24 h, 待培养结束后, 测量抑菌圈直径, 结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判断。
  2 结果
  2. 1 病原菌分布情况 80例患儿病原微生物检测后共检出74株病原菌, 其中孤菌属、气单胞菌、志贺菌属、其他菌种分别有23、6、38、7株, 所占比例分别为31.08%、8.11%、51.35%、9.46%。统计发现, 志贺菌属所占比例较其他菌属更高。
  2. 2 病原菌耐药性情况 孤菌属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气单胞菌對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见表1。
  3 讨论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统计结果发现, 细菌性腹泻和急性腹泻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诱发儿童死亡的重要因素, 因此, 目前临床工作者已经将急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中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纳入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相关研究显示[6], 细菌性腹泻患病人群以<5岁儿童为主, 主要是指由细菌导致的感染性腹泻, 患病率排在我国传染病的前三位, 导致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较多, 以志贺菌、气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较常见, 其中志贺菌是导致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菌, 当上述病菌侵袭人体后, 其菌毛运动会进入到机体回肠末端、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 并开始大量繁殖, 进而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 且志贺菌可增加肠黏膜的通透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机体吸收内毒素, 进而对机体肠黏膜产生损害, 最终导致肠功能紊乱。同时, 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 抵抗力较弱, 故为保证患儿生命安全, 需尽早明确导致腹泻的病因以便及时接受有效治疗。
  由于地区差异性, 导致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会有所不同, 为探究本地区导致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 本研究对8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均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 研究结果显示, 共检出74株病原菌, 其中孤菌属、气单胞菌、志贺菌属、其他菌种分别有23、6、38、7株, 所占比例分别为31.08%、8.11%、51.35%、9.46%, 统计发现, 志贺菌属的所占比例较其他菌属更高, 该结果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如俞桂秀[7]在《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临床分析》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 其以20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发现, 共检出173株菌株, 主要病原微生物为志贺菌属、弧菌属、气单胞菌、其他病原菌菌属, 另外, 其还发现大肠埃希菌亦有较高的占比, 出现上述现象很可能和地区差异存在一定差异性。   同时, 本研究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发现, 孤菌属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提示在对细菌性腹泻患儿实施治疗期间应先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及细菌药敏试验, 结合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不仅便于医师及时更改用药方案, 选择合适抗生素方案, 从而有助于保证疗效, 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抗生素乱用、滥用现象, 对减少耐药性及增加患儿用药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结果和俞桂秀[7]的研究成果较类似, 其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 志贺菌属、弧菌属、气单胞菌、其他病原菌菌属主要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和头孢三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通过研究其认为, 志贺菌、大肠埃希菌、弧菌属、气单胞菌均有较强的耐药性, 在临床治疗中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 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同时, 罗华山[8]在《微生物检验在腹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 其以95例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 其中试验组开展微生物检验, 对照组不开展微生物检验, 通过研究其发现, 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且试验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参照组, 通过研究其认为, 结合微生物检验结果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 降低抗生素使用率, 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儿家庭经济支出。分析发现, 罗华山[8]的研究成果亦较好证明了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必要性。此外, 为减少细菌性腹泻复发, 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 如督促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不乱食用生冷、不卫生的食物, 在进食前养成洗手的习惯, 避免带儿童到人流量大的场所, 并避免和细菌性腹泻患者接触, 以预防儿童传染疾病。
  综上所述, 对细菌性腹泻患儿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可为医师制定抗生素方案提供依据, 对保证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韦卓起, 冯兰兰, 谢秀琼, 等. 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5):235-236.
  [2] 林高平, 肖勍, 邹立新, 等. 儿童细菌性腹泻86例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8):963-964.
  [3] 華露, 石磊.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27):41, 43.
  [4] 陈静宜, 廖飞.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 25(6):34.
  [5] 贾蕾, 吕冰, 田祎, 等. 北京市2008-2017年细菌性痢疾病原学监测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2):165-169.
  [6] 王珍珍.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临床观察. 实用医技杂志, 2019, 26(8):996-997.
  [7] 俞桂秀.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临床分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 32(12):1758-1760.
  [8] 罗华山. 微生物检验在腹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1):91-92.
  [收稿日期:2020-01-19]
  作者单位:530300 横县人民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0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