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 各30例。参照组实施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 试验组实施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84.12±5.41)ml、
  手术时间(55.21±2.71)min及术后疼痛评分(4.09±2.57)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的(183.50±4.32)ml、(77.91±1.55)min、(7.71±3.0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3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相比,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安全性高, 效果显著。
  【关键词】 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微创小切口;并发症;疼痛;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36
  临床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为颈椎病, 又被称之为颈椎综合征, 发病原因与颈椎部位骨质增生、韧带增厚、椎间盘脱出及长期劳损有关[1], 主要表现为手指发麻、上肢无力、颈背部疼痛、吞咽困难及视线模糊等, 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以往多给予传统钛板固定, 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疼痛[3]。近几年来, 颈前路椎间融合术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治疗中, 其操作简便、相容性好、稳定性好、减少相邻节段固化发生[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 分别给予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 探究两种方法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纳入标准:患者均被确诊为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依从性好;知晓本次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严重心、肾、肝脏器功能不全;拒绝参与研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 各30例。参照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31~73岁, 平均年龄(54.12±7.71)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3.42±0.81)年。试验组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31~74岁, 平均年龄(55.32±8.11)岁;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55±0.8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参照组实施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 取患者仰卧位, 全身麻醉, 切口选于颈部右侧, 将患者椎体充分暴露, 将椎体后缘骨贅切除后适度减压。于患者颈椎支架植入适宜的钢板椎间融合器, 之后用螺钉固定, 清洗伤口后, 缝合伤口。试验组实施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 取患者仰卧位, 将小沙垫垫于后颈部位, 稍微拉伸后颈, 依据病变阶段对后仰角角度进行调整, 向下牵引固定双上肢, 全身麻醉, 透视定位患者病变阶段, 切口选于颈部右侧, 长度约为2.5~3.0 cm, 充分暴露椎体前缘, 透视定位应用
  C型臂X线机, 应用Caspar撑开器撑开患者椎间隙, 清除椎体前方骨赘, 使用刮匙、髓核钳、尖刀将增生骨赘、髓核组织及纤维环清除。借助C型臂X线机观察后缘椎体高度, 与椎体前缘相比, 低2 mm即可, 准确定位融合器位置后, 把锁定螺钉拧入椎体, 上部2枚、下部2枚, 共4枚, 之后对深度进行调整, 彻底清理伤口后, 缝合伤口。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甘露醇、抗生素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②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评价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总分为10分, 10分提示出现剧烈疼痛, 0分提示无疼痛。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吞咽困难、咽喉疼痛。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 参照组为36.67%,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是颈椎病, 主要症状包括颈椎间盘脱出、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综合征以及颈椎骨关节炎等[5]。临床治疗颈椎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式, 传统手术治疗多通过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置入椎体方式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6]。然而, 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表明, 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稳定性较差, 降低了手术治疗效果[7]。另外, 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疼痛, 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颈前路椎间融合术是全新的一种手术方法, 其借助生物力学原理, 利用钢板与融合器维持力学稳定[8]。融合器主要成分是聚醚醚酮(PEEK)材料, 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融合器与锁定螺钉可无缝链接, 使患者椎体长期维持稳定。   有研究选取72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 结果表明患者手术时间明显较短及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9]。本研究结果表明,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 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有研究分别采取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治疗, 结果表明, 传统组术中出血量>150 ml, 而微创组术中出血量约80 ml[10]。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可减少术中出血量, 安全性较高。有研究选取84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 结果表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较低, 而应用传统治疗的术后疼痛评分较高[11]。本研究结果表明, 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选取切口小、术后易恢复且融合器稳定性好, 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低。也有研究对两种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展开研究, 结果表明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12]。本研究结果表明,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有研究指出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 本研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 与研究选取样本量有关。另外, 术后也有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因此, 在治疗期间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密切关注患者切口情况, 以防切口感染。
  综上所述, 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安全性高, 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钱晶晶, 徐浩, 王路, 等. 颈椎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不稳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中医正骨, 2019, 31(3):42-45.
  [2] 张林, 张兵, 鲍亮, 等. 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颈腰痛杂志, 2018, 39(6):718-720.
  [3] 刘卫祥. 保留与非保留单侧肌肉韧带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 35(8):727-730.
  [4] 陈光福, 王敏, 陈志锐.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12):24-25.
  [5] 杨宝林, 张绍东, 王小虎, 等. 颈椎后路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8, 28(4):289-296.
  [6] 胡博, 刘洪. 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2):18-19.
  [7] 李良文, 李戰春, 袁慧敏, 等. PEEK-PREVAIL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单节段运用疗效探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10):877-880, 917.
  [8] 陈金财, 曾文添, 朱文清, 等. Y型纳米骨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38(4):617-621.
  [9] 高小亮, 杨晓辉, 黄卫民, 等.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7, 38(3):192-196.
  [10] 高利峰, 候秀伟, 刘亚浦, 等.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 23(3):106-107.
  [11] 金成春, 鲍广全, 徐宏光.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山东医药, 2017, 57(16):64-66.
  [12] 季海龙, 赵秀泉, 张丽, 等.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329.
  [收稿日期:2019-09-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5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