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脊柱骨折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脊柱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1例。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末次随访(术后1年)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并发症(椎弓根螺钉断裂、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11.1±1.2)cm长于对照组的(8.1±1.1)cm, 失血量(289.6±52.3)ml多于对照组的(225.1±45.6)ml, 手术时间(124.6±21.1)min长于对照组的(97.5±15.4)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61、6.638、7.409, 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Cobb角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均明显高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情况均优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 但是优势并不明显。
【关键词】 脊柱骨折;固定;短节段;脊髓神经功能;胸腰椎骨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035
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为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 骨折复位, 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术后常见矫正度丢失、固定失效等情况, 影响远期治疗效果[1]。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 可增加患者内固定稳定性, 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进而恢复脊柱稳定性和生理曲度。本次研究观察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上述两种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脊柱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1例。对照组中男22例, 女29例;年齡23~58岁, 平均年龄(42.2±15.3)岁。观察组中男23例, 女28例;年龄24~57岁, 平均年龄(43.2±1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应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 全身麻醉(全麻), 在伤椎中心做手术切口, 行正中入路, 伤椎和邻近椎体充分暴露, 伤椎定位、置钉, 将直径和长度适宜的椎弓根钉置入, 椎管减压, 伤椎高度恢复适宜, 切口冲洗, 逐层缝合, 切口关闭, 引流管留置。
对照组实施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全麻、俯卧位, 正中切口为伤椎中心, 关节突外缘和双侧锥板充分暴露, 椎弓根螺钉在X线辅助下确定并拧入。创口用生理盐水冲洗, 切口缝合, 置入引流管。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末次随访(术后1年)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并发症(椎弓根螺钉断裂、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发生情况。其中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记录时间为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脊髓神经功能采用ASIA分级[2]:完全性损伤, 骶段S4~5没有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保留为A级;不完全性损伤, 神经平面以下(含骶段S4~5)有感觉功能, 但不能运动为B级;不完全性损伤, 神经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 超过1/2关键肌肌力<3级为C级;不完全性损伤, 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 高于1/2的关键肌肌力≥3级为D级;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为E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情况 观察组切口长度(11.1±1.2)cm长于对照组的(8.1±1.1)c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61, P<0.05);观察组失血量(289.6±52.3)ml多于对照组的(225.1±45.6)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8,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24.6±21.1)min长于对照组的(97.5±15.4)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9, P<0.05)。
2. 2 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 两组术前、术后1周Cobb角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Cobb角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均明显高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术前和末次随访ASIA分级情况 术前, 观察组D级23例, E级28例;对照组D级20例, E级31例;两组患者ASIA分级情况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 观察组D级5例, E级46例;对照组D级2例, E级49例;两组患者ASIA分级情况均优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SIA分级情况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4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内固定松动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对照组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5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T11~L2脊柱骨折属于胸腰椎骨折的一种胸腰椎是胸椎和腰椎移行区域, 包括稳定性高、活动度小的胸椎和腰椎, 同时没有相应的肋横突关节和胸肋关节保护, 只是上下椎连接, 脊柱位置常常因集中的外力作用而出现骨折。临床以脊柱稳定性重建、椎管内径恢复、消除压迫脊髓力量为治疗原则。传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式为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 伤椎使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复位、固定, 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然而, 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效果不是很明显, 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3-5]。
目前, 新型的治疗脊柱骨折的方式越来越多,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手术方式较好, 因椎体的支点被外力破坏, 椎体后壁需在进行椎体复位时设置支点, 并将螺钉置入伤椎, 以此作为复位支点, 从而组成稳定的三角, 实现三角固定, 对伤椎产生向前推力, 复位骨折, 防止对正常椎间盘产生牵拉作用, 使内固定悬挂效应减少, 促使脊柱稳定, 从而解决椎管压迫问题。此手术方式会涉及多方位接触, 如点、节、面等, 使椎弓根系统增加轴向负荷力, 使得内固定器械和椎体骨组织稳定, 进而使脊柱的稳定性和强度增强, 椎体抗压稳定性增强。生物力学显示, 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对于维持骨折复位非常有利, 使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所导致的四边形效应和悬挂效应显著降低, 抗轴向旋转力增加, 骨折椎体后凸畸形和水平移位情况显著改善, 使稳定的脊柱学力结构得到最大程度的重建[6-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末次随访手术Cobb角大于對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原因, 可能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力学性能较好, 可对复位骨折进行解剖, 椎体的生理高度有效恢复, 使神经管道压力有效降低, 继而恢复脊柱正常序列, 最终实现脊柱的稳定性重建。本次研究为了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一步确定, 脊髓神经功能采用ASIA进行评价, 从而对手术期间影响脊髓神经的程度进行衡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术后ASIA分级情况较术前良好(P<0.05), 两组椎弓根螺钉断裂、内固定松动、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说明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术既能改善脊髓受压情况, 也能提升脊髓神经功能, 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会增加, 属于安全、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主治医生需要结合椎弓根螺钉断裂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植骨融合术, 术中需要选用直径合适、设计合理的椎弓根螺钉, 并在术后佩戴支具, 从而使椎弓根螺钉所承受的压力降低。
综上所述, 治疗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 但是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效果相比, 优势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陈光福, 王敏, 陈志锐, 等.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 46(11):1316-1318.
[2] 罗肖.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髓功能影响情况研究. 创伤外科杂志, 2018, 20(7):536-539.
[3] 单烁, 涂来勇. 分析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健康大视野, 2019, 21(4):57-58.
[4] 张立新, 郝明, 刘义辉, 等. 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临床骨科杂志, 2014(2):231-232.
[5] 周宇, 陈曦, 刘跃红, 等. 分析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医学前沿, 2016, 6(26):18-19.
[6] 王金宁, 宋达炜, 乔渝森, 等. 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23(28):4479-4484.
[7] 许财元. 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的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 2016.
[8] 曾志超.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评价.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5):19-22.
[收稿日期:2019-09-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17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