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咳嗽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咳化痰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日间积分、夜间积分、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共筑扶正散邪, 宣畅气机, 健脾化痰之效, 辨证得当, 表可解, 中可守, 里可攻, 既调理患者的体质, 又改善咳嗽诸症, 临床可灵活加减应用, 疗效显著, 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慢性咳嗽;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68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 这几种疾病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1]。大部分患者病因虽明, 治疗有效, 但需长期用药, 治疗中由于饮食不慎或受凉感冒后易致咳嗽反复或加重;少数患者病因复杂, 虽经反复检查, 仍无法明确病因或误诊误治, 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以及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咳嗽既是一个症状又是一种独立的病名, 属中医“久咳”范畴。广州地区气候偏湿偏热, 喜食水果, 生冷易生寒湿, 习惯晚睡, 伤阴易生内火, 加之多处空调房间, 室内外温差大, 体内外寒热不平衡, 易感外邪, 是导致咳嗽发生的主要原因, 患者或医生常规用了清热药或抗生素后, 多遗留咳嗽反复, 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余邪未尽, 留滞肺脏, 脏腑虚损, 虚实夹杂, 治疗上注意扶正与祛邪相结合[2], 基于此, 本研究采用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本院普通内科门诊收治的60例慢性咳嗽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治疗组中男12例, 女18例;年龄14~85岁, 平均年龄(34.7±18.5)岁;病程2~24个月, 平均病程(11.3±4.7)个月。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6例;年龄15~86岁, 平均年龄(37.3±21.6)岁;病程2.5~22个月, 平均病程(14.3±4.0)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3]制定:咳嗽时间>8周, 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者, 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内无明显病变。
  1. 3 纳入标准 ①年龄14~90岁;②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3]慢性咳嗽诊断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 4 排除标准 ①心、脑、肾等系统严重合并症者;②药物引起的慢性咳嗽或心理因素所致咳嗽患者;③正在接受止咳药物或其他中药汤剂治疗者。
  1. 5 治疗方法
  1. 5.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止咳化痰治療, 予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3669]p.o., 2粒/次, 3次/d;痰多的予以盐酸氨溴索片[山德士(中国)制药, 国药准字H19990228]p.o., 1片/次, 3 次 /d。2周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
  1. 5. 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进行治疗, 基础方为 :苏叶10 g、杏仁10 g、柴胡10 g、黄芩10 g、半夏10 g、党参10 g、茯苓15 g、前胡10 g、陈皮10 g、桔梗10 g、枳壳10 g、甘草6 g、生姜3片, 大枣3枚, 水煎服, 1 剂/d, 分2次服。其中咳嗽痰多色黄者加浙贝母15 g、鱼腥草15 g;有咽痒者加入蝉蜕10 g、僵蚕10 g;夜间咳甚加入干姜5 g、五味子10 g;鼻塞流涕者加入白芷6 g、桂枝3 g;气喘者加入厚朴10 g、地龙10 g;口干舌燥者去姜枣, 加入沙参15 g、麦冬30 g;热盛加入生石膏15 g、知母10 g;腹胀便秘者加入大黄5 g、厚朴10 g。2周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
  1. 6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日间+夜间咳嗽症状减少≥90%, 持续>48 h, 且在观察期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减少70%~89%, 持续>48 h, 且在观察期内未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好转, 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减少30%~69%, 持续>48 h, 且在观察期内未复发;无效:患者未达到上述缓解标准或症状反而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日间积分、夜间积分、总积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日间积分、夜间积分、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 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5]。咳有六淫为患, 也有内伤之异, 而慢性咳嗽, 表证多不显, 内邪多伤肺, 但在临床中外感和内伤既互为因果, 又相互为病, 具有内外合邪致病的特点[6], 若治疗不彻底或病情迁延, 易 演变成肺胀等病, 预后较差。肺主气, 司呼吸, 以肃降通调为常;肝主疏泄, 条畅气机, 以升发调达为顺, 肝气调达和顺, 则肺宣发肃降正常, 三焦气机通畅, 气机升降出入正常, 气血平和, 称为“龙虎回环”[7]。《灵枢· 营卫生会》言“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 皆以受气”。脾胃互为表里, 脾运化水谷精微正常, 向上输布津液于肺, 肺宣发肃降正常, 即脾胃得健, 气机畅达, 肺气得固, 宣降有度。气的升降出入与肺的宣肺肃降是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的关系。因此, 慢性咳嗽治疗时需从整体出发, 研判病机, 根据虚实夹杂和病情的缓急, 结合患者体质, 从咳嗽发生发展相关联的肺、肝、脾、肾入手, 气机条畅, 咳嗽自平。
  《伤寒论》第96条明确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证为主的咳嗽, 病位在表里之间, 方中参枣草扶助正气, 柴胡、黄芩, 疏达经气, 清泄郁热,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姜枣和胃气, 生津, 全方和解少阳, 邪气得解, 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气得和, 汗出热解。《温病条辨》中杏苏散具有宣肺散寒, 理气化痰之功, 方中苏叶宣肺散邪, 杏仁降气化痰, 桔梗、枳壳条畅气机, 陈皮、半夏、茯苓健脾化痰。慢性咳嗽反复, 多属正虚邪实, 正虚者, 扶正补虚为主;邪实者, 祛邪化痰为主。
  综上所述,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共筑扶正散邪, 宣畅气机, 健脾化痰之效, 辨证得当, 表可解, 中可守, 里可攻, 既调理患者的体质, 又改善咳嗽诸症, 临床可灵活加减应用, 疗效显著, 可推广应用临床。
  参考文献
  [1] 苏楠.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的解读.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8(11):1112-1114.
  [2] 刘新宇, 李俐. 慢性咳嗽:李俐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经验.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 17(1):57-58.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5):323, 35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北京:中國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54-58.
  [5] 张洪春.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北京:全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3-13.
  [6] 史利卿, 马建岭, 杨凯, 等. 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 现代中医临床, 2017, 24(5):1-5.
  [7] 金延强, 张伟. 从五脏论慢性咳嗽病机. 中医药学报, 2015, 41(1):120-121.
  [收稿日期: 2020-0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7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