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应用。方法 72例痴呆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及精神行为改善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結果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分别为(67.63±6.31)、(96.73±9.64)分, 观察组患者分别为(68.22±6.42)、(98.52±8.53)分, 两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3、0.834, P=0.695、0.407>0.05)。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分别为(37.34±6.38)、(62.74±8.29)分, 观察组患者分别为(28.51±5.26)、(47.93±6.44)分, 观察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07、8.465, P=0.000、0.000<0.05)。观察组精神行为改善时间(21.37±3.42)d短于对照组的(29.26±4.59)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70, P=0.000<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 P=0.032<0.05)。结论 在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时, 使用奥氮平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严重程度, 改善神经精神状态, 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奥氮平;利培酮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5.060
  痴呆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脑变性病、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感染等均可导致患者大脑功能出现异常, 可见高级皮质功能紊乱, 患者记忆、思维、理解等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下降。精神行为症状是痴呆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焦虑、偏执、脾气暴躁、情感淡漠等, 精神行为症状较多, 可以是单一出现, 也有可能出现多种, 为免患者出现一些偏激行为, 应该尽早进行治疗[1]。对于此种症状的治疗, 一般是建议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案, 这样可以避免药物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 如心理治疗、认知锻炼等, 但是此治疗方案需要照料者有足够的耐心, 且患者病情不是十分严重。因此在针对大多数患者进行治疗时, 由于精神行为症状相对严重, 非药物治疗方案只能作为辅助方案, 主要还是采取药物治疗措施进行干预[2]。临床上多使用抗精神药物进行治疗, 奥氮平、利培酮均是常用药物, 但是对其治疗效果仍有疑问。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奥氮平、利培酮用于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72例痴呆患者进行研究,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痴呆, 伴有精神行为症状, 需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无研究涉及药物禁忌证, 愿意参加本次研究, 符合研究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5例;年龄57~82岁, 平均年龄(69.74±9.23)岁。观察组中男20例, 女16例;年龄58~83岁, 平均年龄(70.19±9.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南阳天衡制药厂, 国药准字H20061072, 规格:1 mg/片)进行治疗, 初始剂量为0.5 mg/d, 随后根据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 用药量控制在1~4 mg/d。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氮平(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83500, 规格:5 mg/片)进行治疗, 初始剂量2.5 mg/d, 后续根据临床效果调整用药量, 服药量控制在5~20 mg/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及精神行为改善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精神症状严重程度, 选取阳性和阴性各7项内容, 共计14项内容进行评分即可, 总分98分, 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使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对神经精神状态评分, 分值0~144分, 0分代表无异常, 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神经精神状态越好。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记录失眠、乏力、头晕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分别为(67.63±6.31)、(96.73±9.64)分, 观察组患者分别为(68.22±6.42)、(98.52±8.53)分, 两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3、0.834, P=0.695、0.407>0.05)。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分别为(37.34±6.38)、(62.74±8.29)分, 观察组患者分别为(28.51±5.26)、(47.93±6.44)分, 观察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07、8.465, P=0.000、0.000<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精神行为改善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精神行为改善时间为(29.26±4.59)d, 出现失眠5例, 乏力2例, 头晕3例,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8%(10/36);观察组患者精神行为改善时间为(21.37±3.42)d, 出现失眠1例, 乏力1例, 头晕1例,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观察组精神行为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70, P=0.000<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 P=0.032<0.05)。
  3 讨论
  痴呆是由脑部病损引起, 除脑部疾病、脑组织功能退化等因素外, 药物也可导致痴呆, 如抗精神失常药物、抗焦虑药物等, 这些药物会导致患者记忆力受到影响, 长期发展可以引起痴呆。由于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下降, 患者会逐渐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淡漠、反应迟钝, 并且情绪既不稳定, 或焦虑不安、或无动于衷, 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违反道德的行为。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 智能全面衰退, 患者对周围事物已经无法准确认知, 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精神行为症状是痴呆患者的主要表征, 情绪异常、行为不端、幻想、偏执都属于精神行为症状范畴。临床上将精神行为症状分为阳性和阴性两大类, 阳性主要是幻觉、妄想、敌视等很明显的表征, 阴性主要是迟钝、情绪淡漠等。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大脑功能退化, 脑组织生态化学平衡被破坏[3]。精神行为症状长期发展会使患者对周围环境产生怀疑, 一些患者也会逐渐变得幼稚, 对照料者极度依赖, 后续阶段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因此, 在发现痴呆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后, 需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 有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两种方法,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认知状态, 并加强行为指导, 使之逐渐恢复正常, 但是该方案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照料者。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若是照料者反复提问, 或是举动令患者感到不适, 患者会发怒, 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在常规应用阶段, 非药物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方案, 临床上常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利培酮为常用药物, 多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对于阳性、阴性的精神行为症状都能起到较好效果。该药物为苯丙异噁唑衍生物, 属于强力的D2受体拮抗药。药物经口服后可以迅速完全的吸收, 食物因素不会对吸收情况造成干扰, 用药1 h后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 代谢产物为9-羟利培酮, 清除半衰期为24 h, 代谢后由肾脏排出, 若是肾功能有所衰退者, 清除速度会相应变慢[4]。该药物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相比, 不良反应较少, 但是还是会引起锥体外系症状, 还有可能出现惡心、头晕、便秘等症状。用药期间需要注意, 不能进行机械操作, 避免引起异常情况。另外, 该药物使用时, 不建议与锂剂、与曲马多、佐替平等药物合用, 以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奥氮平为非典型神经安定药, 也属于抗精神病药物, 可结合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5-HT)受体, 起到改善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的效果。该药物口服后吸收良好, 不会因食物而影响吸收效果, 用药5~8 h后可以达到血药浓度峰值, 终末清除半衰期为33 h。药物主要是在肝脏内代谢, 代谢产物中有75%左右随尿液、粪便排出, 肾功能出现异常不会对药物代谢产生影响, 但是由于药物于肝脏内代谢, 肝功异常会影响代谢流程, 若是患者存在肝脏疾病, 应该适当减少用药量[5]。该药物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极少出现运动障碍的情况, 用药初期可能会有轻微的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 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偶有头晕、便秘、口干等情况。在用药阶段需要注意, 不能与P450细胞色素异体、活性炭合用, 以免影响药物效果。与利培酮相比, 奥氮平的优势是较为突出的, 就实际情况而言, 临床应用禁忌较少, 不良反应也较为少见, 患者可以放心使用。在临床应用中, 两种药物都需要严格控制用药量, 以免出现药物过量的情况, 保障用药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分别为(67.63±6.31)、(96.73±9.64)分, 观察组患者分别为(68.22±6.42)、(98.52±8.53)分, 两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3、0.834, P=0.695、0.407>0.05)。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分别为(37.34±6.38)、(62.74±8.29)分, 观察组患者分别为(28.51±5.26)、(47.93±6.44)分, 观察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神经精神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07、8.465, P=0.000、0.000<0.05)。观察组精神行为改善时间(21.37±3.42)d短于对照组的(29.26±4.59)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70, P=0.000<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 P=0.032<0.05)。就实际应用情况来看, 应用奥氮平的优势较为明显, 可以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也较少, 增加了用药的安全性, 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效果。
  综上所述, 在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时, 使用奥氮平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严重程度, 改善神经精神状态, 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恒. 奥氮平联合利培酮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26):45-47.
  [2] 许世欢, 李桃, 孙忠.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比较. 中国疗养医学, 2018, 27(12):1316-1318.
  [3] 林芳, 刘文秀.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对比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30):69, 71.
  [4] 孟祥雨.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对比分析.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 36(6):695-696.
  [5] 热衣汗尼沙·祖农.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比较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3):68-69.
  [收稿日期:2020-0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55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