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膳食干预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功能锻炼结合膳食干预对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稳定期COPD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应用饮食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干预,比较两组症状评分,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次数、每年住院次数、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20.44±1.05)次/年、(6.54±1.16)次/年、(3.66±1.22)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11.283、8.004、10.928,P<0.05);干预后,实验组各项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FEV1%、PEF%分别为(0.84±0.09)、(0.87±0.09),显著优于对照组(t=8.005、9.382,P<0.05)。 结论 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联合呼吸功能的锻炼,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善患者肺功能。
  [关键词] COPD;稳定期;膳食干预;呼吸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5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10(b)-011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breathing exercise combined with dietary intervention on COPD patient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Randomized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diet nursing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intervention,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symptom scores, lung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The number of occurrences of dyspnea, the number of times per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20.44±1.05)times/year, (6.54±1.16)times/year, (3.66±1.22)d,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11.283, 8.004, 10.928,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ymptom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FEV1% and PEF%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0.84±0.09) and (0.87±0.09), respectively ,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8.005, 9.382,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s for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lung function.
  [Key words] COPD; Stable period; Dietary intervention;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COPD在中老年群體中属于多发病,可以引起阻塞性通气障碍,易导致慢性缺氧。现今的主流治疗手段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该方法痛苦小,且效果好,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普遍[1]。以往常规的护理方法忽视了患者呼吸功能的训练,及饮食习惯的改善,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采用膳食干预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为了促进越来越多COPD患者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2],该院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60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患者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方便选取在该院治疗COPD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有男17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在55~78岁之间,平均(65.61±3.57)岁;病程约在0.5~8年之间,平均(3.32±0.26)年。实验组有男16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56~79岁之间,平均(66.79±3.51)岁;病程在0.7~8年之间,平均(1.25±0.89)年。所有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有12例,合并冠心病有11例,合并慢性肝病有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构成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在该院就诊并长期复查随访;②均需要进行相应药物治疗干预者。排除标准:①对沙丁胺醇等药物有严重过敏史,不能遵从医嘱用药;②有严重的器官衰竭等需其他药物干预史;③治疗过程中转院或者失去随访;④患者有明显的精神障碍不能正常的沟通。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维持酸碱平衡,水分营养充分基础护理的前提下,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4 mL进行治疗(批号:H20053681,规格:2 mL∶0.5 mg),以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此外给予硫酸特布他林2 mL(批号:20030002,规格: 2 mL∶5 mg),同样采取雾化吸入的方式,将氧流量调整在4~6 L/min,吸入时间控制在15 min,2次/d。对照组患者施行目前主流的护理干预方案,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症状等内容;此外对患者定期进行心理干预,讲解COPD的病因,相关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定期吸氧,定期检查雾化装置的通畅性,完善吸氧流程,向嘱咐患者遵从医嘱,定期对患者实行入院教育,并时刻与家属沟通,完成监督配合,出院后相关指导。出现异常时及时来院复查。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膳食干预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
  1.2.1  膳食干预  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充分了解COPD的发病特点及饮食习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做到个体化饮食,在患者的日常饮食中,补充豆浆、豆腐及瘦肉等铁元素及优质蛋白含量较多的食物,同时补充润肺护脾类食物,如桂圆,核桃,木耳,避免进食辛辣及生痰的食物[2],少吃多餐,少硬多软,少肉多素,避免服用产气的食物,同时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以及必须维生素的摄入;注意营养的合理配比,促进病情恢复。饮食中避免过饱,注意多饮用白开水,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多食用水果,鱼类,大豆等食物。
  1.2.2  呼吸功能的训练  指导患者用鼻进行吸气动作,口呈口哨样,再次行收腹运动,患者保持平卧或端坐位,根据患者的情况控制患者缩唇的程度,还可以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的呼吸方法,双手放在胸部以下,鼻子吸气后,挺腹用口将气体呼出,控制呼吸的频率,约8次/分。呼吸操:嘱咐患者的双脚与患者的肩部同宽,行叉腰呼吸,益智手进行伸展及旋转,另一只手搭肩,旋转及双手搭肩各6次,坐位时,将双拳轻握,屈伸肘关节6次,平静地深呼吸,抱胸呼气,展臂吸气各6次。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每年住院次数,以及平均住院的时间及呼吸困难发作次数,此外,统计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包括胸闷,心悸,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评分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呈反比,统计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此外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做出评估。
  1.4  統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的整理以及计算,计量数据采用(x±s)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相关指标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次数,每年的住院次数,住院平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疾病症状评分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各项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PEF%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FEV1%、PEF%分别为(0.84±0.09)、(0.87±0.09),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5、9.382,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差异化护理干预结束后,实验组患者包括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在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COPD作为呼吸系统一种阻塞性通气障碍疾病,其发生多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导致肺气肿,产生通气障碍,长期缺氧进一步导致肺心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带来了极大的威胁[3],因此需要长期的治疗干预,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案。
  临床上以往治疗这种疾病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规采用吸氧、平喘抗炎、雾化吸入治疗,现今的主流治疗手段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4],该方法痛苦小,且效果好,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普遍,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向来都很重要,决定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以往的护理措施只注重治疗过程的规范合理,忽视了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呼吸运动方面的干预,患者发病次数多且得不到有效控制[5],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采用膳食干预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6],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的护理之中,呼吸功能训练包括了缩唇呼吸,呼吸操及全身放松训练,通过改变患者的呼吸方式,弥补病变时胸式呼吸的不足,尽可能的减少呼吸机疲劳,以减少肺内的残气量,保证有效通气量[7],呼吸功能的训练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身体的机能,提高患者的通气状况,对患者制定系统合理的饮食计划,做到个性化饮食方案,在保证身体机能的前提下,确保患者较好的消化,营养充分,润肺养脾,加快呼吸功能的恢复,以大幅减少患者呼吸困难发作的次数。这种护理方法理论上有较好的效果。
  该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次数、每年住院次数、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20.44±1.05)次/次、(6.54±1.16)次/次、(3.66±1.22)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杨利莉[7]相似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显示,患者经呼吸功能锻炼联合饮食干预后住院时间缩短为(3.50±0.78)d,且呼吸困难发生次数为18次左右,与该文研究相似。干预后,实验组各项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FEV1%、PEF%分别为(0.84±0.09)、(0.87±0.09),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符合邱亚平等[8]研究结果,其研究显示,患者肺功能改善显著,FEV1%、PEF%分别为(0.69±0.78)、(0.73±0.25),与该文相似。
  综上所述,对COPD稳定期患者患者进行膳食干预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干预,患着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明显,住院时间较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陈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 20(6):25-28.
  [2]  梁敏余.陈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应对体验[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2):5707-5709.
  [3]  梁凤英.肖鑫.功能锻炼及心理引导护理干预对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3):307-308.
  [4]  王炜维,易碧兰,李赛玉.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206-208.
  [5]  刘华,周小兰,宋梅.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年阻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和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10):1129.
  [6]  梁敏余,陈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应对体验[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2):5707-5709.
  [7]  杨利莉.呼吸功能锻炼与饮食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232-233.
  [8]  邱亚平,王楠.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1):3073-3075.
  (收稿日期:2020-07-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64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