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脾阴虚证辨证施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芳

  关键词 脾阴学说 脾阴虚证
  
  《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和五脏作为一个整体,皆可以按照功效和作用划分阴阳,脾为五脏之一,亦见阴阳,所以在病理上也存在阴阳的偏胜和偏衰,由此推知脾阴是确实存在的,然而由于临床上脾阴虚证多与其他虚证相兼而出现,所以它历来未能引起医家的重视和注意。不可否认的是,脾阴学说的确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生理作用以及病理产生的原因病机症状和治疗角度阐述该学说,以期达到进一步推广该学说并指导临床的目的。
  脾阴的定义和内涵
  何为脾阴:关于脾阴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说法,一般有两个说法:①脾阴是指存在在脾内的水谷精微、阴液、或者营阴;②相对于脾阳的一种说法,系指脾脏中具有沉静、抑制、收敛作用的,介于血与气之间,似血非血,似气非气的物质。
  脾阴的生理功能:①运化:脾主运化的功能是依靠脾阴和脾阳共同作用才得以实现的。诚如唐氏《血证论》所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脾只有在脾阴和脾阳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的发挥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才能使水谷精微散布全身,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生理功能。②统血和参与生血:脾主统血,是指血液的运行需依赖脾脏的统摄,发挥作用的一般是指脾脏的阳气作用,但是却不宜忽视脾阴的作用,唐容川在《血证论》里面提到的“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则不能滋生血脉”是对脾脏统血功能的最精确描述。关于参与生血,内经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阴当为脾阴的一部分,而其又参与血液的生成。③主濡养: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以赖其充养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所以也有脾主肌肉的说法。然则脾濡润功能的实现与脾阴的充足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诚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引用陈修园所说“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治脾阴虚者,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这也是对内经中“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的最好诠释。
  
  导致脾阴不足的原因
  导致脾阴虚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饮食劳倦,妄用热药,七情内伤等方面:①饮食劳倦:多饮多食则会使胃的受纳过度,经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癖”。故多饮多食则会损耗脾胃之气,久则致虚,虚而不化,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②妄用药物:妄用热药或妄投吐下伤阴之品,则必然破坏人体阴阳平衡,致使“阳盛则阴病”,而脾为太阴,首伤脾阴,主要表现为阴津不足,肌肉削减,形体赢瘦。③七情内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情志的产生是五脏的正常生理反应。然而情志不宜过及,否则就会伤及机体。
  
  病机和症状
  病机:脾阴虚证的病机,一般都认为是阴津不足,进而表现出3个病理变化,为运化无权、不能濡养和阴虚内热。脾阴不足,则如釜中无水,不能运化或运化不彻。阴液不足,则无以濡养脏腑关窍,四肢百骸,故不能濡养而现其他脏腑兼证。阴虚而内热,表现出低热盗汗,五心烦热等阴虚症状。
  症状:根据脾阴虚的病机,症状亦可以分为三类:①运化失司: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泻,便溏或先坚后溏;②濡养无权:面色萎黄或无华,形体消瘦,萎废不用、倦怠嗜困,体无润泽,手指尖边角质化等;③阴虚内热:口干唇燥,渴而少饮,持续低热,手足心热。舌象一般以舌质偏红少津、少苔或光剥为主。脉象一般为微数或濡。
  诊断:根据其他学者的总结,脾阴虚证一般采用贝叔英提出的如下诊断标准【sup】[1]【/sup】:①主症:舌红少津、苔少或无、口干唇燥、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不调(便秘、便溏或先坚后溏);②次症:形成消瘦、面色无华、手足心热、脉细无力。凡具备4项主症或3项主症加2项次症,而都有上述舌象改变,可诊断为脾阴虚证。
  兼证:脾阴虚会导致多脏的虚证表现。主要是肺、心、肾、胃的阴虚证变化。脾阴虚,肺失所养则热,表现出干咳,少痰或者痰带血丝;脾阴虚弱,气血化源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心慌,失眠,遗精盗汗;肾属先天,需得后天供给,后天不足,则先天也会不足,导致遗精食少痰多,自汗盗汗,遗精为主症的脾肾阴虚证。脾胃同属中焦,脾阴不足,也会导致胃得功能的失常,导致脾胃阴虚证,表现上会出现“中气虚弱,饮食短少,痰嗽失血,泄泻腹胀”的症状(吴澄《不居集》)【sup】[2]【/sup】。
  鉴别:脾阴虚证一般与其他阴虚证相兼出现,但也有单一出现的情况,脾阴虚证与胃阴虚证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不同,脾阴虚证和胃阴虚证都会表现出阴虚症状,如盗汗低热、五心烦热、渴不欲饮或少饮,舌红少津脉细等,然则脾阴虚证一般还会表现出大便便溏、先干后溏、腹满腹胀、食欲减退,食不知味、面色无华等运化失司的症状,而胃阴虚则会表现出胃脘隐痛,嘈杂似饥、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等阴虚内热为主的症状【sup】[3]【/sup】。
  
  治 疗
  治疗原则和治法:关于脾阴虚证的治疗原则,一般遵循内经的治疗原则,即“欲令脾实……宜甘宜淡”《素问・刺法论》以及“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然则各家又有略微不同。唐容川认为“补脾阴以开胃进食为先”,以存津液为宗旨总结出“甘寒益胃阴,甘淡实脾阴”的观点。
  治疗脾阴虚证是以甘淡寒性为主药的。常用的药物有山药、扁豆、莲肉、薏苡仁、茯苓、芡实、玉竹、黄精、甘草、太子参、白术、石斛、枸杞、山楂、乌梅、芍药等。
  综上所述,脾阴学说在其症状诊断治疗上各有其特点,它的发现,为中医学基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脾阴学说作为一种新兴学说,还有其不完善和有待发展的地方,相信在现代学者和以后学者的研究完善之下,脾阴学说定能发挥更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尚荣,等.“中医脾阴虚理论”的成果转化及其推广应用建议.西部医学,2009,3:21.
  2 濮正琪.吴澄的脾阴观.陕西中医,2008,29:12.
  3 张洁.明清时期脾阴学说的研究.福建中医药,2004,4: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5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