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敏

  摘 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是否起积极作用。方法:采用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种护理干预方法,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结果: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均衡饮食、适量活动、正规用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预防并发症、自我监测血压、抑郁悲观情绪、遵医行为均有显著效果。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导致人充血性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sup】[1]【/sup】。通过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实施教育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治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sup】[2]【/sup】。男70例,女50例;男性平均年龄65.9±11.2岁,女性平均年龄63.9±10.2岁。收缩压140~235mmHg,平均175mmHg;舒张压90~145mmHg,平均115mmHg。
  方法:⑴入院评估:收集患者的主客观资料:①症状和身体评估;②辅助检查;③健康史;④心理社会状况。同时,要确定患者目前生活方式,对疾病认识程度和学习能力,确定患者的态度和信念,制定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计划。⑵护理干预:①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方法【sup】[3]【/sup】,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减轻其焦虑及恐惧心理。同时,还要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到适当增减药物和及时去医院就诊。②药物治疗干预: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也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能按医嘱长期服药,是高血压患者最危险的因素。③强化遵医行为:向患者及家属仔细讲解用药原则对治疗的重要性,讲明坚持用药与疾病控制的利害关系。使他们认识到正确合理用药不但取决于医生,更重要的是患者配合。除患者坚持规范用药,还要求家属做患者药物服用的监护工作,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医从性,达到治疗的目的。④饮食行为干预:饮食治疗的两大主要目标是减轻体重和限制食盐的摄入。每人每天摄盐量应控制<6g。通俗地讲就是1斤盐1个人可食用3个月左右。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动物蛋白占总蛋白质20%。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250g/日,食油20~25g/日,少吃糖类和甜食。⑤运动干预:运动可降低体重促进循环,增强体质。体力活动的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的紧张,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肥胖【sup】[4]【/sup】。所以,运动对预防高血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 果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效果比较,见表1。
  
  讨 论
  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而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害因素,是世界性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目前,我国发病患者已达1.5亿,严重影响国民的身体素质,因此,预防高血压病已成为重要的预防医学课题。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明显的看到有目的的防治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患病率,及延缓高血压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血压,获得满意疗效【sup】[5]【/sup】。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健康教育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试行本).北京:人民医药出版社,1999:10.
  3 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患者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
  4 王红霞,蒲建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中国疗养医学,2004,13(5):308-309.
  5 蔡中敏.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
  
   表1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效果比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6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