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47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1 - 81 - 01
  【关键词】腹股沟疝;疝修补术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可高达10%~15%[1],疗效很不理想。无张力疝修补术因其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正广泛用于临床。我们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47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21例,女26例;年龄42~70岁。其中单侧斜疝18例、双侧斜疝l2例、单侧直疝11例、双侧直疝6例。
  1.2手术方法根据疝环及腹横筋膜缺损大小选择不同的补片,决定分离的范围。(1)疝环充填式补片:网状充填物置入疝环内,缝合在周围腹横筋膜4~6针,将平片定位在腹外斜肌腱膜下,并置于精索后,缝5~9针,分别固定于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内侧及髂耻束上。(2)PHS补片:分离的腹膜前间隙一定要足够大,以保证补片的平整,下片置入腹膜前间隙,上片定位于腹外斜肌腱膜下,并置于精索后,必要时缝合腹横筋膜缩小内环口,上片两侧分别固定于腹股沟韧带及腹外斜肌腱膜内侧,下缘固定于髂耻束上。(3)3DP补片:分离腹膜前间隙后,“钻石结”置入腹膜前间隙内,拉线,上片两侧分别固定于腹股沟韧带及腹外斜肌腱膜内侧,下缘固定于髂耻束上。(4)平补片:将平补片定位腹膜前间隙内,与腹横筋膜固定即可。也可将平补片做成网状充填物,置入疝环内,然后缝合腹横筋膜,缩小内环口,再裁剪一适当大小的平补片于腹外斜肌腱膜下,精索置于其上,缝合固定方法与其它补片相同。
  2 结 果
  本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全部痊愈。术后有1例有局部异物感,3个月后自行消失;2例出现局部红肿、缝线反应,对症处理后痊愈。随访时间6个月~3年,无复发患者。
  3 讨 论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以下优点[2](1)符合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2)操作简单,无须作精细解剖,减少了术中损伤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机会,明显减少切口疼痛;(3)巴德补片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能促进纤维细胞的内增长,使之能承受远超过生理范围内的压力;(4)术后恢复快,术后2~3d可恢复正常活动;(5)对于复发疝更适用;(6)手术时间短,操作易于掌握。无张力修补术特别适合于巨大疝、复发疝和老年患者。在临床工作中,要较好的完成无张力疝修补术,需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止血,不要过多分离远端的疝囊,防止切口感染而导致修补失败;(2)精索游离要充分,否则平铺补片孔径小,卡压太紧,术后会引起阴囊水肿及睾丸的血循环障碍。如果提睾肌太紧,应该离断提睾肌;(3)内环应修补;(4)固定补片时要避免把补片缝扎到神经分布丰富和高度敏感的耻骨结节和耻骨骨质上;(5)固定补片时,外侧腹股沟韧带可以连续缝合,而内侧必须间断缝合,以免损伤神经;(6)巨大疝和复发疝及滑疝,疝囊直径可能较大,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之间有较大缺损,但只要将平片缝好,修补效果仍很满意;(7)由于此类手术是人工材料植入,预防术后感染仍是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47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后本组患者全部痊愈,经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患者,说明该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气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Schumpelick V,Treutner KH,Arlt G.Inguinalherniarepairinadults. Lancet,1994,344(8919):375-379.
  [2] 闰振宇,栾静,高旭光,等. 无张力疝修补术200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3):2567-25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7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