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练笔的和谐追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练笔是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形成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使随堂随文练笔真正发挥作用,本文对此作一浅谈。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小练笔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9-0112-02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其实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这是因为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阅读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随文练笔的“中介”;根据儿童的“表现欲”特点,借助于大量写片断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满足了儿童学习心理的需求;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由于学生的写作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心动”而致“笔动”,学生则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而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点,有效激发学生的练笔欲望。
一、空白补充处练笔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是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作者运用“空白”的艺术,把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教学这样的课文,要找准“空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对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
二、文本拓展处练笔
教材中许多内容留有发挥的余地,存在文本的空白召唤力,在言而未尽之处拓展练笔,充实了文本,也圆满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如结尾续写,在《巨人的花园》全文讲完后,教师即时提出:巨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会怎么做,孩子们会和他一起怎样玩耍?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展开想象,当堂练笔。或情节扩展,在讲《动手做做看》一文,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什么?他怎样想的?
三、插图解说处练笔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直观理解、形象教育、激趣诱情、美感熏陶等功能外,还是进行随文练笔的极好媒体。如《燕子专列》一文插图上画的是小女孩救燕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象小女孩救燕子的过程,这种练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活动,课堂上少不了说的练习。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说,顺势让他们写一写。这样,“说”为“写”铺设平台,降低了写的难度。为“乐写”打下基础。如学习三年级《燕子》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光彩夺目”,让学生看图读文圈画:哪些景物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课文写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构成了多彩的春天;你们觉得多彩的春天仅这些事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于是,教师顺势让他们说一说春天里还有哪些事物和不同的色彩,再指导写一写,以不同角度来理解春天的含义。
四、中心突破处练笔
课文中常常有提纲挈领的中心句,它往往是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着眼点和着力点,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作为主线,整体把握,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搭石》一文中,直奔中心,找出描写搭石的句子。这种教学安排“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的全体性,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情感喷发处练笔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会消解,会淡散。有些课文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让学生在情绪亢奋状态写写体会,有水到渠成之妙。能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的思想。
生活是一本教科书,也是一位最好的老师。《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在这当中,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一位农村教师给学生这样提示:我平时也看见过你们打架的样子,想一想,打过架的同学,是怎么打的,当时怎么想的;围观的同学,又是怎样的。能不能把你们当时的所思所想,像这个片段描写的一样,通过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等说出来,再选其中一点写一写。在学生心理完全不设防的情况下,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活了。学生所写的片段精彩极了。以往因为我们过于强调文章要有正确的思想导向,所以学生写的作文,都会先被戴上思想内容健康的帽子。因此,虽然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却不敢大胆地进行表达,以致写作素材单调,缺乏新意。教师敢于指导学生挖掘平淡的生活素材,用平实、自然的笔调进行练笔,是我们写作教学中所应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六、文章的经典、精彩处练笔
新教材文质兼美,语感鲜明。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
文章中好词佳句、富有新鲜感的词句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句段或内容。教师可在课堂中了解,并结合实际,训练学生现学现用词汇、句段的能力。如学习了二年级第一单元《识字1》和《秋天的图画》,可任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式进行口头作文,能力强的学生可进行书面片段作文。学生能够写出如下句子:“秋天来啦,大雁南飞,天空天高云淡,田野里叠翠流金,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果园里绿色的芭蕉在荡秋千,龙眼一串串挂满枝头。”
实践证明,让学生乐于表达,是写好课堂小练笔的前提。而创设良好的、和谐的师生氛围,更是促成学生乐于表达的平台。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身心愉悦地进行课堂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开阔,表达会更积极、更富有创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6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