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语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提升学生素质的教学策略之一。本文基于管理类课程的特性,论述了相关双语教学的实践,并对改进双语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29-02
英语是当今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据最新统计,现代权威的论文和著作90%以上用英文发表,70%以上的信息由英语传播。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获取最新信息、把我们的成果推向世界的能力,双语教学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责任。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当前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双语教学实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双语教学实践还有着大量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善,本文以管理类课程为出发点,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有关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
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技能、可在企业中承担一定管理工作的人才。所谓“商贯于外语,外语融于商”,现代“复合型人才”是懂外语、会流利使用英语、懂电脑、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企业所需的高级管理型人才尤其注重外语技能,双语教学的实施有利于管理类专业课与外语技能的衔接。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更重视英语与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双语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双语教学以通过第二语言学习学科知识为目的,促进学生对两种不同文化的积极适应与沟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信息组织方式和思维方式,双语学习可使学生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碰撞、融合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有益处。
二、高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
1.教材选择
对于任何一门课,所选教材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双语教学影响更大,因而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为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选择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材,建议使用英文的原版教材。英文原版教材是按照西方人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编写的,其行文特色、论述问题的方式,与中文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双语教学特有的规律,中西合璧、 融会贯通,严格按照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对教材进行删减,涉及教学重点的章节必讲,而对部分叙述性、普及性的章节可适当安排学生课外自学,完成相应的作业即可。
2.授课主体
授课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管理类课程具有专业实践性的特点,对老师和学生要求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亦有所差异。一方面,教师不仅仅要有对案例进行甄选的能力,还必须具有对课堂讨论活动的控制能力、面对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积极选择促进学生参与讨论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产生的能力等。同时,教师作为“备用信息库”,不仅要求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要精深,而且相关联的学科知识也要具备,也就是要做到“知识渊博”。只有这样,才能利用自身的分析能力,真正把案例分析透彻,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掌握理论、理解实践、增长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授课的另一个主体在案例教学中的要求也很高,要求学生应该做到在每一次的案例讨论之前要充分地阅读和预习案例资料,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努力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要认真自觉检查自身在讨论过程中的所得所获。
3.教学体会
从笔者所在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技能水平也大相径庭。大部分学生习惯了汉语教学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枯燥乏味的记笔记,思维僵硬、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国外教材的思维方式。部分教师英语水平与专业的深度难以达到统一,仅仅将双语教学理解为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和英语板书,而在课堂上和课后忽视与学生的英语交流,学生接触到的双语教学与原有的中文教学模式并无较大的差异。还有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单纯强调教学中英语的比重,学生听课非常吃力,双语教学的效果并不佳。双语教学是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其价值追求应该是使学生在立足专业的基础上较熟练地用双语进行学科学习与交流。
三、提高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
1.正确处理好专业课教学和外语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目标是双重性的。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双语教学绝不仅仅是指“用外语上课”,它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的交流和互动,与外语“亲密接触”,强调的是“双文化”。对于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来说,应牢牢把握专业课程学习是第一位的,而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次要目的,不能本末倒置。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希望学生通过原版英文教材,了解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思维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以专业课程为立足之本,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辅。
2.灵活教学方式
管理类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教学方式还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势必造成一种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既影响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精疲力竭,却没有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结合管理类课程的特性,建议通过实例引导理论,通过理论深化实例背后的意义。例如,采用“实例――理论――思考练习”三位一体结合,实例可以结合特定情景、案例、例题、测试、管理游戏等;理论则根据教学目的,运用案例、例题等精炼深透讲解,讲清重难点,以及前沿问题;思考练习则设计好启发、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参与讨论,加强学生互动。
每门课程具体章节的内容不同,具体的教学目的不同。有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理论,有的则主要为了掌握如何运用等。前者可实行情景、案例、例题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组合,后者有条件可实行调查、实训、现场等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在这过程中,要有条不紊地组织教材,以此为基础,结合考试纲领的重点难点,驭繁就简,才能真正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3.加强双语师资培训
双语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既应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英语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还要具有流利标准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这些要求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缺一不可。据调查,大部分高校都缺乏双语师资。在双语教学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应采取积极措施贯彻执行国家文件精神,如用特殊政策引进双语教学人才或者聘请外籍教师,用激励政策支持双语教学,调动在校教师的积极性,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再培训等。
总之,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不断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虽然我国双语教学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仍需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和探索。使双语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管理知识、提高英语技能、增强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舒红.对管理学科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9(1)
2 李秀彦.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3)
3 徐登科.管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11)
4 李 萍、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6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