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淮北市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介绍了淮北市葡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建园、土肥水管理、修剪、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栽培技术;安徽淮北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1-0081-02
  淮北市葡萄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现已种植1 753.33 hm2,年产量3.6万t,成为淮北市农业的重要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1    建园
  1.1    园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连片、交通便利、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土或者壤土地块,地下水位在1 m以下,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略酸性为宜。新开垦荒地或者土壤较贫瘠的地块建园,应先改良土壤。
  1.2    园地规划
  种植小区规划为长方形。灌溉系统和道路系统设置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防护林设主林带和副林带,与道路、灌水渠结合设置,主林带与当地风向垂直,副林带又与主林带垂直[1]。
  1.3    品种选择
  结合气候特点、土壤特点和品种特性(成熟期、抗逆性和采收时能达到的品质等),同时考虑市场、交通和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制定品种选择方案。推荐种植夏黑、巨玫瑰、醉金香、红芭拉蒂、阳光玫瑰、金手指等品种。
  1.4    苗木定植
  每年11月底至翌年3月底前,当10 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 ℃左右时即可种植。定植沟口宽80 cm,底宽60~80 cm,深80~100 cm。开沟时心土、表土分开放置,施入有机肥45~75 m3/hm2、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再回填表土至定植沟的标准。一年生扦插苗定植要先将苗木用清水浸泡12 h,对根系适当修剪,定植时挖20~30 cm深的定植穴或定植沟栽苗,然后覆盖塑料薄膜,灌透水,10~20 d内再灌1次水。苗木定植后要立即灌水,10 d内再灌1~2次水保证成活。
  1.5    定植密度
  常用架式有单干双臂“T”形水平棚架、“H”形水平棚架、单干双臂“T”形篱架[2]。顺架式方向而定,一般棚架以东西行向为好,定植行距4~6 m、株距0.8~1.0 m,定植株数1 665~3 150株/hm2;篱架以南北行向为好,行距2.5~3.0 m、株距1.0~2.0 m,定植株数1 665~3 990株/hm2。对于生长势较强的品种,应适度稀植,减缓树势。采用上述定植密度,一般产量不超过22.5 t/hm2。
  2    土肥水管理
  2.1    土壤管理
  用地膜覆盖或经常进行中耕、松土、除草,使土壤保持疏松和无杂草状态。1~3年幼树期,间作宽度≤1 m,可选择矮杆(高度低于50 cm)、根系浅、生长前期需水少、消耗土壤肥水少及与葡萄没有共同病虫害的作物种植;四年生以上成龄树,不进行间作[3]。
  2.2    施肥管理
  基肥以農家肥为主,最好在秋季葡萄采收后施入,一至三年生葡萄采用穴施,在葡萄株间挖30 cm×30 cm×40 cm规格的坑施入,施肥量22.5 m3/hm2;四年生以上成龄树采用沟施,在距葡萄树50 cm处挖宽30 cm、深40 cm的通沟施入,施肥量45 m3/hm2。追肥在距葡萄树30~50 cm处挖坑施入,坑深15~20 cm,开花前施用磷酸二铵450 kg/hm2,浆果膨大期施磷酸二铵450 kg/hm2,浆果采收后结合施基肥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施肥后立即灌水。在葡萄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时、需肥量最大时及果实采收前可进行叶片喷肥,可在早晨或傍晚喷施0.2%磷酸二铵、0.2%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连喷3次,每次间隔 10~15 d[4]。
  2.3    水分管理
  灌水实行前促后控。可在萌芽期灌水1~2次;幼果膨大期每15~20 d灌水1次,共灌水2~3次;果实采收后灌水1次,若采收较晚可不灌水;土壤封冻前浇1次透水;花期及采前15 d禁止灌水。可采取沟灌、畦灌或滴灌等方式,一般砂质土每次灌水600 m3/hm2,壤质土每次灌水750 m3/hm2,但越冬水要达到900~1 200 m3/hm2。园地水分过多会引起涝害,要及时疏通沟渠,尽快排出积水。
  3    修剪
  3.1    夏季修剪
  3.1.1    抹芽定枝。抹芽主要是去除多余的、部位不正的晚发枝、瘦弱枝,主要原则是肥水足、树势旺、架面大时适当多留,反之宜少留。抹芽定枝在叶片达到4~5片、多数能辨认出花序时进行,不宜太晚。
  3.1.2    摘心。原则上强枝长留、弱枝短留,密处短留、空处长留。主梢每年放到1 m以上摘心;主梢摘心后,仅保留先端1~2个副梢,花序以下副梢全部去除,花序以上副梢去除或留1~2片叶摘心。对留用的发育枝,一般留8~12片叶进行摘心。
  3.1.3    果穗修整。掐去花序顶端占全长1/4~1/5的部分,同时去除整个副穗及歧肩的一部分。坐果后,疏除果穗上过差的果粒和过多的果粒。单果粒重>8 g或发育不良、较小的花絮,采用花穗拉长处理,即花分穗期前10~15 d使用5 mg/L赤霉素蘸花穗。对于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盛花末期后3 d内使用赤霉素进行保果处理;对于无核品种,盛花末期后10~14 d,采用赤霉素、氯吡脲(CPPU)进行大粒化处理。   3.2    冬季修剪
  一般在每年11月底至萌芽前,根据品种特性、架式特点、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及更新方式。一般棚架架面结果母枝保留6个/m2左右。欧美杂交种及易成花品种,结果母枝采取极短梢修剪;欧亚种及不易成花品种,基部留1~2个枝条,长梢修剪后平绑于两臂预备,结果母枝短梢修剪。翌年春季萌芽后,每个结果母枝保留2个结果枝,基部枝条有花时保留基部枝条、基部枝条无花时保留有花枝条。第2次冬季修剪继续单枝更新修剪结果母枝,每4~5年从主蔓基部回缩结果母枝,留1个隐芽培育更新结果母枝[5]。
  4    果实套袋
  4.1    套袋准备
  一般在盛花后15~20 d,把坐果不好的穗、弱枝上的穗疏除,同时按1个结果枝留1个果穗的标准疏去多余的果穗;套袋前5~6 d全园灌1次透水,增加土壤湿度;套袋前1~2 d全园喷施1次杀菌、杀虫剂,淋洗式喷果穗,做到穗穗喷到、粒粒见药,药液晾干后立即开始套袋。若喷药后遇雨,在套袋前需补喷农药。常用的药剂有25%咪鲜胺乳油1 3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
  4.2    套袋时间
  一般在果粒黄豆大小时进行套袋,套袋要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尤其是阴雨连绵后突然转晴,如果立即套袋,会使日灼加重。套袋时间应选在10:00以前和16:00以后,阴天全天都可套袋。
  4.3    摘袋
  根据品种、果穗着色情况及纸袋种类,确定是否摘袋采收。一般红色品种可在采收前10 d左右去袋,以促进着色;但如果袋内果穗着色很好,已经接近最佳商品色调,则不必去袋,否则会使紫色加深,着色过度。去袋时不要将纸袋一次性摘除,要先把袋底打开,果袋上部仍留在果穗上,以防止鸟害及日灼。去袋时间宜选在10:00以前和16:00以后,阴天可全天进行。
  5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重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绿盲蝽、叶蝉、蓟马、红蜘蛛、斑衣蜡蝉、蚜虫等病虫害。葡萄发芽后至开花前,采用30%万保露600~800倍液(或80%必备600~1 800倍液)+5%狂刺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防治叶蝉、绿盲蝽、蚜虫、蓟马、白粉病、黑痘病、霜霉病等;花序分离期,用嘧霉胺800倍液+80%代森锰锌1 000倍液+联苯菊酯2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花后至果实套袋前,用40%氟硅唑8 000倍液+10%歼灭2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炭疽病、红蜘蛛、斑衣蜡蝉等。
  6    果实采收
  选择晴天早晨露水干后采收果实,各品种要分采、分运。采摘时要轻拿轻放,剔除二次果、生青果、霉烂果、泥浆果等。
  7    参考文献
  [1] 陈曦.辽宁建昌红地球葡萄丰产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10):14-15.
  [2] 徐鹤众,徐鹤群,樊勇.葡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8,36(8):86.
  [3] 张霞.金手指葡萄引种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8(7):329-331.
  [4] 张宗勤,李满良,唐爱东,等.葡萄健康栽培及实用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8(4):90-94.
  [5] 周健,宋光浩,阙天洋,等.葡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8(13):43-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12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