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报道的探索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众传播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和内容呈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报道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传播环境变化和科技报道面临的问题,旨在探讨一些更适应新传播环境的方法和手段,使科技报道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技报道;移动互联网;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5-0013-0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深刻改变了大众媒体的传播环境。对于科技报道来说,一方面,大众更关注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为其提供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借助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科技新闻的生产、传播方式更加丰富多元,呈现出来的产品也更新鲜、吸引眼球。而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科技报道①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大众传播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和内容呈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娱乐化、碎片化与轻阅读盛行,高大上、晦涩艰深的严肃“硬”新闻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受众。在这种情况下,科技报道有必要探索一种更符合新媒体规律和自身特点的写作与传播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受众需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1 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的变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其中手机网民7.88亿,占网民数量的98.3%。从这组数字不难看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样一个新传播环境下,从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内容生产方式,到传播者、受众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1 技术手段多样化
  科技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媒介的触角,丰富了信息传播手段。短视频、手机直播、H5、AR等新兴传播形式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兴起,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大众媒体、网络大V、企业等各类传播者纷纷借助这些新颖手段包装自己的传播内容,博取受众眼球。
  1.2 信息传播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对媒介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每次阅读的时间不长,更加倾向于“碎片化”阅读。互联网也改变了用户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报纸等平面媒体培养了受众的线性思维,那么网络带来的则是思维的多维性和跳跃性,越来越多的人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长篇大论上。这种“碎片化”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报道的传播模式和文本结构。
  1.3 用户参与深度化
  互联网与其他媒体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其强互动性,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这种互动已经从留言、评论等简单互动变为深度参与。例如在手机直播和一些视频中,用户的留言作为“弹幕”在画面上出现,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再如在微博热搜榜上,用户的关注度、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话题的形成和排序,共同参与了媒体的“议程设置”。
  1.4 传播“噪音”放大化
  在信息科学中,噪音指的是在信息的转换过程中或者接受过程中,附加于信号中的非信源所想传递的任何东西。在传播学范畴中,从传播者传递到受众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噪音,这些噪音一种是来自信息发布者,如科技新闻报道中过于专业的术语和数字;另一种来自于信源外部,如传播环境和渠道。互联网传播由于其信息海量、驳杂,多方发声、渠道多样等特点,给信息的传递带来了更大的“噪音”,使信息有效、准确地传播难度更大。
  2 网络环境下科技报道的新实践
  近年来,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账号在科技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和传播手段上都进行了一些探索,使原本专业、严肃、高大上的科技报道充满温度和趣味,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认可。
  2.1 写作上多采用拟人化、故事化和体验式报道
  为了让科技类文章更具可读性,作者往往通过人物、故事和丰富的细节叙事来进行报道,并较为普遍地采用比喻和拟人化手段,使用拟人口吻甚至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如《中国航天报》记者在报道《风四郎的太空报告》中,将风云四号卫星完全拟人化,以“我”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新晋侠客初到太空后的所见所想,以科幻又充满情趣的表达方式受到业界和受众的好评。
  “我是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归属于中国,编号fy-4,有个绰号‘风四郎’。我第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一个蔚蓝色的球体充满了我的视野,毫无规则的白云流动于其上;我眨了一下眼睛,看见一幅幅五颜六色的气象图谱……”——《风四郎的太空报告》
  为了使科技报道更有温度、贴近受众,不少科技记者还采用了日记体和体验式报道手法。嫦娥三号登月期间,《人民日报》推出了拟人化的“玉兔日记”专栏共12篇。2018年,《人民日报》科技视野版又开辟“我在科技一線”专栏,推出了《我当地震观测员》《我给大熊猫当“保姆”》《海洋预报是这样产生的》《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等多篇体验式报道,由记者亲身参与被报道者的工作生活,用一篇篇富有温度和深度的报道,生动体现了科技工作者的真实状态,拉近了科技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2.2 报道内容、语言风格与文本呈现网络化
  近年来,网络热点成为科技报道的重要选题和报道内容,海水稻、基因编辑等在网络上引起关注的话题,成为科技记者不断跟进、广泛报道的主题,得到线上线下、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
  网络语言、网络化表达形式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科技报道中。如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在关于我国第一条智能化高铁、人工增雪谣言、黑洞等报道中,就使用了“安排上了”“躺枪”“官宣”“盘它”等网络热词。在文本形式上,常规的段落化结构被打破,不少公众号文章采用了“少字多行多段”并且文字居中、部分彩色加重的形式,以便于手机阅读。更有一些报道,如《飘了……嫦娥四号被拉进夸夸群》《远望号船2018年度账单来了》等,甚至不再使用文本,而是完全通过制图,将内容制作成微信聊天群聊、支付宝年度账单的形式,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2.3 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新元素更加多样化
  短视频、手机直播、H5、AR、VR……借助这些随移动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新手段,很多科技场景变得更加可视、可感、可及,报道可参与、可互动,也使得科技报道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网站等网络传播平台上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此外,动漫、电影特效等元素也被应用在科技报道中。比如,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在长征火箭第300次发射报道中,就采用动漫短片形式,将发射航天器的长征火箭比作运送快递的“长征镖局”,一个个身手不凡的“镖师”形象受到粉丝热捧。这些别样的网络报道形式,成为传统科技报道的有力补充。
  3 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好科技報道的几点建议
  3.1 巩固专业性、权威性,进一步探索传统手段与新媒体的结合
  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获取信息、编辑并传播信息,个人账号也可以推送新闻。在海量的“类同质化”信息中,科技报道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只有巩固住这个“阵地”,科技报道的战线才不会“失守”。
  但是,在加强专业性、知识性的同时,不少科技报道面临着缺乏可读性、贴近性的问题,因此,科技记者要通过讲故事、自述、拟人化等手段,来提高可读性。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这些手段仍是改善科技报道阅读“口感”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一些将传统形象化、拟人化手段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新产物,正成为提高科技报道关注度、吸引力和传播力的重要手段。
  2013年底,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随着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探月之旅的开启而走红网络。博主赋予“月球车玉兔”软萌、可爱的“人设”,以玉兔的口吻发布了347条信息,吸引了73万粉丝关注,成为网上最受网友牵挂的“兔子”。“月球车玉兔”的成功为新媒体科技报道提供了新范式,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科技报道应进一步与新媒体结合,探索更多具有生命力的新形式、新产物。
  3.2 增强网络互动和受众参与度,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扩大传播效果
  在备受社会关注的海水稻、基因编辑、天河工程等报道中,梳理整个脉络不难发现,它们都经历了“网上发布相关报道——引起网民关注讨论成为网络热点——多方媒体跟进采访报道——网民和相关专家进一步讨论——媒体进一步展开报道”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网络不仅仅是信息发布平台、传播介质,也是报道的重要内容来源,是受众意见的集散地、传播效果的倍增器和检验台。做好新时代科技报道,应进一步利用好网络平台,了解网络热点和网络舆论场意见,并根据事件发展和网民关切不断调整方向、推进报道,以起到去伪存真、引导主流舆论和受众正确认知的传播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民媒体、全息媒体时代,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反馈者,而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发布者、参与者、推动者角色。受众的意见、关注点和可参与性应被传者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来对待。2018年,中国青年报一改往年由总编辑撰写新年献词的惯例,通过新媒体向读者“众筹”了一篇新年献词,受到社会关注和热议。这也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新闻报道提供了启示,那就是充分发挥受众的创造力和传播力,让他们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
  3.3 加大报道视听化,积极利用新技术手段丰富传播形式
  目前,科技报道已经在短视频、手机直播以及H5、AR、VR产品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与创新,推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道和新媒体产品,未来这些方面依然值得继续发力。
  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6.09亿,占网民总规模的76%;手机视频用户5.78亿,占手机网民的73.4%。在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网络直播发展趋于稳定、互联网电视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报道的进一步视听化将成为趋势。而随着5G、4K、AI、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传播环境仍在发生改变,科技报道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与新技术手段的融合,才能获得更多注意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注释
  ①本文中的科技报道,指的是由新闻工作者采写、编辑、制作的科技类报道。
  参考文献
  [1]胡正荣,周亭.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0.
  [2]余建斌.媒体融合,科技报道如何作为[J].传媒评论,20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5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