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唐雪琴

  摘  要:在当前的高校会计专业职业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潜藏问题: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独自顶岗;毕业生无法学以致用,缺乏实践经验;会计发展前景使人员缺乏动力。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所以就需要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推行“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和实用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学模式。
  关键词:独自顶岗  学以致用  发展前景  “双师双能”型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c)-0158-02
  会计作为记录、反映、核算一系列经济交易活动和价值运动的重要方式,在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各行各业全面推行信息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并成为主流,大数据的应用、云计算的普及、区域物联网的发展相继成熟,人们的经济活动领域也逐步扩大,经济主体具有了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这就使得高校会计的教育教学要在理念、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变革,培养更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使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具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能力。
  经过对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的了解,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病,培养学生的方式缺乏科学性,例如: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与现下的大数据时代脱节,没有足够重视对高端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而在人才的培养上过于僵化,依旧是传统的老师为主,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的自主性被大大削弱,缺乏互相间的学术交流和彼此促进。学校对学生实操能力的不重视就导致了学生对毕业后的职业前期规划不清晰,虽然在课堂上知识点都有涉猎,但是学生自身发挥出来的却极少,且创新意识欠缺。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硬件设施,例如协作单位、培训基地等。各个大学在调研和各方面的反馈下也逐渐发现了这些问题,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该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探索高校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1  目前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独自顶岗。
  从目前的会计就业现状来看,毕业生的技能水平确实不尽人意,工作初期无法独当一面,需要靠老员工带,进行再次培训,而这对于那些小型企业来说,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在会计的招聘信息上往往表明了需要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在一般的高校中,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是主要的3个专业方向。财务管理、审计是在有会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好的工作,并不只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就够的,所以会计基础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在课程选择上要分清主次,有序进行课程设置,其核心课程主要有:审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会计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管理学原理、企业会计、中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倘若这些课程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就会对教育教学产生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学生无法从中汲取养分,提高实践能力,在未来的职场也就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做不到上岗后短时间内顶岗了。在教学资源上未注意到专业知识的特殊性,教材和培训对象不进行区分全部统一对待,企业是否是外企、培训单位具体情况如何、企业的规模问题等事项都未做细致的划分,其结果就是知行分离,毕业学生无法独自完成公司的工作,与公司脱节,且起手工作很难完成。
  (2)毕业生无法学以致用,缺乏实践经验。
  会计毕业生就业难,失业率高是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两方面造成的,首先是学校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有了很大的改变,学校又无法提供相应类型的技能人才,就体现出了崩溃式的金字塔结构。根据麦可思(MyCOS)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会计学高居本科专业失业率排行榜第7位。会计教育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很高的操作空间,但是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过于重视课程的知识教育全日制会计课程教的基础会计、中级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理财、审计的理论都很多,这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实操的能力却得不到提高,在学校里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积累,只是熟悉了课本里的知识点,会背一些原理规则,在工作中是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成果的。优胜劣汰,这也不符合职场对人才的需求规律,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没有起到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的目的,浪费了学生的金钱和时间。为此,教育部门可以做一些硬性规定,例如:学校可以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外实习实践时间不得少于一年,且对所做的工作进行考核评级,不达标的进行重修,来规范学校的教学质量。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不难看出,一些深化技能的接续教育以及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都是在掌握一定的课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前期科学的课程教学是主要的,有了基础的铺垫才能举一反三,觸类旁通。我国这种不完善的会计教学必须要结合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进行变革,积极适应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培训体系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革新。
  (3)会计发展前景使人员缺乏动力。
  在公司的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会计人员把业务情况做成报表和信息报告呈递给总经理或者行政管理人员,这就要求了这些报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也意味着会计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每一次的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飞跃。所以,会计职业教育必须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方面的课程,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养成持续学习的好习惯,不论是在学校的学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的持续学习。如此才能保证工作技能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  探索推行“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和实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们是要以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为标准,而目前的会计职业教育达不到这个标准,培养的学生无法做到市场需求的详细分析,市场的定位也是模棱两可。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成长受到限制,初入社会毕业生要从基层做起,如果初级会计的工作做不好,那么就很难进入高级的岗位,要知道高级岗位的人员是需要在基础技能之上进行深层学习的。会计是以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工具,在此前提下进行创新,企业增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公司的决策机构也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就导致了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不只是国内的业务,国际上的业务比例开始变大,金融和资本市场领域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这些都增加了会计业务的不确定性和一些不稳定因素。所以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参与决策,把握先机,客观上为公司处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参与决策的财务人员有一定的市场环境变化的判断能力,善于利用专业知识抓住市场机遇,规避财务风险,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打造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根据现实需要提出的新型理念。学校可以应聘招收一些企业的高端人才或者企业家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的传授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眼界,接触社会中最新的资讯;其次定期邀请政府人员和社会企业管理者做学校的兼职老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课程以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力量对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和细致的培养。
  3  结语
  教学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发展不断延伸和完善。在改革中抓住重点,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革新,突出教师团队“双师双能”型的特色,从教学源头上对教育进行改革。凸显实用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优势,创新课程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教学体制,培养学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杜丹.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J].纳税,2018(31):93,95.
  [2] 詹圣泽,杨华寿,钟生林.教育大变革视野下的会计职业改革探索[J].教育参考,2015(5):35-39.
  [3] 陈金翠.高等学校会计实训教学及改革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9):11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41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