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平台和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能力研究”(2018-JKGHYB-0370);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自控能力的影响研究”(SKL-2019-511)。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空前发展,移动媒体逐步进入教学课堂,改变着“教”与“学”模式。笔者以移动学习理论和微课程设计理论为指导,结合《PLC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微平台和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利用实时交流互动的移动学习方式,实现多元化的混合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混合教学;微信公众平台;微课
  中图分类号: G434;G633.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3.024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愈加紧密的结合,融合了网络学习和传统面对面讲授学习优势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教育部颁布的《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络安全工作要点》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1]。国际权威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指出混合式教学设计是高校教育改革趋势之一。教育部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显示在政策、科技与制度三重因素影响下,教育行业愈发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教育信息化与互联网教育行业相辅相成,改变着“教”与“学”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网络学习逐步受到重视,未来越多的网络业务以及移动APP进入教育领域。网络平台、手机平台和面对面讲授的优势利用,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2]。
  1 PLC教学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社会快速发展的技术应用人才,而PLC技术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目前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民办高校学生一般自制能力比较薄弱,知识吸收能力低,且自我管束能力差,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不高。
  (2)课堂效率低,教师投入高收效微。在PLC技术教学中,一般先理论课教学,后进行相对应的实践操作训练。该授课方式属于“满堂灌”学生自主练习和思考时间少,大部分学生不能及时消化课堂上知识,在实际动手应用PLC进行硬件设计及编程练习时因遗忘操作细节而降低学习效率。
  (3)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学生因考试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梯形图及PLC指令的记忆中,而不是理解怎样把PLC程序融入整个PLC控制系统中去的,从工程角度思考。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有较大距离。
  (4)课堂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在实验室或者机房进行实践训练,主要是知识讲授与学生练习,用实验报告作为评价知识掌握情况的方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接近实际PLC工程控制应用的全面认识。
  2 基于微平台及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用于混合教学的网络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网络学习平台和设备。在设计混合教学模式时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始终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联系;注重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把微课引入到传统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在课前和课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在课堂上面对面教学为主,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优势。
  2.1 《PLC技术》微课程设计
  微课程由微课群构成,微课的设计要适应微信移动终端的应用,保证在微信平台上的顺利实施。“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时长在10分以内的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一系列辅助性教学资源的教学视频。根据PLC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结合微课涉及的微目标、微讲义、微课件、练习、测试等课程元素对知识点进行细化、设计和分解,并制作及上传微视频供学生自主下载、观看。针对微课的特点,依据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以《PLC技术》中的“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这一知识点为例,微课教学设计的大体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微课教学设计
  在设计时首先导入电机带动电梯升降的视频,引出问题如怎么实现电机正反转,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搜索学习;其次,借助动画演示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电源相序与定子磁场旋转方向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得出要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可利用交流接触器换接任意两相电源相序来实现;围绕教学目标思考控制方法及电路设计,进行电路演示;然后根据逻辑关系绘制对应梯形图;最后,展示PLC程序与实际电路联控情况,总结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设计要点。
  2.2 微平台设计
  微信[3]是一款跨平台的通信工具,微信软件的出现让社交变得更容易,社交成本最小化,具有一对多互动交流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有众多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学生管理、线上学习、学生小组讨论等教学设计功能。在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设计时,教师预先通过微信公共平台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构建课程学习体系,使学生能无视时间地点随时获取学习资源,并与关注该公众号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互动[4]。依据《PLC技术》课程的特性,搭建微信公众平台支持教学的设计框架如表2。
  表2 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设计框架
  微信平台学习方式可为生生、师生间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比如教师发布课程网络连接,学生点击在线学习;针对学习类型、学习者基础建立不同的微信群小组学习研讨,且聊天历史记录会保存下来;也可私下微信交流,实现同步或异步的交流答疑需求。
  2.3 微平台及微课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微信公众平台和微课的基础上设计混合教学模式时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在认知度方面的差异,《PLC技术》课程知识技能点的较多,在对每个章节知识点“碎片化”的同时进行合理分解确保知识结构的完整。依据《PLC技术》课程特性,充分融和使用课堂教学、微信平台及微课的优势及理论设计了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基于微平台及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由教学前准备、过程实施设计、教学反馈三大部分構成。教学准备是教师对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的能力,把本节课的重点录制成微课,并将资料上传与存储,设置相应的关键字供检索。教学过程实施设计从师生两个角度出发,应用微课、微平台、课堂的多样教学方式,选择适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课前,教师登录微信公众平台,把精心设计的知识点向学生推送,学生进入对应的课程订阅号查阅学习资源,如通过链接观看微课视频、参与知识点的案例讨论、习题测试等方式选择自主学习或协作探讨。教师通过微信收集到学生的知识需求;课中,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并根据课前微信群预习反馈的实际教学问题,在讲授时运用多种混合教学模式有侧重的讲解知识点,查漏补缺;课后,针对课堂内容的不足,上传相关的课件、作业、视频等资源进行补充,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学情有选择性地再次学习,进行课后讨论互动活动,如:学生通过适当的交互方式把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在线反馈,教师针对共性的问题实时解答,分享学习经验等,完成知识迁移。教师通过统计情况及时获取学生学习信息,以便在教学中随时调整教学策略、课程节奏和知识重点。
  3 结论
  目前大学生97%以上使用手机,微信使用率在90%以上[5]。微信公众平台和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是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微课程+微信公众平台的综合应用,在教学设计方面注重线下线上相结合,是一种能够实时交流互动的移动学习方式。将微课引入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微型化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利用微信等移动终端的交互功能可有效强化学生记忆复习知识,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师生互动时效性,教师可随时随地与学生探讨和解决疑问。此外,教师还可依据统计数据信息,及时更新和发布学习资源内容,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修亚弟.走进“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J].数字教育,2018,(03):1-5
  [2]童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实践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7
  [3]微信官网,[DB/OL]weixin.qq.com/.(2017).
  [4]闫晓甜,李玉斌.微信平台支持下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07):52-57.
  [5]李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差异化教学框架设计——以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为例》[J].智库时代,2017(14):88-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4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