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镰刀”引发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莉亚

  摘要 探讨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的起点,学生语文学习的“前延”是基础,是支点,也是教师介入课堂最真实最有利的凭借。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前延”,从学生的起点出发,介入课堂,切实起到有效引领作用。
  关键词 前延后续 预习 阶段 活动
  
  背景阐述:
  一次接了女儿回家,透过车窗望着漆黑的夜幕上挂着的一轮弦月。女儿兴高采烈地指着叫起来:“月亮!月亮哦!”向来就很注重启发孩子“说话表达”的我,赶紧抓住机会:“这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像黄黄的香蕉!”“还像什么?”“像公园里的小船!”不错哦,继续:“还像什么呢?”女儿开始冥思苦想,眉毛紧皱,好一会儿才无奈地向我摇摇头。我好失望地责备她:“还像弯弯的镰刀啊!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妈妈,镰刀是什么呀?也是能吃的吗?也是能玩的吗?”――惊讶?震撼?自责!说实话,“镰刀”对于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来说,其间的距离到底有多大?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很常见的事物,却往往成为孩子不可理解的“深奥”的难题或者是“怪物”!迅速地想起了平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失望地感叹:这么简单的问题孩子怎么不会回答?这么容易的句子或片断学生怎么就想不明白呢?潜意识里,我们往往责怪孩子,责怪他们的“不聪明”。却一直没有意识到“我们的世界”与“孩子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世界,我们的视野和学生的视野也有着很大的不一样啊!
  联想到日常的教学工作,我们精心的“设计”又有多少是真正在为学生着想和服务的呢?我们的教学设计真的是从学生发展点出发了么?脱离了学生生活和视野的教育教学怎么能被学生全身心地接受?我立刻决定要改变自己语文教学现状!要摸清孩子在走进课堂前,他们的“底线”在哪里?他们关注的“方向”在哪里?
  
  深入反思: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40分钟内。如果我们都把重点只放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上,忽视课堂的“前延后续”的话,那效率可能遭遇“有限”。鉴于此,我们尤其应该重视学生的“前延”――那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前精心设计“预习”,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阅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教师清晰地找到学生的“底线”和“方向”,这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就有了针对性,也许会因此吸引学生呢。我们一直倡导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要学会设计作业,而语文的预习作业就是一个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
  
  实验措施:
  1 初始阶段。
  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能力,情感与态度几个方面的发展。为此,我首先设计了“预习三步骤”。第一步,查找文中的生疏字词,注音并根据文章大意进行解释,以此来积累学生的词语量;第二步,进行文章结构或段落的分析,理清文章的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第三步,对文章的主旨进行阐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前两个步骤做得很好,第三个步骤在文字的表述方面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 完善阶段。
  随着年级升高,“预习三步骤”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对于不同的文体,分析文章的角度不一样。有些文章结构性不是很明显,文体淡化,学生在预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现象又做了及时的调整。预习作业分两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的预习作业(第一课时前)设为五个环节:
  书写解读――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汉字识记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平时课文的学习字词是基础,也是关键。
  语句赏析――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语言能力。结合文本的内容,发现并把握文章的关键语句。能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典范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点评――读完一篇文章学生或许已经把握文章的主旨,或许还没有理解透彻,无论怎样,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也是思考的结果。每个学生在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不同的,我手写我心,能够有一点点感触也是收获。
  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运用工具书和资料解决问题,更要尝试去提出问题。学生开始学会提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表现。
  知识链接――考虑到本班学生的特点,拓展知识很重要。但是拓展绝不意味着教师进行知识的简单灌输。让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相关知识,扩展阅读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主动与他们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感情・培养围绕某一问题深入研究的意识。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利用阅读指导课,给学生提出阅读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整合,并摘抄到预习作业中,这是・一个信息的搜集、提炼、应用的过程。学生可以查找现代诗歌的阅读技巧,学会把握分析意向。更可以查找外国短篇小说的作家常识,而且自己的查找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
  第二阶段的预习(第二课时前)设为两个环节:
  改写标题――标题是人们阅读文本的第一视觉停驻点,是人们阅读文本获取的第一信息,是人们阅读文本最初的同时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标题之中往往寓含了作者传递的重要信息。利用标题的特性,请学生在预习中为课文删改标题,添加副标题、小标题等,对标题信息的理解和思考,无疑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活动设计――我们班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性,针对这一特点,将预习活动化,采用多元化的活动方式,寓教于乐,学生更能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4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