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质疑问难”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金钥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霞
当下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质疑意识薄弱、问难水平低下等现象。我们常常看到,某些课堂上,学生们总是习惯于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而且质量令人刮目相看,自叹不如,其课堂氛围可谓热热闹闹!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他们已经满足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独立发现问题的欲望没有增强,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更是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上进。”《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对“第四学段”的学生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疑难问题。”新课程呼唤敢质疑的学生,呼唤会质疑的学生,更呼唤善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教师。特级教师李凤就是一位善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老师。悉心观摩她执教的《你一定会听见的》一课,我深有感触,真的是受益匪浅!
《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表达了“用心听,用心看,用心想”构成一个世界的观念,启示我们只要用心倾听,就能发现许多被我们忽略的美好事物。李凤老师在学生“整体感知,品读精妙”之后,多角度、全方位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读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在随后的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敢问,会问,问得有水平,问得有质量,值得我们细细揣摩,虚心借鉴。
一、营造融洽的关系,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学生思维活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很容易产生疑问。然而在不少课堂上,学生居然对课本、对老师深信不疑,好像根本就没有什么疑难问题可言。尤其是那些中等生和后进生,只愿意恭恭敬敬地倾听,哪里还敢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疑问。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课堂上,师生关系还不够融洽,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尚未形成。该怎么办?李凤老师的做法是:真正将学生看成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以亲和的态度、亲切的微笑,真诚地迎接学生的质疑问难。哪怕他们的质疑问难只有那么一点点,有时候甚至是幼稚可笑,李老师总是那样的小心呵护,予以热情的鼓励。你听,当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后,李老师鼓励道:“你能把这种可爱的景象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试试看。”你看,当一位学生想举手又有些犹豫的时候,李老师是这样做的:微笑着走到那位学生面前,充满期待地看着他,温柔地问道:“你刚才想说什么?”当那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理解后,李老师鼓掌祝贺,同学们也给予热烈的掌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当然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了。
二、调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问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一个人不去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只能说他兴趣不在此。“地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质疑贯穿了他学习的整个过程。马卡连柯指出:“教师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的外部环境。”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对于质疑问难的同学,不管提出的问题质量高低,发表的看法正确与否,都给予热情的鼓励。有些学生理解不够正确,或认识有些模糊,李老师从来都是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总是先肯定他积极动脑,敢于发言,再实事求是地或轻轻点拨,让学生发现重新发表正确的见解;或以商量的口吻,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进行比较后自主取舍。一位学生提出:“第9节中‘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中,‘声音’与‘声响’是否重复?”李老师的处理方法是:“哪个同学对这个问题有思考?”马上有学生高声解答:“在看这一句话之前,我们先读一下前一句――‘声音就是物体震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发出的声音’,已经解释了声音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声响。”李老师顺势一点:“也就是说声音不等同于声响。”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来的,全是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肯定、鼓励!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无论是提问题,还是谈看法,才总是那样的争先恐后,兴趣盎然,让每一位参与听课的老师,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了。
三、给予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勤于“质疑问难”
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如果老师总是想着自己怎样完成教学任务,就容易用一个又一个问题牵制着学生,朝着自己的路子上“走”。而学生呢?只有跟着老师“走”的份儿,疲于应付,自然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也没有自主质疑的机会。李凤老师明白,唯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平台,学生才可以经常质疑问难。经常质疑问难了,才容易养成习惯,形成品格。否则,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李凤老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标注出来,再用朗读把它的精妙之处表达出来。学生自主朗读,动笔标注相关内容。大约8分钟之后,老师才请大家交流。学生们因为有了足够的时间朗读感悟,所以,交流的时候有话可说,提出的问题有质量,好些学生几乎是侃侃而谈,发表的见解独到、深刻、全面,让听课者佩服不已。李凤老师呢?微笑着,倾听着,偶尔提示、点拨一下。学生们朗读感悟了、发表见解了,老师没有就此满足,而是让他们表情朗读,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发现、理解、收获、创造,学生们真正享受到质疑问难后成功的喜悦。
四、教给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学生敢于、乐于、勤于质疑问难了,但如果不能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素质就不容易逐渐提升。一般质疑的范围包括:生字的读写,词语的选用,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等。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可以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和标点符号处,引导学生质疑理解文章的中心。请听李凤老师的提示学生的学习方法:“我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读出它的精妙之处,更可贵的是上一个层次,要读出问题,思考问题。请大家自主阅读,发现问题,有了心得,一起分享。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大伙集思广益。”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学生依据老师教给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质疑问难实践中,不仅质疑问难的能力提高了,同时还体验到了解决问题成功的快乐。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李凤老师《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启迪我们,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予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教给科学正确的方法,学生就容易敢于、乐于、勤于、善于质疑问难。
(曹霞,如皋市安定小学,2265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3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