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成为左

  传统的教学,在课堂上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主,在学习内容上以单一的教材为主,在学习方式上以个人学习为主,在学习的形式上以书面作业为主,在学习的程序上以教师先讲、学生后学(作业)为主,在学习时间安排上学生以课堂听讲、课后作业为主。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单向性、单一性、单调性弊端,江苏省泗阳中学提出实施“1+1”高效课堂。
  
  一、 什么是“1+1”高效课堂
  “1+1”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突出表现为四个内涵:一是从师生关系来看,是“主导+主体”。“1+1”高效课堂,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激励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师生关系和谐,地位平等。师生教学相长,教学互动,作用相当,责任同担,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二是从学习内容上来看,是“教材+(导)学案”。“1+1”高效课堂教学,教师编制导学案,指导、引导、辅导学生个体学、小组学,通过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使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检测。延伸学习的时间、空间,拓展了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把教材以外的课外读物、社会实践编入导学案,引导学生拓展知识,体验实践。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导学案成为学习助手和无形的老师。三是从学习方式上来看,是“自主+合作”。“1+1”高效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超前学习,提前预习、自习,课堂交流讨论。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查、大组讨论三个环节完成知识建构。导学案是自学、小组学习的“导师”。四是从学习的时间上来看,是“课前+课中”。课堂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45分钟课堂,课堂延伸到了课前。课前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互查为主,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学生先独立学习、然后由小组长召集进行小组互查讨论,课前时间指的是课堂45分钟以外自习时间,也可以是课堂45分钟的前段时间。课前学习可以是看书、作业、讨论,也可以是探究、实验、实践活动。
  “1+1”高效课堂充分体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思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前移、作业前置”是“1+1”高效课堂的显著特征。
  “1+1”高效课堂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1+1”高效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作业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不强调有固定的模式和不变的课堂结构,随学科、课型、内容而变。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样式,现介绍常见的五种。
  一是自学展示模式: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小组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展示学习成果。基本结构是: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小组互查――大组讨论――展示交流成果。
  二是问题解决模式: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运用“问题+方法+应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结构是:学生预习提出问题――小组探究方法――大组解决问题――课堂概括总结。
  三是主体阅读模式:采用“自读感知、研读探究、扩读拓展”三个环节,完成文科类阅读教学任务。基本结构是:自读感知――研读探究――扩读拓展。
  四是自我校正试卷讲评模式:针对试卷中的个性、共性问题,采取自我校正、小组反思、大组研讨、课堂释疑、课后省悟。基本结构是:公布答案,学生自我订正,解决个体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多数问题――大组研讨,解决共性问题――教师释疑,解决疑难问题――巩固练习,帮助省悟。
  五是示范训练模式:该模式注重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拟训练。一般针对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基本结构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巩固训练。
  
  二、 “1+1”高效课堂实施要领
  “1+1”高效课堂教学,重点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二是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三是互动式教学课堂组织与评价。
  导学案是为学生自学、小组学习设计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不同于预习提纲。编制导学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学案是为学习主体服务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案使用的对象是学生。导学性原则: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彰显“导”的意义。课时化原则:一课一个导学案,每一课都有明确的目标导向。问题化原则: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应用等尽量以问题形式明确地展现给学生。层次化原则: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层次性需求,让学生实现差异发展、共同发展。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体现教师服务于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地摆在学生的面前。
  “学什么”要具体告诉学习内容;“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使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等;“学会了吗”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导学案的结构应与教学“基本程序”相一致。包括【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几个部分。
   导学案的编制有严格的流程及管理措施。编制导学案一般要经过四个流程:个人完成初稿。根据分工,主备人提前一周完成,每周一送备课组长初审。集中讨论。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由编制人解读,大家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定稿。编制人根据大家讨论意见,完成导学案修订,打印导学案,同时编印参考答案。年级主任审批。备课组长签字后送年级分管主任签字,开出印刷通知单付印,电子稿留存。
  导学案应提前发给学生,课前教师要组织批改。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包括提出自己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小组互查、大组讨论、概括总结,完成对导学案的学习。每个教师在课前对导学案要组织批改。
  小组合作学习是“1+1”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的主要目的,是要打破传统的灌输方式,创造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形成个性发展空间,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有学生都能在互帮互学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合作,不断创造新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信心不断增强。学习合作小组以4至6人为宜,组长由民主推选或轮流担任,负责本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其他小组成员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小组互查评价制度。在小组互查阶段,以完成导学案为主要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的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等次评价。大组讨论阶段主要由教师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团队评价,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表达方式、小组合作精神与水平等,以当堂检测为手段对小组整体达标情况进行评估。编制检测题当堂检测,采用“小组轮转批改”的方式当堂批改,由批改小组评定检测题得分,当场报分,作为第二次学情反馈和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的最终依据。
  “1+1”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可概况为四个环节。自主学习:按导学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使用新观点解释老问题等。做好接受小组互查的准备和大组讨论准备。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时发言。小组互查: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互相检查、讨论、矫正,保证小组全体成员达成学习目标;同时推选代表准备发言。互查的要求:一是组织有序,互相鼓励;二是人人过关,通过互相检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与交流,甚至是争论,让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三是有时间保证,不急于求成,耐心等待学生完成自主建构任务;四是善于表达与质疑,推选代表准备大组发言。发言内容包括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或对老问题作出新解释。大组讨论:一般由老师主持,各小组代表按自学内容发言,提出需要大组讨论的问题,其他小组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最终形成明确的答案。教师一要加强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引导、概括与总结,形成准确、精炼的文字表述,便于学生理解、记录和记忆;二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来自学生的活的教育资源解决问题,把问题讨论引向深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要详略得当,控制时间,针对共性问题,留有当堂检测时间;四要对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分、积分。大组讨论结束标志着教学任务的完成,进入“当堂检测”阶段。对于习题课,可在复习概念、方法的基础上,先进行例题示范,然后进入自学、互动环节。当堂检测:通过迁移练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通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获取反馈信息,为采取补救措施和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对当堂检测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
  “1+1”高效课程,是“互动课堂”、“问题课堂”、“创新课堂”、“人文课堂”。改变了学的方式、教的方式。要求教师要做到不了解学情、不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则不得进行导学案设计;没有满意的(含问题、习题、方法等内容设计的)导学案不进课堂;没有自学基础和针对性问题不讲课;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替代;不到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出手。学生要做到主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尊重他人,互帮互学,主动帮助别人、请教别人,有“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合作共赢的意识和精神;敢质疑、敢创新、敢负责、敢表达;自主学习时,孜孜不倦;小组互动时,轻声细语;大组讨论时,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在自评、互评等检测评价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责任编辑杨 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