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灵动课堂 彰显数学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群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已逐渐成为深入人心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快乐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快乐教学;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已逐渐成为深入人心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快乐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建灵动课堂,实现快乐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师生应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求得共同发展。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较强的理性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学生有时会觉得单调乏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灵动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1.教师要善于钻研,以教学为乐趣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乐于学习,首先教师要有乐于教学的心态。教师只有以教学为乐趣,想方设法构建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来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掌握解题方法,形成数学思维。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器,它能支配内在的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可以安排一些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趣味活动,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又能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初中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设置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把握住尺度,围绕教材中涉及到的重难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研究问题的关键点等来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2.呈现快乐课堂,体验学习的乐趣
要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灵动快乐,首先教师要把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对于那些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带领他们走出困境。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需要学生明确移项的法则和去括号的法则,这时需要教师对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耐心细致地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所在,有针对性地讲解和辅导学生练习;对于易出错的地方,要精心指点,及时表扬,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变得乐于学习数学。
3.实施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当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说,产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对话,在对话中设疑,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发现问题,从而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巧妙设计教法,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1.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构建有效课堂时,首先要确立科学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探究这种法则的“必要性”“ 可行性”以及“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还能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培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注重学生有效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思考什么?思维上是否遇到了障碍?还要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添加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内,经过独立思维活动,经历发展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并掌握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而学会学习。例如关于“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教学,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你认为小狗会走那条路去吃骨头?为什么?(教材上有一条小溪,小溪上有一座小桥)以此引起学生对“小狗能否跳过小溪”的质疑,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思考。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创建一个灵动的课堂,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胃口”,做到“教师乐于教、学生善于学”,使学生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瞿剑虹.如何使预设有效的走向生成――善处动态生成是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关注点[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8).
[2]张先进.在探索过程中形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浅谈课堂教学要切实抓好的几个转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9).
[3]戴立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1).
[4]卢颖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高中化学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访谈[J].化学教育,2009,(05).
[5]吴素青.新课程背景下“四段式”教学法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责任编辑赵永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0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