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调查与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项目进行教学实践调查,阐述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的作用,并对在教学中出现的将学生的参与学习误作知识主动建构、优生的学习水平当作整体的学习水平、学习内容以“点”代“面”等影响项目教学实效的误区进行反思。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项目教学;调查;误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121-02
  收稿日期:2015-07-01
  作者简介:丘界贞,女,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大学本科,讲师。(广东 广州/510515)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在推广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教师们经常讨论,甚至出现争论,有时还争论得很激烈。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及对其他教师的访谈和学生的调查,发现项目教学法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实践中,有积极和消极作用,也出现影响教学实效的误区。
  一、项目教学法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兴趣
  项目教学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进行学习,学习目的明确,在教学中,学生时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浓厚兴趣。调查结果显示,有68.75%的学生对旅游地理知识与技能更感兴趣,有75%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欠缺而提升兴趣;还有15.6%的学生因此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潜力而对学习充满希望。
  2.提高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的过程包括分派任务、组织自学和讨论、制定计划、项目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交流、分享、讨论、决策等活动,学生的自学能力、讲解能力、电脑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等职业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得到很大提高和较大提高的约达50%~75%。这与广东省旅游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调查报告中企业实践专家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要求相吻合。
  3.促进课程间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
  中国旅游地理项目教学中所设计的“项目”完成涉及到相关学科知识。调查显示,学生直接应用的知识与技能除地理课程外,还包括旅行社业务、导游业务等专业课程,并对旅游行业有一些认知,对以后的专业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达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的作用。
  4.学生能感受学科的价值
  在中国旅游地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充分体现以“以学生为中心”,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教学过程的“以学生为中心”,二是项目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为切入点,学生在学习中能体会到地理学在旅游行业的作用,改变地理是次要科目的观念。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消极作用
  1.理论知识相对集中的内容使用项目教学效果较差
  项目教学法适宜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理论相对集中的课程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更合适,这是普遍的共识,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也不例外。从教学实践来看,中国旅游地理概述部分,涉及的基础理论内容就适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在这部分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会觉得不适应,而教师则会感觉占用课时较多,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
  2.班级间对项目教学接受程度与学习效果差别较大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有些班级对采用项目教学法接受程度和适应力较理想,而有些班级则会有抵触情绪,与教师合作不愉快,由此也造成学习效果差异明显。
  3.新知识的学习密度分布不均使学生出现厌倦情绪
  课程开始学习时学生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知之甚少,学习困难较大;然而学习到课程的中后期却又出现反复学习知识和技能,而课堂中新知的密度不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有些班级抱怨教师上课内容反复得多,这也是导致不同班级学生学习效果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
  4.知识结构碎片化不利学生知识建构
  项目教学法打破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在教学中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出发点,要求学习掌握与任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适度够用即可,这就导致知识碎片化,在学生总结复习所学的知识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利知识的建构。
  5.占用学生课外时间使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中国旅游地理项目教学中,要求教学条件需要有网络环境的教学实操室,而目前普遍的学校是无法满足的。调查显示,对查阅资料方面,有50%的学生是在家里完成相关任务。这也就造成有很多任务是在课外完成,而50%的学生是不愿意占用课外的时间完成任务。因此,部分学生产生了对项目教学的抵触情绪。
  三、中国旅游地理项目教学法开展的误区
  通过对中国旅游地理项目教学实践的访谈和调查分析,项目教学法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实施中,没有出现在工科类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还出现知识掌握差异、能力发展差异及学生出现抵触情绪等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的误区也是重要原因。
  1.学生的参与学习误作学生的知识主动建构
  项目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的积极探究,从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教师少讲,让学生多参与。一方面,容易导致出现教师对课堂中的“教与学”关系定位不准,过分突出课堂中的“少讲”甚至基本不讲来迎合项目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在课堂中放任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从而也会出现有些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并未起到任何学习效果,也会出现个别学生成为典型的“打酱油”,学习任务依赖同伴完成,结果学习成效差。
  2.优生的学习水平当作整体的学习水平
  项目教学中容易忽略小组合作实效性现象,其原因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欠考虑,小组搭配不合理,会出现无法展开小组讨论和探究,使得学习活动组织不起来,“优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是观众”的状况;二是课堂气氛似乎十分活跃,但本质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系统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合作和探究,因此这种只注重合作形式而忽视合作过程的合作方式,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也难以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三是教师成为课堂的“旁观者”,没有充当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合作者”等角色,造成对教学出现放任和随意,这似乎把“主体”权还给学生,但由于对学生交流进行“启发和引导、矫正和落实”,当然教学的实效性也就大打折扣。
  3.学习内容以“点”代“面”
  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将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割裂为几块作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学习小组,各小组围绕学习要求,又将任务分割成更小任务分派给组员完成。例如,在长江中下游旅游区中,以省为节点分任务小组,小组又依据学习要求划分任务,如查阅资料、制作PPT、写作导游词、讲解等等分派给组员。这样做使得每位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课堂氛围也异常活跃,但细看会发现,学生只参与了部分的学习,并未参与全面学习。调查显示,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内容能掌握的达68.75%,了解的达84.375%;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任务因为有一起探讨研究,较好掌握和了解的约60%;而对于其他小组的任务,学习像“电影”一样一闪而过,有的学生能够掌握的约25%,了解内容但掌握不多的约50%,基本不了解的约34.375%。
  总之,在旅游地理项目教学实践中,要走出误区,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要合理设计“教学项目”活跃课堂气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学习实效,扬长避短,在项目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与文献:
  [1]曹泽云.项目教学法对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的价值探讨[J].教育与教学,2013(7).
  [2]杨建中.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3]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调研报告,2013.
  [4]朱丽梅.项目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J].教育月刊,2002(10).
  [5]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责任编辑朱守锂特约编辑梁定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36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