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导学式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中我将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入手,谈谈导学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导学式教学  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113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身心成长的阶段,所以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不完全的”“待开发的”状态。尤其是从知识学习方面来说,一方面,从学科自身来看,不同的学科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建立的是一种学科思维模式,形成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而为将来针对性的学科知识学习向深层次发展奠定基础,甚至是未来走向专业领域,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专业;而另一方面从小学教育所有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各类学科在知识传输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举一反三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从而让学生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不仅对学习这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认知,找到一定的规律,更可以从自身出发,将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将教师所传输的学习方法转化为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学习效率的提升,让未来的学习道路越走越顺利。所以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只有从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好规划和选择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接下来教学阶段内各学科教学目的的实现奠定基础。
   数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门非常普通的课程,但是也是众多学生认为非常难学的科目。这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知识教学环环相扣,不允许学生落下任何一个知识点,同时客观性的知识内容相对于主观性内容来说自由发挥的空间小,但举一反三的思维要求高。因此大部分学生如果在最基础的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吃力,进而跟不上进度成为所谓的“后进生”。所以对数学来说,我们从最基础的小学阶段教育入手,尤其是从计算和应用题方面给学生打好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基础,同时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形成基础的学科兴趣,才能为未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提供最初的前进动力。而本文中我就针对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几种教学模式,选择导学式教学模式为探究重点,谈谈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实际应用方面。
   一、课前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未来脱离教师的引导后也能够自主学习。而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我们也能够看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尤其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基本是跟着教师低头走路。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建立不起来。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导学式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首先,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导学案”。导学案是导学式教学过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道具,能够给学生的学习一个全面引导的作用。在制定导学案时,我们要突出课前预习、课堂引导和课后巩固三个部分,尤其是课前引导的部分,我们要突出每节课所将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增加一部分新旧知识过渡的内容,然后将导学案的预习部分布置为任务,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能够对自己学习的难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听课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提高课堂知识学习效率。
   其次,在课前预习阶段,我们通过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开始在学习上缺乏自我规划,并且也很难做到主动学习。通过导学案最开始可以给学生一个学习上的推动力,然后进一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惯性,以导学案为线,牵引着学生不断地前进,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
   二、课堂教学中变教为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在知识逻辑方面也仅仅是入门,所以该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恰当的时期。并且小学课堂上,我们教授的知识点较少,每节课有较为空余的时间和学生展开互动,适当地放慢教学节奏。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导学案变教为导,一步步转变学生在课堂上只知道听课,只懂得跟着教师思维前进的学习惯性状态,培养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灵活思维的能力。
   首先,在課堂上我们要变身“发问者”,尤其是在新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提前预习过知识点了,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准备,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探究欲,所以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可以进一步给学生思维上的刺激。当然我们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在难度上贴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针对教学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一步步通过发问引导学生思维的灵活运用,进一步解决预习中感受到的疑惑。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因为大部分小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好动,并且小学课堂本身氛围就较为活跃,互动性较强,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所以,我们在课堂上针对例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解题成果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自身的“主人地位”,进而增加其参与课堂互动的信心和动力。
   三、课下巩固中,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小,课下自由时间较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我们也要有计划性的利用好课下时间,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同时在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意识,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首先,在课下的知识巩固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好重点的复习。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存在学得快忘得也快的问题,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往往是形成短暂记忆,学生存在问题的部分依旧是问题,通过导学案中的巩固部分,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学生挑选出重点的题目进行课下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在复习中掌握重点的能力。
   其次,在课下巩固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形成数学上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导学案中课前预习、课堂导入、课下巩固三部分知识都呈现在一张纸上,所以学生在课下巩固过程中能够直观性的看出,某一知识点是一以贯之的存在问题,进而在课下巩固的过程中也就习惯性的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巩固,逐渐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总之,导学式教学模式注重变教为导,教师充分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91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