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样小结别样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塘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0)
  【摘 要】课堂小结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点题式小结、引导式小结、延伸式小结、启发式小结等有效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帮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学生优化学习方法。
  【关键词】课堂小结;点题式;引导式;延伸式;对比式
   在“有效性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都对数学课堂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十分重视。但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却常常被教师忽略,那就是课堂小结。有效的数学课堂小结,能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能提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数学知识、学会自我评价。它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准确、有效地落实数学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精心设计准确的、科学的、系统的课堂小结,使有效的课堂小结,充分地发挥好它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成为每一堂课的精彩片断。下面,笔者结合几个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性。
   一、点题式小结,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都能遵循“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的原则,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而“点题式小结”则是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之前,适时点明题目,让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进入新知的探索与学习。课改之后的人教版教材的计算教学都是从生活问题入手,在问题情境中,先解决问题再学习算理和算法。因此,学生常常弄不清学习任务到底是解决问题还是计算。所以,教师在列完算式后,在探究算法及算理之前,可以先做个简要的小结,同时在小结中明确“点题”。
   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这一内容时是这样做的:当学生通过问题情境,自主讨论、交流得出算式:3×3+2,3×4-1后,教师没有急着引导学生探究算法,而是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分别有哪几个运算符号,学生一下子就看出:算式里有乘号,有加号或减号。这时,教师则及时点题:对了,像这样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或者减法的算式,我们简称为乘加或乘减。教师边说边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这样的“点题式小结”,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计算,应该学习的是怎样计算,而不是怎样解决问题。这就达到了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引导式小结,帮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全新的数学知识。这样的知识内容,不适合学生在学习后自己进行小结。而“引导式小结”则适合在学生缺乏学习经验,或者完全没有经验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完整的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和学习思路。
   全国特级教师俞老师在执教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时,没有任何课件展示,而是智慧地设计了几个有趣、生动又贴近生活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学习了“用一个字母表示数”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这两部分重要内容。
   当新知识学习完后,俞老师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谈谈收获之类地进行小结。而是让学生看黑板,然后说明:黑板上所写的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接着让学生圈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部分。于是,俞老师就以板书为引线,领着学生回顾了当天的学习:当确定地知道一个数的数量时,应该用与它相对应的数来表示;当不确定一个数的数量时,可以用任意字母表示;当一个数不确定的数与一个确定的数有关系时,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相信学生在俞老师的引导下,对于什么情况下用字母表示数、什么情况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以及怎样用字母表示数这两大知识脉络都能了然于心了。可见,引导式的课堂小结充分地发挥了它的优势,有效地帮学生梳理清楚了知识脉络,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三、延伸式小结,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数字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还要求要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決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应来自生活,之后还应当回到生活中去操作、实践,从而获得活动经验。
   因此,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采用“延伸式小结”。延伸式小结指在课末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探新的愿望,把课末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让课堂教学结构与布局更具美感,更耐人寻味,实现“课已尽而思未了”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内容时,当学生探究、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完成相关的练习后,一节课也差不多结束了。显然,在课堂上,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运用及实践的量是相当有限的。这就需要把实践活动适当地延伸到课外。
   教师的课堂小结没有停留在对本节课知识的简单小结上,出学生意料地提出了两个问题:1、你家里有长方形的桌子吗?选择其中一张,测量出它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面积。2、你会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吗?找一间铺着正方形地砖的房间,计算出一块地砖的面积,并算一算这个房间铺了多少块这样的地砖。两个实践题出示后,让学生思考:你觉得哪里会有困难?之后,让学生提出可能出现的困难,让大家讨论如何解决。其他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测量、计算的过程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记录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用两个需要动手操作去实践的问题代替了课堂小结。同时,要求学生对“怎样解决问题”进行记录,把课堂活动延伸至课外,让学生通过记录,自己对知识的探究过程进行小结。这样的设计,更进一步地为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感兴趣,且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真的密不可分。这远比那些没有指向性的课堂小结更具实效性。    四、对比式小结,帮学生提炼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运用“对比法”,课堂小结也有“对比式小结”。所谓“对比式小结”就是:学生在探究、得出多种数学学习方法之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择优进行提炼并推广,以帮助学生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更快地找到正确学习方法,体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乐趣。
   教师在教学完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简便计算”时,有两道练习题:327-73-127及125×88。学生对于这两道题,分别有两种解法。对于327-73-127,学生解为:327-127-73和327-(73+127)。而125×88这题,学生分别这样算:125×80+125×8和125×8×11。当然,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但哪一种算法更简便一些呢?学生一时无法比较出来。教师没有下定论,而是在小结时,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种算法,在计算过程中,哪种更容易出错?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甚至回忆整个计算过程,顺利地得出了结论:计算327-73-127时, 327-(73+127)算的是多位数减整百数,而327-127-73在计算时,则涉及到退位减的计算,比前者更容易出错。
   这时教师进一步点明:对了,当两种算法都可用时,我们还要仔细比较,选择更快更简捷的方法。不僅是简便计算是这样的,学习其他知识时,我们也应该先仔细比较不同的方法,再从中选择最佳方法。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学生得出多种方法后,让学生先进行对比,再选择最佳方法,让学生明白:选择最佳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的点评,还让学生明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得到很多种方法,但要通过仔细地推敲、对比,从中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既准确又简捷的效果。
   除了以上所谈到的几种课堂小结外,还可以有评价式、开放式等多种课堂小结。
   有句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之于课堂小结,也是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课堂小结,发挥出它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有效性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Rich wormel.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蒙曰益.多维度组织课堂讨论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9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