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实践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可通过创造意境,引导学生补充文本留白,仿写经典课文等方式,提高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语文;小练笔;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9-0005-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崭新的教学格局。在如此重视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大环境下,课堂小练笔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语文课堂较为常见的训练方式。这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既能让学生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文课堂小练笔,就是把文本内容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揣摩语言运用的技巧,这样既开发思维,又提高能力。
  一、创造意境,激活人物形象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对文本中人物全面认识、立体把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进行类比、想象和补充,使文本人物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活在我们的身旁,甚至带上自己的烙印。《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渔夫桑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终于独自一人出门远航捕到重达1500多磅的大马林鱼。文章“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核心精神,就在他与凶猛鲨鱼三天两夜的搏斗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在教学时,笔者设计这样的环节:
  教师启发:同学们的内心已经和老人桑地亚哥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都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也遭受过许许多多的挫折,在这些困难与挫折面前,我们都有怎样的表现呢?是畏葸退缩、一蹶不振,还是勇敢面对、知难而上?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类似的人,他们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拿起笔来,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把他写下来。
  这是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男孩当时写下的一段话:我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之中,在我八岁那年,爸爸患绝症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完全压在了我妈妈那瘦弱的肩膀上。她供我和比我大两岁的姐姐上学后,就一身扑在庄稼地里辛勤劳作,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和奶奶。母亲没有被困难吓倒,她硬是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岁月剥蚀了她的青春容貌,却也历练了她的坚强毅力。十年过去了,姐姐顺利考上了大学,我也即将中学毕业,爷爷奶奶幸福的安度晚年……是母亲的坚毅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与艰辛。
  二、补充文本留白,拓宽思维空间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教材文本比较常见的特点,这些留白之处提供的无限空间,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纵横驰骋。教师可引导学生补充文本留白,让学生尽情释放那倾泻而出的灵感和情怀。这样坚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越来越成熟,他们的智力与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在进行《老人与海》的教学时,教师还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老人与海》中有许多老人的独白,我们可以了解老人的内心想法。但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老人与海鸥》,文中的那位老人每天坚持步行二十余里地去喂海鸥,而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对此进行叙述,没有铺排也没有渲染。那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冒着严寒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他会遇到过多少困难与阻力啊,然而,老人却坚持了下来。老人没有说,文章里也没有写,但是我们不能没有体会到。几千个日日夜夜里,老人感到过疲劳困乏吗?老人有没有浑身无力、迈不动脚步的时候?老人就没有生过病吗?……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一切困难老人肯定遇到过无数次,但他就是没有放弃去喂海鸥。请大家回忆这篇课文的内容并补充文本留白,描述老人在遭遇困难时候的坚持与执着。
  一些阅读文本中常常会用言尽而意无穷的语句结尾,使文章更具延展性,拓宽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韵味,而这个特点也恰恰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好切入点。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通过皇帝举行完游行大典后会发生些什么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想象情节,而学生给出的答案会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既可以使文章的思想感情得到深化,又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本是一种规范化的文化传承,在这个正规有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整合学过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补充文本留白,定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素材。学习了《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等一系列陶渊明的诗文后,学生对隐逸文化有了初步认识。为了将陶渊明的这种处世哲学阐释清楚,教师可开展以“品读陶渊明”为主题的课堂小练笔。学生整合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历史文化常识,解读出其悠然、恬淡、执着、超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形象。
  三、仿写经典课文,丰富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的选文篇篇都是语言规范优美、思想深邃积极的经典,借鉴、模仿、文本的语言、立意、布局谋篇,并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终极目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那些经典的语言表达范式,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体会,并以此为生发点,设计合理有效的仿写任务,让他们进行仿写训练。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追求“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读他的作品,一股浓浓的自然朴素气息扑面而来,《荷塘月色》就是典型的范例。文章中注满诗意的语言,准确生动,朴素典雅。基于此,教师可安排学生就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行仿写,借鉴语言大师那些运用精妙的修辞手法、极具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耐人寻味的通感手法、音韵和谐的叠词等等,来丰富学生写作的技巧。王安石的游记名篇《游褒禅山记》在记游的基础上展开说理,记叙与议论紧密结合,材料安排前后照应。教师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前提下,组织一次郊游活动,让学生游历山川河谷,观察自然万物,感悟人生哲理。然后就文本写作上的特点进行小练笔,同时还要兼顾文章材料安排的详略得当。
  “教材是个例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更是写作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句、段、篇作为随文练笔的参考,学生及时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写法进行写作练习,可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爸爸的花落了》使用了双线交织的写法,以爸爸的花和毕业典礼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的事情,应用这种写法随机进行了以《成长的足迹》为题的小练笔,学生在写作时很容易做到条理清晰;学习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作者精炼语言写出事物特征的写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师抓准时机让学生写一段文字介绍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水果,一个个鲜美的水果便跃然纸上;朱自清的名篇《春》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现了蓬勃美丽的春天,多角度写景的方法被散文大家运用得出神入化,学生惑叹的同时也萌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恰逢秋季,教师可让学生随机写作以《秋》为题的小练笔。
  课堂小练笔就是从文本范例延伸到生活体验,将生活体验交融入心灵感悟,再从心灵感悟出发进行的真情表达。教师对小练笔的正确定位会使学生产生兴趣、激情、新奇感,在写作的时候不会害怕和恐惧,这样真实的表达、精彩的演绎自然会流淌于笔端。依托意境的创造、补充文本留白、仿写经典课文等练笔策略来挖掘文本,释放文本内部张力,延展文本外部空间,“内外”兼修,必能促成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和阅读感悟的有机结合,开发出读写融合的理想空间。
  (责任编辑 农越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7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