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学习共同体课堂模式摭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学校教育受其影响,教学的形态、教学的节奏、教学的设计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教育者要重新认识学生,更新知识结构,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佐藤学提出的“学习共同体”体系重构了整个教育生态,具有“教育创新”的特质。教师可从座位的转变、文化的转变、言语的转变、身份的转变入手,构建学习共同体课堂模式。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课堂模式;构建;历程;课堂形式;转换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8-001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活脱脱的、变化着的人,教师原先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面临着可能过时、可能失去作用的尴尬局面。当传统教学模式、物理空间被打破之后,教学的形态、教学的节奏、教学的设计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教育理念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如何前行?重新认识学生,更新知识结构,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佐藤学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改革体系。学习共同体具有“教育创新”的特质,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构建学习共同体呢?本文结合理论知识及教学实践,对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了解历程,对照差异
   “学习共同体”发源于一百多年前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观念,实践于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四十年研究。2000年,華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团队开始了“学习共同体”本土的研究与实践,已历经19年。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陈静静博士赴日本学习,于2017年12月22日创立学习共同体研究院。
   佐藤学先生提出的“学习共同体”,重构了整个教育生态,这一改革实践给教师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21世纪教育改革主题可简单概括为“同时追求质量与平等”,这也是学习共同体的愿景。学习共同体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是课程的改变:由阶梯型课程转向登山型课程。阶梯型课程由“目标”——“达成”——“评价”构成,追求的是生产性和效率性;登山型课堂由“主题”——“表现”——“探索”构成,追求高质量的学习和学习的发展性。二是课堂形态与学习形态的转变。传统课堂形态是“秧田式”同步教学,它是以产业主义社会大工厂生产流水线系统为模型,以“经济效率性”为理念的课堂形态及学习形态。“秧田式”教学模式产生于18世纪,发展于19世纪,成熟于20世纪。到了21世纪,这种传统课堂形态在欧美各国已经向“协同学习”为主课堂形态、学习形态转变。三是学校功能的变化。学校是“儿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场所”,但近几年教育学、教育政策将学校定位为“教师的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在这个场所中,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地追求“最好”。教师的使命是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权利,将其学习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追求挑战高水准课题的教学,让所有学生的学习都致力于冲刺与挑战。这决定学校必须成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开放教室,构建相互学习的对话关系。
   二、转换形式,改变课堂
   教师的观念要在对照和比较中逐渐转化,开放课堂的改革,最现实的具体问题已经不是理念,而是现实的操作策略。学习共同体中的“教育创新”最基础的体现是形式改变。
   1.构建学习共同体,从座位开始转变
   改变课堂形式,要从改变座位形式开始。其一,变传统的 “秧田式”座位为“U”字型座位,这样的座位转变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更大。组与组之间的通道越小越好,这有助于学生之间建立更亲密的伙伴关系。其二,低年级(1、2年级)适合2人关系,3年级起可以逐渐转变为4人关系,且原则上要采用聚集中心原理的“对角座”模式。在4人组的成员搭配中,教师要先分析每个学生的学情,再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理构建小组。
   2.构建学习共同体,从文化开始转变
   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课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课堂学习应该是活动式的、合作式的、探究式的学习。小组合作实际上是学习文化的重建,在小组合作初探阶段,教师可以从团队的建设、小组交流入手。团队建设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且轮流承担的原则,教师先根据班级人数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接着确定角色,明确4人的岗位及职责,如主持人、记录员、声控员、发言员、助手、挑战员……初期组建小组时可以依据实际需求情况选择岗位,并进行岗位职责培训。合作学习应遵循如下顺序: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分享各自内容)——内容推荐(记录员记录内容)——分析点评——合并观点。所谓合并观点,就是将众多观点整合成小组的观点。理想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全员参与的,应该是充分交流的。
   3.构建学习共同体,从言语开始转变
   班级中有些学生乐于交流,有些学生不善于交流,当有学生被推举站起来发言时,不会或者不敢发言怎么办?这时,组内的伙伴可以帮助他,即愿意交流的学生帮助他把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例如,当被推举发言人遇到困难时,旁边的伙伴可以站起来小声地告诉他该怎么回答,然后再由发言人表达出来。发言人完整表达后,应该向帮助他的小伙伴说:“你刚才是这么说的吗?”小伙伴:“是的。”发言人:“谢谢你。”教师要善于做出“选择”和“判断”,遇到不善于表达、不理解所学知识的学生发言遇阻时,应该适时介入,问其他同学:“你能替老师帮助一下他吗?”发言人得到帮助后,教师应引导其向同学表达谢意:“谢谢××同学。”表达谢意的时候,注意要亲密地称呼对方的名字。然后,教师鼓励大家:“班里又多了许多小老师。”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与学生互动,感染对方,如蹲下来、轻轻拍背等。
   发言因倾听而存在,良好的倾听可以培养发言者的自信,同样,好的发言也可以提高倾听的质量。不一样的语言表达,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学习共同体可以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营造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4.构建学习共同体,从身份开始转变
   在传统课堂上,当教师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些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情。或者,同学的发言刚刚开始或者只说半截,有些学生就坐不住了,抢着举手,跃跃欲试,根本顾不得听别人的发言……其课堂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构建学习共同体,要从身份开始转变。教师要转变身份,从讲授者变为倾听者。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重“表达”轻“倾听”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很多教师会下意识地点评学生的发言,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够信任学生,期待学生能从自己的点评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将他们引到教师自认为正确的思路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长此以往,就失去了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所以,教师要从讲授者变为倾听者。佐藤学教授曾说,如果每位老师每天在课堂都跟学生示范如何听,再小的声音老师都愿意听,对于说得再断断续续的话也耐心公平地听,这样学生每天就在看如何听,久了他就会听。教师要学会倾听,对学生的发言无须进行过多评价,而是通过倾听、夸奖来帮助学生建立表达的自信,給予学生足够的安全感。教师还应该多发现学生的优点,不吝啬地表扬学生,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然后大力地表扬。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能够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能更好地引发学生认真且有深度的思考。
   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可以“无意”间坐到“听众”席,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听学生倾诉,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更亲切,更有趣,而且很兴奋,更愿意与教师倾心交谈。同时,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耐心倾听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尊重别人的谈话,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就会更加专注地倾听。只有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他们的倾听意识,才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学习共同体强调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资源而进行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的基层集体学习。这也是学习共同体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因此,教师要想构建学习共同体,就要从最基本的形式改变做起。
  参考文献:
  [1]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玉平.课堂开放了怎么办——60个引领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静静.跟随佐藤学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陈革.论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31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