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节“失败”课的收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课堂已不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老师走,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爱好,知识基础、思维能力,预设各种可能性。
  【关键词】 教学模式;动态生成;学习方式
  这是两年前的一节课——学习《千克的认识》。这一课时的重难点在于感受“1千克有多重”,从而建立对“千克”的认识,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有个大概的估计。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安排了多项实验。其中有一项是称一称班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借了一杆台秤。课上,我先叫最瘦的叶媛媛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竞猜中,班级气氛逐渐活跃。紧接着,我说:现在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宇翔同学,大家来猜一猜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然后在最后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己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始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己的位置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猪,有3个媛媛那么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宇翔的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喊:“我胖,关你们屁事!”场面失控了。我气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地一拍,“要笑,是吧?请他上来,让他笑个够!”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以我充满信心开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课,我进行了反思: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是让这节课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我反思了两点:
  一、教学应该更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非常重要。本节课我本想只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可以调节气氛,又让其他人在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测自己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宇翔,“肥胖”已成为他心中的“痛”。我的无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如果我平时多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二、當课堂生成与预设相违背
  有人说过: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事后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不防这样设计,我故意深沉地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服,还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道德的。(我的弦外之音应该让大部分同学明白自己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课堂已不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老师走,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爱好,知识基础、思维能力,预设各种可能性。因为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一念之间,灵感产生了,一个好方案瞬间诞生,师生合奏一首激情彭湃的乐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烟,留下无奈和遗憾。
  【参考文献】
  [1] 方林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