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现代学校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创新学校管理方式,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以期实现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转变,对于建立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教育自身发展需求的现代学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治理”区别于学校“管理”主要表现为从人治走向法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协调、从单一走向系统、从约束走向自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基于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转型期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建设实践,我们对于学校治理有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学校治理;学校管理;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4-0066-03
  管部门的重大决策保持一致,与学校发展愿景保持一致,守好教育工作的底线。同时,我们倡议广大教职工努力提升“三个素养”,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的素养,提高政策理解能力和政策解读能力素养。倡导“求学校发展之同,存个人理解之异”,努力以学校创新发展的共同愿景为基础凝聚学校发展的共同价值观,以学校精神和文化认同的力量引导教师为学校发展建功立业,力争在最大范围内赢得广大教师的价值认同。
   2.净化学校风气,追求卓越品质。
   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轻视规则、忽视不良行为、漠视公共事务的现象,针对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彼此交往有疑心,团队合作有戒心,对学校发展有异心的不良风气,我们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了全员解放思想大讨论、寻找“最美教师”、拒绝有偿家教签名承诺等系列活动。在全体党员教师中积极开展每月主题党日学习、党员教师评优课、党员教师公益课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曝光学校中懒散、抱怨、不思进取等现象,净化学校风气,尤其是教师节前夕表彰优秀教师已成为我校传统,较好地激发了教师的发展内驱力。
   (二)完善制度建设,提高作风效能
   1.加强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学校制订并由教代会通过了《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校内管理的依据和师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意愿,凝练共同的理念,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着力解决学校办学中的重大问题,使之成为学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基本规则。
   2.建立科學高效的规章制度。
   学校修订完善了《班主任考核管理制度》《教学六认真检查与公示制度》《教师违纪违规处理申诉制度》等规章制度,遵循公开、民主的程序,在学校内公开征求意见、充分讨论,重大问题如学校发展规划、课程建设方案等采取听证方式听取意见,保证师生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师生的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制度不是贴在墙上的装饰,制度内容只有可操作性强、易执行,才能发挥作用。
   3.驱动问题导向的制度改革。
   学校以自下而上的问题驱动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建章立制的目的是制定标准规范流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制度建设也要与时俱进,更有必要基于问题驱动完善制度建设。例如,我校在积极推进备课组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备课组建设有利于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更贴近课堂教学,但过于强调备课组的作用又会弱化教研组对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设功能,所以,我们适度调整《教研组考核方案》,使教研组、备课组和谐发展。学校治理过程中坚持厘清“四个问题”,即研究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把握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路径、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提高教职工的“四个意识”,即服务师生的意识、敬业奉献的意识、进取创新的意识、精益求精的意识。
   (三)鼓励机制创新,提高执行能力
   1.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一是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学校内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健全决策机构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二是加强上下沟通,建立科学有效的师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凡重大决策均需征求相关利益关联方的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已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任务。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突出充分发展的要义,变“管学校”为“制定标准、顶层设计、甄别经验、培育典型、统筹推进”。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给中小学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如何践行“学校治理”理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一、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的校本实践
   相对“管理”而言,“治理”更强调主体的多元性、参与性、协同性,它要求学校建立从人治走向法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协调的治理体系,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学校转型。学校治理重在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五种关系,这也是我们变学校管理为学校治理的观念基础。
   (一)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素养
   1.凝聚共同价值,形成共同合力。
   我们在尊重教师个体差异的同时,开展“解放思想教育大讨论”“如何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事关学校发展的系列讨论活动,提出了务必保持“三个一致”,即与党中央大政方针保持一致,与上级教育主
  见,坚持邀请教代会教师代表列席每两周一次的学校行政会议。三是建立重大事项的论证评估机制。对学校发展规划、基本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决策事项,邀请校外专家、教师代表、上级部门领导等进行前期论证和评估。
   2.建立规范有力的执行机制。
   在学校执行机制中,我们强调校级领导的规划能力,副校级领导的策划能力,部门行政人员的组织与执行能力。针对校长分管年级制度的弊端,我们本着“管理为经,学术为纬,统筹兼顾,互动协调”的原则,实行级部主任负责制。我们以“三个重构”提升执行能力的“四点突破”。“三个重构”包括重构机制,由科层行政管理转向以专业化为特征的扁平化管理;重构主体,由单一的行政人员管理转向基于专业的多元参与合作式管理,实现部门督查转向合作“联防”;重构工具,由传统管理手段转向依法治理、基于信息化和大数据的管理、公开透明的管理及引进第三方评价的管理。“四点突破”则包括治理依据的突破,制度约束和文化引领;关键要素的突破,师生民主参与;目的达成的突破,以问题解决促进学校发展;工作难点的突破,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3.努力建立有效制衡的监督机制。
   学校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制衡的管理体系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学校虽然已经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但囿于种种原因,学校目前在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方面还有待加强,缺乏相应的有效问责机制。
   (四)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发展能力
   学校积极倡导广大教职工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员,把握“三个特点”,修炼“五项能力”,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具有共同愿景,以共同发展愿景凝聚人心,抱团前行。二是创造性,善于创新,打破旧思维、旧模式,以微创新成就大事业。三是不断学习,以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和团队学习为特征,丰富自己和团队,以学习成就创新,成就品质。
   我们倡导全校上下围绕这三个特征,以“天境大讲堂”(教师版)为阵地,积极开展教师校园读书、生涯发展指导、新课标研究、“研究性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等成果展示活动。每次行政会议坚持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开展青年教师沙龙活动,组建科技创新教育综合教研组、心理及生涯教育综合教研组。我们还引导教师修炼“五项能力”,即建设团队目标的能力、加强团队学习的能力、改变旧式思维的能力、善于系统思考的能力和勇于自我超越的能力。
   二、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的实践反思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在学校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学校初步实现了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有效调动了广大师生乐教、乐学的积极性。虽然全体教职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面对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发展需求,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对学校治理顶层设计与建设的意识不充分和能力不足,学校行政团队的精神状态有待进一步完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等作为全校师生的表率尚显不足,工作中存在患得患失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存在“好人主义”现象,缺乏啃“硬骨头”的精神气质,教师主动发展、创造发展的意识与能力略显不足。学校工作中的标准意识、流程意识有待加强,离精细化、精致化的要求尚有一段距离。同时,学校治理改革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政策层面的支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9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