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临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隨着全面深化医教协同政策推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临床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现阶段,临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面临着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依据临床青年教师的特点,从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标准、培训过程等方面入手,初步探究适应当前形势的临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策略,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临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4-0016-02
  临床教育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临床教学的质量。对于广大临床青年教师而言,如何提升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已成为影响未来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中明确提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新任临床教师逐步实施岗前培训制度。由此可见,国家对临床教学建设、临床教师的培训、医学生临床阶段的培养给予了重点关注。因此,探索适应当前形势下临床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是做好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阶段教育的重要保障。[1]
  一、教学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完成教学活动需要具备的能力。一般认为,其是教师在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效果这一过程中所具有的潜在可能性。[2]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包括编写教材和教案、运用教学方法、组织考核评价等方面。[3]有学者将教学能力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教学能力的结构包含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3]也有学者认为,教师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专业的教育和实践训练。
  二、临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为了进一步保障临床教学,青年教师队伍的教师尤为重要。而在临床青年教师的培训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指导,培训时间投入不够。首先,临床青年教师的学历结构大多集中于医学相关专业,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缺乏相应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背景,在如何育人、带教方面缺少系统性的指导和理论上的学习。[1]
  其次,入职后也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培训,对于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基本方法、方式技巧方面积累不够导致经验不足,无法更好地适应临床教师的角色。
  2.缺乏科学的专业培训设计,培训效用实现不高。现有的临床教学培训缺乏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一方面,培训课程的设计上没有考虑参与者的水平和差异。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水平层次不齐,简单化一的培训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培训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培训课程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不足,课程内容缺乏及时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陈旧,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致使教师参与培训的实效性不大,收获较小。
  3.缺乏完善的培训监督机制,培训质量把控不严。临床教学培训往往止于形式,缺乏针对性的设计、培训、考核。培训内容上,研究发现,临床青年教师对教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需求较大。而目前的培训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难以满足青年教师的需求。缺乏对师德师风的关注以及教师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的培训。培训设计上,缺乏将教师需求与培训内容相结合,培训材料、培训方法陈旧。培训实施上,对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筛选不严格,严重影响培训质量。
  三、临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
  针对现阶段临床青年教师培训遇到的问题,加强临床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结合临床青年教师的需求和实际,组建高水准的培训师资团队,设计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方案,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真正意义上实现全过程、一体化的管理。
  1.建立专业导师团队,制定培训标准。依据临床教学所需,建立专业化培训导师团队。导师队伍注重专业设置,避免结构单一。在此基础上,由导师共同商议制定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培训标准。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参与培训青年教师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师德师风和人文素养。一方面,规范导师团队的师资水平,明确接受培训者的准入标准。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内容的实效性、科学性、专业性,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定制专业化培训方案,开展教学能力培训。(1)理论授课技能。针对临床青年教师的需求,加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方面的课程培训。在教学设计方面,加强教案编写、课程设计的课程培训。在课程的设计中,注重医学生临床思维的训练。注重PBL、CBL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观摩和实践。一方面,提供基础和临床优秀观摩课程供临床青年教师实地观摩。建立观摩教师和被观摩教师的沟通机制。提供各个类别的观摩课程,青年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青年教师在观摩课程之前与被观摩的老师及时沟通,被观摩教师可以在课程前将授课的内容和课程的设计提供给青年教师。让其事先了解所要观摩的课程,在课程实际观摩中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观摩授课教师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内容讲授、师生互动。课后可依据课堂观摩中遇到的问题与主讲教师进行沟通。之后,可以举办系列沙龙,组织青年教师交流观摩体会。为青年教师提供平台,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优秀的课程经验,分享观摩体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互助互享。(2)临床技能培训。组织临床技能内容的培训。针对内科外科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做好培训前的需求调查,把握青年教师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地设计培训内容。注重课程内容设计,提升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内容考核,在实际培训中需要设置考核标准,并对实际参加的青年教师给予定期考核,确保培训质量。注重课后效果的追踪和反馈,培训结束后应及时对培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在今后的设计和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完善。
  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把控培训质量
  高质量的培训离不开严格的考核评价。在实际培训过程中,无论是临床授课还是临床技能的培训,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注重课程质量、导师团队、学习质量的考核评价。通过过程性的考核和结果性的考核加强培训的效果,提升培训的质量。通过建立学分制度,提升培训的规范性。培训之初,由导师团队共同商定培训学分管理制度,设置必修和选修范围。一方面给予学员充分的自主权。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另一方面,充分保障学员学习的整体性。通过学分制度,客观上促进学员在时间安排和选择上的科学性,保证培训内容覆盖到教学能力的各个维度。
  五、建立沟通互助平台,努力促进交流学习
  建立基础和临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观摩课程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基础和临床PBL、CBL观摩课程的相互开放,互通互学。通过建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的交流,加强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拓展教师的思维,提升学习效果。
  建立线上线下的交流机制。通过组织学员线上讨论、线下参观等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学习和沟通,帮助他们优势互补,共同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日常培训中,除了组织线下的培训课程,也需要建立线上的学习渠道,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切实保障青年教师根据自身需求开展有效的学习和培训。
  参考文献:
  [1]黄光生,叶剑英.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途径分析[J].亚太教育,2015,(4):219-219.
  [2]周萍,纪志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2):81-83.
  [3]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4-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0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