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能力提升路径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要求教育与时代接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加强信息素养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改善。文章从“互联网+”时代的定义及其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入手,简要分析了新背景下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与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教师能力;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1-0005-02
  一、引言
  应用于教学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也随之演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渗透到了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灵魂,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新形势下通过有效的路径和策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二、“互联网+”时代的定义
  “互联网+”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以互联网作为交流平台,将市场经济所涉及的各行各业有机整合起来,在互联网这一新维度里创建新的发展秩序。
  三、“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一)拓宽了教育空间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全面渗透,尤其是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空间,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校教师也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可通过网络途径参与各类网络学校的远程教育,获得等价的教育资源,这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脱离了课堂和现实意义的高校教师,教学活动空间得以延伸。
  (二)重塑了教师角色
  1.心态更加开放。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实体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受到了众多求学者的追捧,成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这样一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就面临严峻挑战,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提升个人能力、改善课堂质量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融入时代潮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建设中。在互联网平台中,学生和教师都应当成为时代的受益者。
  2.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渗透,不仅体现在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上,更应体现在教学理念的转变方面。高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能够熟练将新设备、新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将互联网优势转变为自身的教学优势。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能够继承传道授业的历史使命,同时结合时代优势,大胆创新,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从灌输式教学到引导式教学。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有绝对的核心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代言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教师把控教学活动的节奏和进度。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少数教师能够言传身教,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仅限于知识的传输。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更加丰富,课堂和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唯一选择。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不能单纯地将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任务,而应不断强化面对面教学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从现实角度做到“以人为本”,以赢得学生更多认同。
  4.从经验思维到数据思维。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信息传递的封闭性,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依赖较多是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这对提升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呈现出开放式、爆炸式特点。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类教学数据,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大大增加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效避免了各种主观性失误的出现。
  四、高校教师能力提升路径与对策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提升教师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学管理的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框架已经被打破,如果故步自封就会被时代淘汰。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要对时代要求有客观认识,认可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并能与时俱进,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事实证明,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诉求,是时代发展趋势,教师应当顺势而为。二是教师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了解信息化的概念,客观评价其对教育的影响,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教育领域出现的信息化改革,这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更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参加专题培训、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校外考察学习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掌握前沿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训练和提升。
  (二)信息化教學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提高时代背景下的教学能力,将互联网优势转变为自身的教学优势。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首先要帮助教师掌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并结合教学实践使教师切实体会到使用信息设备的便捷和高效性,然后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导教师接触网络课堂、远程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将网络技术优势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教学优势。学校可在学校内部进行网络课堂建设,选择一批试点性科目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学分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课堂。在网络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劣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改善,同时不断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改进实践中体现的不足之处。最后应当注意社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也应当作为一个长期工作持续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真正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接轨。
  (三)组织教学研讨会
  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对于提升教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讨会,教师能够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交流,一方面有利于高效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警示其他教师不再进入同样的误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不同教师对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有着不同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合理地引入信息化手段便是值得研讨的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涉及什么类型的教学内容可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时机在哪?什么类型的教学内容不适宜过多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对于较为抽象的空间概念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推导内容则更适宜采用板书推导的方式进行授课,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形成教学策略反馈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一直在摸索中不断推进,很多方面的教学实践仍然存在问题。客观认识存在的问题,并将其视为改善和突破已有教学模式的抓手,对于提升教师能力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时并不能及时、客观地发现所有问题,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反馈机制十分必要。借助有效的反馈机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收集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反馈机制的建立应当打破固有传统模式,同时互联网以及各类移动终端的出现为反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优势,构建高效的网络反馈机制。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首先要对“互联网+”有准确认识,客观把握其对高校教育产生的影响,包括有效拓展了教学空间、重塑了教师角色。在优化、提升教师能力时,要结合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时代潮流,将互联网优势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优势,切实提高教师能力。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转变教师观念、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组织教学研讨会、形成教学策略反馈机制。此外,还要注意教师能力提升是长期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常态化。
  参考文献:
  [1]付兵红,彭礴.地方高校教师信息素质提升策略[J].科技信息,2008,(26):177,193.
  [2]钱志欣.“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J].现代交际,2018,(7):117-118.
  [3]魏璠.“互联网+”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赤子,2017,(34):131-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