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程为激扬儿童的灵性而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语文课上,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的备课、授课甚至评课的标准都是建立在“教程”上的。即这种课堂的推进始终围绕“教师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而开展。由于这种课堂呈平面单线发展,尽管操作起来清晰、易行,但长此以往,使儿童阅读过程与文本对话展开不足,儿童脑海中只能留下平面、单一的抽象符号,无法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导致儿童个性思维的瘫痪怠工。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立足于儿童,关注“学程”,让儿童从“我问”出发,经历“我学”与“我悟”的学习过程,从而在阅读中激活儿童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激扬他们思维的灵性!
关键词:关注学程;立足儿童;激扬灵性
一、 走近儿童,让“问”成为激扬灵性的出发点
南京师范大学金生鈜所长曾说过:“在语文课堂中,精神的活跃体现为儿童的发问。”可见,“问”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应尊重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和学生共同梳理、归纳、选择要研究的问题,使问题情境化,以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学程,让“问”成为激扬灵性的出发点。
【案例】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三打白骨精》:
(1)当美貌的村姑出现在唐僧师徒面前时,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反应有什么不同?由此,你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孙悟空?生感受到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明辨是非。
(2)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第三次才把妖精打死?这三打一样吗?哪一次不一样?由此,你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孙悟空?生感受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智慧自信。
(3)孙悟空打死白骨精,是坏事还是好事?(拓展原著中唐僧驱逐孙悟空的情节)如果你碰到这样一个师父,你打死了妖精,他却念紧箍咒,甚至还赶你走,你心里怎么想?可孙悟空是怎么做的?由此,你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孙悟空?生感受到孙悟空的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在学习课文之前,学生早就借由动画片、连环画、影视作品等了解了《西游记》,并对孙悟空的形象有了固有认知,学生可以用“神通广大”“火眼金睛”“千变万化”这样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喜爱。然而薛老师不满足这蜻蜓点水的认识,而是立足文本核心,用问题串联起来,辐射开去,把明辨是非、嫉恶如仇、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孙悟空形象真实而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问扣准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学生思考的兴奋点,并为之提供更多的细节,激发他们“再想想”“换个角度想”“创造性地想象”,学习过程在反复修正中跃进,学生思维在多次碰撞中推进,知识在敞亮的学习场中实现了价值生长。
二、 顺应儿童,让“学”成为激扬灵性的放射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语文教学不能把儿童的理解简单化、定型化,不能平面化或片面化,而要把理解、欣赏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成为演绎精彩的联接点。
【案例】执教《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内容:
(1)(出示散文《金字塔夕照》中的第一自然段)
师:像这样散文式的开头不是更美吗?能不能替换课文的开头呢?
生1:用上这样的开头,和后文的表达不一致,显得不伦不类。
生2:金字塔的信息很多,要是都这样慢慢写,细细写,这篇文章就不知道要写多长了,读者也不想读了。
师小结:这就是说明性文章和散文的区别。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说明文的成功就在于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
(2)(出示“百度百科”中对金字塔外形的介绍)
师:读读这段文字,再看看课文的介绍,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现都用了列数据的方式,但是课文的描述更形象。
师:如果去掉这些形象化的描述,再读读,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发现说明性的文章比专业的学术文章在表达上更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在教学说明性文章时,通过与散文、专业术语的笔法对比,学生对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比文本不同的表达方式,了解语言表达的不同特点,进而学会构建语言表达的不同框架,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证明,儿童在这样的自主体验中互相启迪,智慧与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让学习的过程更具生命活力,也能让最终的学习结果更具分量。
三、 引领儿童,让“悟”成为激扬灵性的延伸点
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曾经说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而不是通过阅读培养儿童的‘相信’。这种阅读最终是让学生逐渐丧失对阅读的敬重。”儿童对阅读是否敬重往往建立于他们阅读中“悟”的体验是否愉悦。倘若经历有趣的、真实的、富有启迪的阅读过程,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亲近阅读,反之,经历无趣的、虚假的、甚至是强制灌输的阅读过程,他的阅读欲望可能就此终止,学程将如一潭死水。
【案例】《猴子种果树》:
情境一:(教师扮演猴妈妈,学生扮演小猴子)猴妈妈和小猴子们聊天:孩子啊,你辛辛苦苦种了这么多年的果树,怎么一棵也没有种成功啊?生表示不该听信鸟儿的话。
情境二:(由于学生此时的体悟是片面的,没有抵达文本的核心,于是教师顺势扮演鸟儿)小鸟真诚地与小猴子交流:小猴子,我们说的“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这些谚语,有没有道理呢?生发现鸟儿说的就是果树的生长规律,没有说错。
师:既然鸟儿朋友的话说得没错,为什么你还是一棵果树也没有种成呢?生明白原来种树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己三心二意,不能坚持。
情境三:此时学生对文本阅读已经实现了认知上的飞跃,教师并不满足于此:如果以后你再种树,你会怎么种?如果再有鸟儿朋友来劝你,你会怎么办?生表示可以坚持种一种果树,可以同时种两种果树,但都不要把最先的努力放弃掉。
对于猴子种果树失败的原因,学生起先停留在“没主见”的看法上,在教师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营造中,学生在小猴子的视角里体验、思考,才逐渐全面了他们对于失败本质的认识。三个环节,三位一体,顺势而下,“思”如破竹,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最佳化。
综上所述,把学程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呼应儿童的召唤,满足儿童的需要,为儿童提供帮助——问题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情境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活动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课堂就一定会展现它神奇的变化,绽放出灵性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金生鈜.心靈自由:语文课堂的精神魅力[J].江苏教育,2012.
[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M].1968.
[4]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夏庆,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海英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