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知道高段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深知当前小学语文閱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方法无章法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会严重制约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小学高段语文老师必须要深入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驾驭好课堂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 明确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所在
(一) 时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萌芽成长状态,对事物的发展价值标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认识因素。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是体现课文的人文性,即让学生学习后懂得如何“做人”。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承载着对小学生道德情操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作用。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倾诉,并得到心灵的触动与感染,使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正确的培养与确定。比如,在教授《生命生命》一文时,在教师的逐步引导和小学生全神贯注的阅读中,小学生会深刻感悟到飞蛾的挣扎求生,让我们知道生之欲望,明白生命的意义;顽强的香瓜子,让我们知道生命的力量,明白生命的价值;砰砰的心跳声,让我们知道要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就明白了生命观,也知道了什么是生命。
(二) 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文人文价值极高,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发挥着潜移默化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小学生长时间的阅读积累就会深刻感受到课文内容的感染力,既能积极影响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还能培养小学生高尚的人格素养。比如,在教授《搭石》一文时,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一行人走搭石是如诗如画的风景美;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是谦让、朴实的人间美;背老人走搭石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敬美。走搭石,这是很平凡的小事,但在作者刘章爷爷的笔下,平凡就是美,爱就是美。可见,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事物的人。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教育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手去写,去赞美平凡的美。
二、 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方法多样并灵活使用,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让课文内容鲜活起来,极大地调动小学生学习课文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让小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比如,在教授《生命生命》一文时,生命是什么?春暖花开、秋风叶落、鹬蚌相争、悲欢离合等等的词语,告知我们自然界就是生命的世界。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融入课文,吸取了课文语言的精髓力量,才能输送给学生,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会促使学生树立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
(二) 语文阅读教学形式要多元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师过分分析讲解课文内容,不重视对学生个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主体积极性被忽视,造成课堂阅读教学效果不高,更造成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激发和培养。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来自多样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让阅读教学呈现出趣味来。比如,在教授《生命生命》时,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并理解“震惊、惊叹、震撼”的重要性。题目《生命生命》如果是文章的眼睛,则“震惊、惊叹、震撼”是文章的魂魄。为什么这样来说呢?生命的另一面是死亡,小学生年龄小,对生命的短暂、甚至死亡处于一种模糊的认知状态,怎样让学生认知到生命的短暂和宝贵呢?如果教师直接口述这些内容,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认知水平,也许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感觉无味。课文中的飞蛾求生为何让作者感到震惊?瓜苗生长为何让作者感到惊讶?静听心跳为何让作者感到震撼?这些问题的提出,会引导学生到课文中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些答案正是题目生命是什么的答案。教师准确把握使用了“震惊、惊叹、震撼”在课文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不仅容易达成还会拓展提升。
(三)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年龄小,课堂中畏惧害怕教师,性格内向的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是害怕面对老师的提问,造成学习放不到课堂上和课文中,长此以往,学生整体阅读知识的学习良莠不齐,给提高学生整体语文阅读成绩带来极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气氛,善于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快乐学习,达到逐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熟知每个小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因素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和受益者,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学习形成竞争趋势,让全体学生均提高阅读素质。比如,在教授《慈母情深》一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依次对文本进行浅读和深度,然后设置几个问题,比如:你们向母亲要钱时,有过鼻子一酸的感觉吗?为什么我鼻子一酸?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互相点评后了解到作者抓住描写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法,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母爱情深似海的赞美。利用这些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积极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搭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平台
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的限制,一些文本对小学生来说阅读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小学生缺乏对文本历史背景的了解,在阅读文本时难以把握文本的灵魂,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花魂》,这些文章的创作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果小学生不能对创作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便很难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之前必须要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从而搭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平台,有效克服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障碍,达到理解课文并激发学习情感。
作者简介:
陶加岩,杨霞,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