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建构学生的学习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丁美君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可以引导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带得走的学习能力。以《黄鹤楼送别》教学为例,课前运用思维导图预学,可以呈现已知与未知;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研学,可以丰富学习内容;课后运用思维导图延学,可以建构整体知识框架。
关键词:思维导图;学习力;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9B-0062-04
思维导图又叫脑图,是一种形象、高效的学习工具,简单来说,就是一张以“学什么”为核心,以“怎么学”为支架,以“为什么这样学”为追求的学习路径大地图。在这张图上,关键词和图文符号互相连结发散,呈现出可视化的知识构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这种学习工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创新。
一、思维导图运用优势
1.照顾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通常是以形象思维来展开学习活动的,而有些学习内容往往过于抽象,学生觉得学习过程单一枯燥,容易丧失学习兴趣。思维导图,恰恰是一种让抽象知识具体化的学习工具。它用关键词来概括所学知识,用各种符号来创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不同的颜色来给相关知识分层分级。在思维导图的一次次绘制中,学生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得到尊重,教学变得趣味盎然,易于被学生接受。
2.督促认知整理,降低学习负荷
常常会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记性真不好,知识点半个月不提就忘得一干二净。其实,这些孩子不是记性差,是不会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类记忆,没有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就像一个仓库,东西乱放,想要用最短的时间找到,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更坏的结果是也许再也找不到。只有通过有效整理,把一直以来所学的各类知识有机“组装”起来,才能富有条理,才能促进理解。而思维导图恰恰是一个勾连知识、架构网络的好途径,所谓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是如此。
3.促进自主学习,鼓励发散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命的成长必须仰赖于内部自我的发生与发展,人为被动,强行灌输,是无法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的。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绘制思维导图,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在创建思维导图时,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切实的学习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的画面和内容。同时,学生能够从自我认知出发,由此及彼地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融入即时生成的理解,从而搭建属于自己独有的知识框架。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简直不可想象,可能现在努力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几年,就成了明日黄花。因而,自主的、能动的学习,是面向瞬息万变的未来的最好姿态。
二、思维导图绘制方法
那么,这张大地图该如何着手绘制呢?
1.确认核心主题
小学阶段的课文,主题线索基本能从课题中寻得。当然,如果能在文中准确提取到与主题有关,产生更为强烈的链接影响的信息,那就更好了。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养成迅速地处理繁杂信息的能力,并“独具慧眼”,对重要内容做出有效筛选。
2.掌握文本结构
结构的掌握又可以细分为拟定分支和提取关键词。拟定分支是绘制导图的关键,需要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它是文本的章节和段落,如果课文有段落标题,就可以用它作为导图的分支结构。若没有,就需阅读文本,自行归纳。比如苏教版小学中年级的语文课文,多数由总分形式的段落构成,抓住每段的中心句,就能顺利拟出。关键词则是绘制导图的核心。关键词的提取,需要考察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需要不断地培养和训练。
3.勾连同类素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从一个知识点出发,不断延伸、联想,这样的广度思维,可以培养对问题的推演能力,更能督促涵养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
三、思维导图运用实践
学生习得了最基本的导图作法后,教師又该如何结合文本、课堂,利用好这个有力武器呢?下面,将以苏教版五上《黄鹤楼送别》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在课前、课中、课后引导学生的学习。
1.课前预学,初知文本,呈现已知和未知
笔者一直倡导思维导图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就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在教师没讲之前,如果他们要进行理解性的动作,就必须联系过去的知识经验,进行认知的重组加工,简单来说,预学导图能引发学生建立独立的思维空间。同时,在预学导图的呈现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预先对学习内容有概括性的认识,更能了解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上课时有的放矢,更专注地、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活动,甚至做好预设,提出问题跟老师讨论。从教师教的角度看,预学导图,能清晰呈现学生学习轨迹的已知与未知。教师依据预学导图所呈现的信息,能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去掉学生通过自身经验能直接解决的设计,删除经过经验重组与推导也无法得出答案的内容,从而寻求出以思维发展为基础的、与学情最匹配的问题。另外,我们都知道,文理科教学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语文学科教学没有定义公式,更多是靠感悟、理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多元化的专业要求,预学导图能恰到好处地支持这类开放性的教学。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之前,笔者就布置预习导图,大部分学生在导图上都做了如下呈现:
2.课中研学,深化文本,丰富学习内容
(1)抓核心
批阅预习导图,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初读都能理清课文脉络,找出本文的文眼——“依依惜别”。但对于这种依依惜别之情是从哪些地方表现的,学生并没有过多关注。基于学情,我略去了对故事要素、情节的讲述,直奔学生思维未及处:“文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他们此刻即将分别的心情?(依依惜别)那这份依依惜别之情到底藏在哪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选择关键词句,并在旁边做批注。”事实证明,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力,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在理解、分析等层面开展认知动作,略去了枝枝蔓蔓,直奔重点,简洁高效。 在核心问题“这份依依惜别之情到底藏在哪里?”的指引下,通过思考交流,学生顺利找出:心中藏情、诗中藏情、酒中藏情、话中藏情、柳中藏情……笔者顺势板书,呈现导图,直观展示了文本学习的重点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悟得:面对类似文本时,可以尝试从关键词句入手,推敲细节,撷取有效信息,串联学习内容,细致解读文本。
交流后呈现的导图:
(2)重积累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领域,应该是无限宽广的。拓宽知识边界,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成了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呢?利用思维导图,做出有效的课堂延伸,拓展语文课堂学习的容量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仍以《黄鹤楼送别》为例,课内文本学习完毕,筆者设计了课外拓展环节:古人向来讲究含蓄之美,瞧,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没有一处直接写情,但却把情融入柳枝、目光、背影、诗歌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也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离别之情吗?教室里顿时变成了小型诗词大会。“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学生边说边上台板书相应物象,在此起彼伏的交流声中,导图进一步丰富:
这样设计,不仅把学习内容向课外做了延伸,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思维生发点引入积累未到处,打通横向纵向的关卡,在兴趣盎然间填补知识空白,并提高了他们发散式思考的能力,初步建立了系统的知识体系框架。另外,如此设计也回应了学生升学考试的需要,孩子六年的语文学习,不是只学十二本语文书。考试某种程度上倒逼着教师传递知识的密度要加大,达成目标的广度要加宽、加深,课堂教学知识厚度的增加也是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
3.课后延学,走出文本,建构整体知识框架
任何学科,都是一个由许多原理、概念建构出来的完备系统。我们平时把它分成章、节、问题等,一点一点地来学习,但这些知识本身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组织整理,那么,每一次的学习行为是无法左右映照、前后呼应的,是无法培植强有力的思维能力和知识体系的。因而,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长期学习的各类知识融会贯通,交互渗透,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更深处、更远方,以获得更为澄澈透明的理解和感悟。在《黄鹤楼送别》一课结束后,又布置学生以“送别”为主题创建延学导图。
上图是一张学生整理的延学导图。我们看到,学生能从意象、对象、基调甚至音乐学科想开去,对课文进行系统梳理。更为欣喜的是,其在自主建构知识网络时能从课文内容衍射开去,联系旧知,勾连新学,把曾经读过的课外阅读《背影》及自己的习作《节后回城》纳入“送别”的知识体系。长此以往,学生全局性、关涉性的学习能力养成指日可待。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自主地感知文本,更深入地内化当堂所学,更全面地拥有完整关联的思维张力,这是一种带得走的学习能力,学生终身受益。同时,也能让教师依据学情,更精准地设计教学内容,更合理地把控教学节奏,更科学有效地培养一个个知情意行合一的生命个体。
责任编辑:丁伟红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an guide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as well as develop their thinking to cultivate their internalized ability of learning. In teaching practice, teachers may guide students to preview before class by using mind mapping to present the known and the unknown, in class students may use mind mapping to study and to enrich their learning contents, and after class students may use mind mapping to continue their learning and to construct holistic frames of knowledge.
Key words: mind mapping; learning ability;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8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