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绍林 李翠娟 孙理军

  摘要:《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院校面向本校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入门课程。针对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部分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提出要加强课堂的吸引力,如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采取案例式教学等;课堂上采用提问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充分发挥网络作用,采取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等手段。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101-0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院校面向本校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第一临床学院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针推学院针推专业等)开设的一门入门课程,主要研究和阐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属于专业基础课。它在中医药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药各学科的理论基础。
  一、当前中医基础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孔沈燕[3]总结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中医基础理论课内容枯燥,学生兴趣淡薄,缺乏学习动力;②中医学思维方法比较特殊,新生思想转换存在障碍;③近年来,中医学发展速度缓慢与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形成强烈反差,学生信心不足;④对于中医“取象比类”等独特的研究方法难以认同;⑤传统而封闭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课堂教学效果而言,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现阶段,在《中医基础理论》实际授课过程中,不少教师仍延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没有意识到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的特点,不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生缺乏互动或互动效果不好,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效果非常不理想。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板书的方式,较少应用多媒体教学,即便应用幻灯片,往往也是将课本的文字复制到电脑上,并没有真正将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往往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授,过于依赖课本,并没有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合学生特点的重新编排,很容易形成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讲授状态。这样的授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既缺乏吸引力,又不能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总结与升华,久而久之,势必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部分学生缺乏兴趣
  有研究表明,医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且中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医大学生。如果发现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缺乏学习兴趣,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私下的谈心谈话,理性分析原因。如果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选择更加多样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学术性。如果是因为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存在问题,则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在课程设计、作业布置方面有的放矢。
  二、对《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一)加强课堂的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的吸引力就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般而言,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1.别出心裁的课前5分钟。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前时间是课堂时间的前奏,可选取一些简单的按摩导引动作,如八段锦或者眼保健操等,集体运动;或选用《黄帝内经》、《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经典著作或者历代称颂的经典篇章,如《大医精诚》、《大医习业》、《伤寒论·序》等,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集体起立诵读等。这不仅能营造中医课堂的学习氛围,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案例式教学。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虽然讲授的是理论内容,涉及很多概念,但是应该指出,中医从来都不是死板的,而是生动活泼的;中医理论也不是僵硬冰冷的,而是亲切、融入生活的。所以,千万不能将这门课程变成生硬的学术分析,而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案例式教学。案例的来源很多,可以是日常生活的身边故事,也可以是古今文献记载,如选取《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等所载医案,或现代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等,进行课程导入。
  (二)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1.提问式教学。课堂提问是各类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手段,因为它能增加课程气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设置提问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与反馈。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明确的表扬,从而起到示范与带动的效果,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耐心地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并告知正确答案,鼓励其继续努力,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挫。
  2.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它是在认知心理学知识及信息加工心理知识的基础上创立的,将较为虚拟的理论知识设置在复杂的现实临床问题中,通过问题的追根溯源实现主动的知识发现。这种教学法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比较适合一些临床基础课程。
  (三)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
  采用多媒体设备,辅以线上教学。《中医基础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如能有效地结合多媒体方式,则可以将许多抽象的内容以较为具象的形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的感知与理解。线上教学主要是QQ或者微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或者是优幕、蓝墨云班等新兴教学App等,课前发送课件PPT,课后布置作业,课堂上随时互动沟通。总体而言,学生对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是较为支持的,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知识记忆。因此,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使课堂氛围较为生动,有效拓展课外知识。
  三、小结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课本知识、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逐步构建起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明白自己是主导者,学生才是主体,从而不断发挥自己主导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自学辅导[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01:2
  [2]骆殊,战丽彬,吴颢昕,刘舟,蒙玲莲.浅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0):14-15.
  [3]孔沈燕.中医基础理论教育现状分析及革新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06):142-143.
  [4]李亚真,吴美玲.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03):65-69.
  [5]于凌.古代医案引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实践探究[J].中医教育,2018,37(01):44-46+49.
  [6]卢珊.提问式教学法在小儿普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250-251.
  [7]杨珊.应用案例引导问题教学法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效果[J].內蒙古中医药,2017,36(08):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9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