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任保平

  摘 要:新技術革命推动下的人工智能将引发科技的重大变革,并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学思想框架和知识谱系难以解释人工智能时代的快速变化,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依据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加快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教育;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随着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培育,我国也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的引擎。
  1.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人工智能是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时代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时代。主要体现在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医疗、智能服务等。
  一是人工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将会发生大的变革。人工智能的发展虽不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但是提高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制造业”逐步体现在产品制造流程中,使传统的生产制造及管理流程实现智能化改造。信息技术驱使劳动力离开了生产过程,降低了商品的市场价格,毁坏了一些利润模型,并且制造了一代心理上倾向于免费物品的消费者[1]。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制造业生产理念的变化,促进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加快制造业智能化的规模化投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是人工智能时代生产效率将会发生大的提高。人工智能把网络、数据、计算系统化和集成化之后,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成本、交易成本、谈判成本等,通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率。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将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推动下更多的企业加入智能制造产业化进程中。在智能制造产品商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效率将会提高,速度将会更快,经济发展规模将会更大。与此同时还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新增长点的不断壮大将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
  三是人工智能时代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会发生大的变革。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机器的大范围、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渗透,使得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中出现从事简单劳动的员工逐渐被代替的风险,人工智能也会使许多行业出现以机器替代劳动力的现象。由于人工智能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改进,物质产品会极大地丰富起来,人们的闲暇时间会增多,生活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服务等方面产品的需求将会增长,无论是生产服务业,还是生活服务业都会得到巨大发展,第三产业会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新的就业增长渠道。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上更多的要求劳动力与就业者要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更需要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补性劳动力,而非替代性劳动力。
  2.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的发展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典经济学是农业文明的结晶,新古典经济学是工业文明的结晶[2]。信息文明时代需要超越现有的经济学,因为传统的经济学思想框架和知识谱系难以解释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变化。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
  人工智能对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产业作为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加快经济学结构的升级。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会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高水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其对生产力水平提升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所形成的新的经济现象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对经济学提出的要求也就更高。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问题、新现象,需要经济学重新构建经济模型,提出新经济理论,在解释人工智能时代新经济现象的同时,还要对实际经济运行给予指导。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经济新形态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转变,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发生改变,形成了规模报酬递增机制。与此同时,经济学不仅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更要解决新资源的创造问题。
  人工智能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工具。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技术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运用,将会产生许多新的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这些现象可以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事实、新的素材和新的材料。不仅如此,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分析工具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运用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经济学模型的构建、经济学理论经验证明中去,还可以运用人工智能的逻辑思维进行经济问题的解决,通过人工智能工具推动经济学研究,加快经济学知识的积累,提高经济学知识积累水平。在经济学理论的经验验证中,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数据的挖掘、采集和运用,通过海量的数据为经济学研究的验证提供支撑,进一步增强经济学研究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在人工智能时代,经济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经济学中的绝对化、教条化和简单化的弊端日益显现,需要从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特征入手,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一是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已经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会通过促进知识组合使经济显著增长,特别是知识增长的瓶颈被打破,将会形成经济超常规发展的“经济奇点”[3]。二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力。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力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主要强调生产力的要素和数量,而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力主要强调组合生产力和生产力的质量,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新生产力现象和发展水平需要经济学进行研究。三是人工智能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人工智能会使市场集中,使得垄断的力量加强,引发新的垄断竞争关系,需要政府采取新的方式来进行宏观调控。总之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需要面对新的现实问题,进行经济理论的创新。   二、人工智能時代经济发展的变化对经济学人才的新要求
  人工智能是以数学、统计学、系统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其内涵丰富,涉及的领域也较为繁杂。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学专业型人才,而是跨学科的复合型经济学创新人才。同时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经济学专业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补品,而不是替代品。因此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学人才的新要求体现在:
  一是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知识。在未来的人工智能环境下,经济运行与发展将需要与大量的智能体进行交流合作,这就要求经济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掌握与智能体进行交流合作的知识与能力。因而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域下进行。从目前的知识结构来看,编程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在智能化时代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经济学人才也应该掌握一些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知识,比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学习等。
  二是提升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是思维范式的转变。一方面要通过深度学习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理解,为此需要从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出发,引导学生构建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广度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的工具。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获取、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实现“人工智能+经济学”,对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对经济运行把握和预测的能力。
  三是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特征是“快速”和“变化”,为了适应“快速”和“变化”,就需要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升级,资源整合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大,可以替代的工作边界也将逐渐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人力岗位要求将不断升级,从而提升岗位的附加值。对于经济学专业的人才来说,要想完成岗位升级,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使用智能体的能力。
  三、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
  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度学习帮助我们做海量无效信息的筛选和有用信息的重组,从而给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的决策建议和更加智慧化的行为指引,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活动目标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教育的知识传播平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强化。人工智能时代学生深度思考、问题识别、逻辑推理等高层次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背诵等低层次认知能力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因此,需要依据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促进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
  1.需要将“人工智能+双创教育”纳入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去
  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学人才培养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把“人工智能+双创教育”的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激发起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和活力:一是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针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业化运用的客观需要,以及“人工智能+双创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加深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实及其趋势的了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在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
  求;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将面对许多复杂的经济问题,依据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强化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需要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思维和知识系统结构的再创造。通过知识系统结构再造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思维逻辑。
  2.改革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产业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改革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从灌输式转变为交互式,从单向知识传递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更加强调了学生的核心地位,这一时代的人才培养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加强个性化教育。二是建立开放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紧跟世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建立开放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以新型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智能化的手段使学生在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的同时掌握基本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逐步成长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复合型经济学人才。三是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经济学+数学+计算机技术+统计学+人工智能+”等的综合知识结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敏感性、宽广的视野和战略的高度。
  3.形成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应该是人的学习能力、机器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共融共生的阶段,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形成经济学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一是人工智能技术要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走向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主,促使学生基于深度理解的学习,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面向经济运行。二是人工智能技术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应用,给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知识传播方式带来了挑战,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学习得到尊重。人工智能技术会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这不是学生也不是教育工作者可以阻挡的一个趋势[4]。为此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要转变观念,确立在全面基础上有个性发展的新价值观,研究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特长的发展。三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式,拓展教学范围、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4.形成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一是打造专业品牌特色。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以突出时代特色,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突出专业交叉,发掘经济学专业的新优势,提升整体水平,加强人工智能时代专业品牌特色建设,实现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为本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作为新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
  5.完善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要素体系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要培养学生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为主要内容的高阶思维能力,具有好奇心、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创新能力。为此,需要完善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要素体系:一是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主体。教师首先要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补者,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的知识量与教学经验,而且要适应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掌握人工智能知识、技术及其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二是调整课程结构、增加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并在经济学教育教学之中形成“人工智能+經济学”的课程结构。三是实现教学重心转移。重视人工智能时代对复杂经济现象认识能力提升的教育,重视对经济学专业学生信息加工、数据处理、预测模拟、分析结合、逻辑推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思维教育为主,突出对学生计算思维、设计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四是优化教学环境。按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方式的要求优化教学环境,教学资源要增加智能化的场景与设备,突出实验教学,加强数据处理、信息加工、预测模拟等方面的实验教学环节。
  6.完善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保障条件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需要完善相应的保障条件:一是要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特色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中加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类型的课程,在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中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类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师资培训。二是加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支撑体系建设,夯实人工智能时代专业建设的基本条件,建设好创新实践基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三是完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技术支撑。推进人工智能专业与经济学专业和课程建设中的信息系统协同建设,加强经济学教学研究的仿真和模拟,完善智能化的经济学教学基础设施,提高经济学研究的仿真、模拟和预测水平。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为人工智能时代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制度规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保罗·梅森.新经济的逻辑[M].熊海虹,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179.
  [2]布莱恩·阿瑟.复杂经济学[M].贾拥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1.
  [3]蒋南平.人工智能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映射及其政策价值[J].人文杂志,2019(2).
  [4]郑南宁.面对人工智能挑战 人才培养的下一步该如何走[J].中国大学教学,2019(2).
  [责任编辑:周 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5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