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有意识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探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婉羚

   摘 要:5岁的儿童有意识说谎开始萌芽,到小学期间,有意识说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行为,主要有模仿型、紧张型和表现型三种类型。教师和家长如果不注意教育、引导学生的有意识说谎行为,学生就会出现严重的欺骗行为,影响道德发展。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有意识说谎的成因,从德育导师角度提出有效对策,帮助学生做到拒绝说谎、自主诚信。
   关键词:学生;有意识说谎;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5-0021-02
  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说谎的经验从3岁开始,策略性说谎则从4岁开始,但3岁~4岁儿童的说谎大都属于无意说谎范畴。5岁的儿童有意说谎开始萌芽,到小学期间,有意识说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行为。对于儿童说谎现象,如果教师及家长不注意教育和引导,就容易发展成欺骗行为,产生不良后果,如有媒体就曾播报过因小孩说谎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新闻。这不仅仅是一则新闻、一种现象,更体现出对儿童说谎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儿童只有拒绝说谎、自主诚信,才能身心健康成长,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合格的人。
   一、学生有意识说谎行为的常见表现
   有意识说谎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欺骗或对事实真相的掩饰的行为。常见的有意识说谎行为可以分为模仿型、紧张型和表现型三种类型。
   1.模仿型有意识说谎行为
   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指出,学生有极强的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玩伴等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他们模仿。比如,小A的父母均为单位领导,很多人找其帮忙。他们会告诉孩子:“有人来电话就说爸爸、妈妈不在家。”小A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耳濡目染,就会认为只要自己想回避别人,就可以用不在家做借口,就会逐步形成说谎的习惯。
   2.紧张型有意识说谎行为
   紧张型有意识说谎行为,是指学生在紧张的情况下说谎。比如,学生在家打破瓶子之后,会害怕、紧张,当家长问其原因时,就会脱口而出:“不是我,是小猫把瓶子打碎的。”在学校,两个学生打架,德育导师将他们叫到办公室谈话。学生知道打架不对,面对教师谈话时非常紧张,当被问到是谁先动手的,就会条件反射地说:“不是我!”学生做错事会紧张,害怕被惩罚会更加紧张,就会自然而然地引发紧张型有意识说谎行为。
   3.表现型有意识说谎行为
   表现型有意识说谎行为通常是为吸引别人的注意或引发别人类似羡慕、惊叹等情绪而产生的。比如,学生会认真而得意地告诉同学“我妈做的饭菜比酒店的还好吃”。另一个学生,尽管他妈妈并不会做点心,但他依旧说“我妈不仅能做饭菜,还会做好吃的点心呢”。类似情况也会发生在学习中。一个学生说“这道题我会做了”,另一个学生立马接上“我也会做,而且所有题目我都会做”。
   二、学生有意识说谎行为的成因分析
   学生有意识说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学生心理出发,主要有希望博得赞赏、自我保护、戏弄他人和讲“兄弟义气”四种。
   1.希望博得赞赏
   学生都喜欢受到他人的认可,有时为了获得他人的表扬,会用有意识说谎的方式呈现他人想要的反应。比如,教师讲解题目时,学生明明没有听懂,却因为希望听到老师诸如“听得真认真”“一说就懂,真聪明”之类的表扬,就在老师询问时点头表示已经掌握。也有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买相同的练习册抄答案,保证作业的准确性。又如,妈妈分苹果时,学生为博得妈妈的赞扬表现得很谦让,让妈妈将大苹果分给姐姐,可最后妈妈还是将大苹果给了自己而且表扬了自己。此后,学生每当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采取故意谦让的方式。
   2.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是指学生为了逃避他人的批评和惩罚而有意识地说谎。小B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他7岁时,第一次撒谎,说去辅导班学习,却和同学去公园玩。父母询问后小B告知真相,结果父亲痛打了他一顿。于是,小B走向思维误区,认为说实话会被打,只要说谎不被戳穿就不会受到惩罚,于是说谎的频率越来越高,谎言也愈发“完美”。另外,还存在学生因为担心父母责骂,就将考得不好的试卷丢弃,谎称近期没有考试,或因为担心教师责骂,谎称没做的作业遗忘在家里等有意识说谎行为。
   3.戏弄他人
   戏弄他人,是指一些学生喜欢从别人不恰当的行为反应中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比如,小C课间觉得无聊,撕坏了小D的作业本,并告诉小D是小E干的。小D和小E因此发生了争执,小C却看得津津有味。类似的,还有“某某,老师叫你去办公室”“某某,你的妈妈在门卫等你”等有意识说谎行为。
   4.讲“兄弟义气”
   社会学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的交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的交往则越来越多。一些学生重“兄弟义气”,认为有错要一起承担,不能“出卖”兄弟。比如,老师问是不是小F把窗玻璃打破了,他的同學异口同声地否认,甚至有人主动顶替,承担小F的错误。这类有意识说谎背后的原因是追求“兄弟义气”。
   三、学生有意识说谎的应对策略
   有效应对学生有意识说谎行为,需要学生自身、家长、教师、学校多方面合作,共同发力。本文仅从德育导师维度出发,对德育导师能够采取的应对学生有意识说谎的策略进行阐述。
   1.提升修养,以身作则
   (1)理论学习,提升素养。德育导师只有系统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才能贴近学生,让学生主动分享所思所感所想;只有研究应对学生有意识说谎行为的技巧,才能妥善引导学生拒绝说谎。比如,有的学生在谎言被揭穿后遭到痛打,就会更多地想以后怎样将谎言说得完美。对此,德育导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说谎行为的后果,用引导启发的方法代替简单粗暴的惩罚,让学生意识到说谎的严重性。(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对学生说谎。比如,小G说:“老师说不能说谎,你明明没有完成作业,怎么可以说是忘在家里呢?”小H:“有什么关系,老师上次说我们班运动会拿第一就不布置作业了,可后来还不是让我们写作文了,老师都会说谎呢。”可见,德育导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未雨绸缪,源头杜绝
   (1)创设氛围,意识先行。德育导师要营造“诚信很重要”的氛围,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感悟诚信的必要性;营造“诚信最光荣”的氛围,每周三中午用十分钟嘉奖“自主诚信小标兵”,同时设置“拒绝说谎”联盟,让学生相互监督并及时制止说谎行为;营造“诚信我能行”的氛围,通过“阅读明礼”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诚信认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2)树立榜样,模仿学习。列维托夫曾说:模仿的产生有赖于榜样的特点。换言之,典型榜样的典型品质会被学生接受并模仿。榜样示范包括国家、省市级诚信模范人物,更包括生活中的普通人。学生在校时间长,受同学的影响更大,所以德育导师在班级中树立“一直讲诚信”和“说谎改正”两类典型榜样,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智慧处理,用爱呵护
   (1)重视初犯,防微杜渐。防微,即德育导师平时要多观察、善观察,发现说谎苗头要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扼杀。杜渐,即德育导师要以学生第一次说谎事件为契机,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学生第一次说谎时通常会忐忑、担心,表现比较外显,易于发现。第一次说谎也是内心争斗最剧烈的时候,教师只要稍加引导,便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2)留有台阶,耐心期待。在公共场合拆穿学生的说谎行为,显然是在挑战其脆弱的自尊心。德育导师要留有台阶,寻一个只有自己和说谎学生的空间进行交谈,以理服人,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另外,德育导师要耐心等待,不急着批评、指责,更不直接贴“说谎”标签,而是让学生回顾整件事情,思考自己是否说谎,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承认说谎和改正的时间与空间。(3)分析原因,方法灵活。帮助学生解决“说谎”问题,本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说谎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德育导师的应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对于爱阅读的学生,不妨让他通过阅读向主人公学习“承认说谎”。对于喜欢看电视的学生,不妨让他通过观看小品认识到说谎的后果,进而远离说谎行为。
   学生说谎行为背后的原因多样而复杂,德育导师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要想方设法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德育导师只有真正做到提升修养、以身作则,未雨绸缪、源头杜绝,智慧处理、用爱呵护,才能激励学生拒绝說谎、自主诚信。
  
  参考文献:
  [1]周长秋.如何看待幼儿的说谎现象[J].幼儿教育,2001(06).
  [2]史羽倩,王云霞,周君怡,杨淑佳.3~6岁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08).
  [3]杜春香.从“不是我做的”到“勇于说实话”[D].苏州大学,2016.
  [4]王程程.学前儿童说谎行为研究述评[J].郑州师范教育,2015(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9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