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中生情 以情启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兆霞
摘 要:数学课堂不论是新知探究、巩固应用,还是拓展提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以问题情境作为生发点,以不同的教学形式逐步展开,问题情境既是教学环节,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还成为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纽带,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价值,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问题教学;课堂教学
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育三部曲之《美的彼岸——诠释:情境课程的构建》一书序中提到:情境教学是探讨儿童认知的规律,通过充分调动儿童的注意、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数学课堂不论是新知探究、巩固应用,还是拓展提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以问题情境作为生发点,以不同的教学形式逐步展开,问题情境既是教学环节,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还成为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纽带,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价值,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好的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对教材的理解与加工再创造,所设计的问题情境既要蕴含数学内容的本质,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教育功能,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践行问题情境教学法呢?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要处理好生活性与数学性的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充分说明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经历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這就要求教师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实例或模拟场景,只有入境,才能生情,教学效果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的相关知识,但这只是静态的书本知识,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其转化为动态的生活知识,来灵活地解释生活现象,所以特意设计了一节“圆的应用”课程,在复习了圆的相关知识以后,我借机抛给学生一个问题: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能设计成四边形和三角形吗?圆形有什么好处?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想象着如果车轮设计成四边形或三角形出现在生活中,同学们都忍俊不禁,充分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二、要处理好趣味性与探索性的关系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本身具有内在兴趣。”有兴趣才有思考的冲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铺地砖”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给同学们欣赏漂亮的装潢图片激发兴趣,你想成为优秀的装潢设计师吗?张老师最近买了新房,正为铺地转发愁,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这就为探究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出示客厅的长与宽,两种砖的规格及单价,请小组合作设计出合理的铺地方案。同学们探索的积极性特别高,整堂课在想—说—议—算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不但掌握了新知识,而且真切感受到生活即数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要处理好时效性与延展性的关系
好的问题情境犹如一根线贯穿于整堂课,要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课堂中可以有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甚至可以去寻求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史料,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了解。例如:在教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开始上课,老师请同学讲一讲阿基米德的故事,听完故事老师说: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刚才讲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对你有启发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猜想,利用实验器材,四人小组合作尝试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同学们的热情高涨,纷纷动手动脑,最后自主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轻松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也了解了相关的数学文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四、要处理好催化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数学学习素材的选择,应具备生活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数学知识一旦融入这些元素,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趣味盎然,从而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数学内容,构建数学认知结构。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出示了一组同学们动感相册的照片,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分类并思考,哪些与同学本人相像?哪些不像?为什么不像呢?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要想使照片相像,在编辑照片时照片的长和宽都要扩大相同的倍数,从而有效地催化了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并且渗透信息技术的知识,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并结合实际教学,处理好以上四种关系,创设具有感染力、生命力的数学问题情境,借助问题情境,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新知识及时感知、领悟、内化、升华,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安鹏.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叶新和.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J].教学与管理,2013(28).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3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