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活动经验活性积累 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设计小学数学活动时,教师要有观照意识,深入教材发掘,找到文本与生本思维的对接点,为学生准备适合度更高的活动内容;要对学生学情有深入了解,积极开展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要有意识地提升实践活动的互动频度,积累活动经验;要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开展创新设计和发动,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提示和启迪,确保数学活动更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经验;核心素养
   《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十种重要能力,即数感、符合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活动经验,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助力。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互动情境、生活情境、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经验、协作经验、探索经验、操作经验,为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奠定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经验
  1.适时投放思考问题
  在设计小学数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教情和学情调查,以便为学生设计适合度更高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顺利积累活动经验,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利用图形、数据、课例等基本材料设计悬疑问题,发动学生展开问题探究活动,能够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价值度更高的经验积累。
  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一课,教师拿出电子计算器,给学生直观展示后,设计悬疑问题:“既然这是神奇的计算工具,那么,它到底神奇在何处呢?很多同学都应用过这个工具,大家不妨展开小组讨论,看谁能够成为大家的老师,具体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和用法。”学生分组之后,教师给每一个小组提供一个计算器。学生展开学习交流活动时,教师深入到小组学习之中,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积极引导。由于每一个小组都有计算器应用“高手”,所以互动活动就能够顺利展开。通过小组传帮带活动,学生能够进入特定的学习活动之中,进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课堂学习也更加高效。
  2.调动学生主动质疑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梳理形成的质疑问题具有针对性,这些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的瓶颈和桎梏,如果教师能够给出明晰的答案,或许可以给学生带来豁然开朗的学习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时,要给出必要的引导和启示,让学生梳理出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质疑问题。
  如学习《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对课例进行个性分析,并对存在的疑惑进行问题设计。然后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展开学习思考活动,并主动质疑。这时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搜集学生的质疑问题,如“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为什么要交换位置?交换位置有什么用意呢?”“乘法交换律交换因数位置,积不变,而在一些乘法应用题中,因数位置变化了,其意思也就变了,这时还能够交换位置吗?”从学生的质疑情况可以看出,由于教师的引导出现了问题,学生的思考方向就出现了偏离。此时,教师应及时给出具体解释,引导学生从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角度展开思考。
  二、创设互动情境,培养学生协作经验
  1.丰富合作学习形式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局限于小组讨论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课堂辩论、课例分析、数据处理、实物测量、实地观察、实践操作等,都是比较常用的合作学习形式,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进行选择和匹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互动中形成丰富的经验认知,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更多正能量。
  如在学习《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游戏活动:3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两个人投掷骰子,按照骰子点数确定前进步数。第一个学生先投掷两次,用白纸做棋盘,用点数表示走的步数。第二个学生同样投掷两次,如果点位重复了需要重新投掷。第三个学生负责记录,如果一方两颗棋子链接到一起,便可以得到2分,如果三点连成一线,就加3分,先达到8分者为优胜。虽然这只是一个游戏,却对学生数理认知能力形成了历练,对学生数学思想成长提供了帮助。
  2.提升学生的互助意识
  学生参与互动学习活动时,教师应给出积极的组织和引导,确保合作学习顺利展开。在团队构建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能够提升团队凝聚力,为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在互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团队之中,展开学情调查,以便作出适时的调整;要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及时跟进,推进数学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合作学习形式众多,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实际操作互动时,要对活动条件和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如教学《除法》一课,教师为学生布设合作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观察活动,走到校园之中,对周边最高建筑物进行目测,它的高度大约相当于几个教室的高度?如果是学生手拉手,应该有多少学生手拉手能够达到这个长度?学生听说要到校园内观察,顿时兴奋起来,都积极参与到观察活动之中。经过一番目测后,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逐渐达成学习共识。课堂展示时,小组代表积极发言,课堂互动频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给出肯定评价,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纠偏意见。一个小小的实地观察活动,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并帮助学生在积极互动中形成学习经验。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探索经验
  1.接轨生活展开学习
  学生生活认知和数学认知的快意融合,能够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内驱动力。实地观察、实物测量、生活案例列举、社会调查等,都是生活化教学活动形式,教师要给出观照性设计,让学生在多元思维接轨中形成学习认知。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努力提升教学设计的适合度。如《速度、时间和路程》一课,在学生已经掌握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为学生布设生活案例搜集任务:在我们生活中,关涉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学题目有很多,请展开广泛搜集,找到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提交到课堂上。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够提交多种多样的生活案例,教师对这些生活案例信息进行整合优化处理,最后形成最佳案例集锦,并投放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展开解读计算。在此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生活调查,搜集生活数学案例,给学生提供難得的展示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成功激活。
  2.鼓励学生个性探索
  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时,由于数学学力基础、数学兴趣、数学悟性都存在差异,其学习表现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为鼓励学生展开个性学习,教师要有因材施教的意识,要对学生个性学习认知经验给出肯定评价,引导学生展开创新性学习实践,并在独立操作中形成独特的学习经验。数学活动具有多元化特征,如果有必要,教师不妨给学生设计众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这对提升学生个性创造力有重要帮助。
  如学习《正负数》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对正负数进行定义解读,使学生逐渐了解正负数相关概念的内涵。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寻找正负数应用案例,或者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展开定向搜集。信息搜集任务给学生提供了深度学习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管学生的信息搜集情况如何,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学生形成的学习认知经验都是极为鲜活且富有个性特点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经验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顺利构建经验体系,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帮助。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众多内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出教学布设,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吴岱峰.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审思[J].教师,2017,(09).
  [2]韩召群.挖掘数学本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2).
  [3]官秀平.数学活动经验:在做与思中自然生长[J].基础教育研究,2018,(05).
  注:本篇文章属于南平市“十三五”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有效方法的研究》的课题成果。
  (责任编辑 赵永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0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