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聚落”系列微专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聚落”是高中地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是高考地理学科命题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针对“聚落”中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城乡空间结构与规模结构这两个微专题分别从高考解析、知识精要、真题透析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聚落;微专题;高考命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地理》对聚落模块的考试范围要求为: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结合课标内容要求,从中可提取以下核心概念:城乡区位、城乡景观、地域文化、空间结构、服务功能、大都市辐射功能、城镇化。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微专题1   城乡聚落的
  形成与发展
  一、高考解析
  ★核心考点
  聚落区位,地域文化对城乡聚落的影响,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情解读
  考点知识明确,主要考查城乡区位、地域文化对城乡聚落的影响、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近年高考试题往往以国家城乡统筹发展、当下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成功国际经验为背景,综合区域工业化进程、人口变化及城市空间结构等内容,以图表形式呈现城乡聚落景观地域差异、不同地区城市化进程、问题及解决措施,考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及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试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命题热点
  从命题背景看,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试题将侧重选择反映国家、城市及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来考查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以及国际经验的借鉴,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如何协调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关系以及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等城镇化发展瓶颈问题;又如,破解城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局部区域的自然資源和环境压力过大等“城市病”问题;再如,如何进行城市群建设,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同时,试题内容将会侧重选择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具体的地域文化事象,考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及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从命题内容看,试题注重对地理过程的深入分析与综合,如区域城镇化进程、地域文化的演变及对城乡景观变化的影响。同时,试题注重对地理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考查,如区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区域间人口迁移、资源调配与产业转移对区域城镇(城市群)发展的影响等。
  二、知识精析
  ★知识网络(图2)
  ★重点突破
  1.城乡区位因素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聚落的分布和发展受自然和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乡村的分布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与之相比,城市的分布与发展受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更为深刻,图3为城乡区位因素及变化。
  2.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图4)
  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具体包括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自然景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不同的自然背景及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乡环境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使得我们生活的城市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3.城镇化
  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工业化进程等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且各具特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给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巨大压力,引发诸多问题。为避免或降低城镇化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图5)。
  ★易错点归纳
  1.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产物。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人口急剧扩张,城市中心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二是中心城区用地置换,新建住宅多建于城郊地区;三是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郊区城市化主要表现在空间变化和人口变化两个方面。从空间变化来看,城区面积拓展,郊区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城市郊区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郊区城市化是在城市内部出现的,郊区与市区连为一体。从人口变化来看,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城市总人口增加。
  逆城市化是人口、工业和商业从大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从城市向郊区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伴随着郊区逐渐繁荣,中心区人口数量下降,并出现“产业空心化”和经济萧条、衰败等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出现了多次逆城市化的潮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仅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延,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小城镇和乡村,结果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导致逆城市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大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高;二是发达国家或地区乡村或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差距缩小;三是私家车高度普及和高速公路网日益发达;四是信息化潮流下的弹性工作和家庭办公方式兴起,出行减少。在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减少,周边乡村和小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加。逆城市化是由大城市向乡村、小城镇迁移,已超越原城市的地域范围,图6为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示意图。
  三、真题透析
  (2019年高考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读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图7),完成1~2题。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故正确答案为B项。第2题,城市不透水面會阻止水分下渗,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城市不透水面实质就是改变地表下垫面性质。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面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C项。
  参考答案: 1.B  2.C
  四、仿真练习
  高台民居是我国某地古代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以黄粘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厚度达1米。该建筑依山之势、傍水之边,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读高台民居景观图(图8),完成1~3题。
  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可能是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蜂巢屋”一般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图9中a图为“蜂巢屋”分布示意图,b图为“蜂巢屋”景观图。读图完成4~5题。
  一、高考解析
  ★核心考点
  城乡功能区布局,城乡空间结构的问题及合理规划,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说明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考情解读
  2015—2019年高考全国卷试题中,共有五个题组试题考查本部分内容,分值为50分。2019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有题组考查,分值分别是12分、12分和6分,聚落模块在2019年高考中得到了充分重视。从命题形式看,除2019年高考全国第Ⅲ卷第36(1)题为综合题外,其余均为选择题。从考查立意看,通过兰斯塔德“绿心”空间规划、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村办企业、鲁尔区城市群等真实案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命题热点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城乡空间结构与规模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考题中侧重引入国内外城市发展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剖析。随着2017版新课标的发布,城市空间结构和规模结构的表述产生了一定变化,2019年高考全国卷对此进行了及时的呼应。
  具体表现为:①实验版课标侧重城市空间结构,2017版课标表述为城乡空间结构,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第1~3题考查了长三角地区的村办企业空间结构集聚过程,通过“村村冒烟”到“抱团飞地”的转变探讨城乡统筹的制度创新;②旧版课标泛谈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2017版课标侧重以大都市的辐射功能来认识区域空间组织,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第1~3题考查了上海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通过解读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分析其与上海在空间位置上的边缘性和邻近性,探讨上海对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功能。
  2019年高考全国卷高考题充分呼应了新课标中城乡空间结构与规模结构表述的变化,对教学备考的启示是:①关注并研究内容课标对相同主题的表述变化;②对聚落问题的分析,需将视野从城市扩大至城乡;③对城乡规模结构的分析,需关注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二、知识精析
  ★知识网络(图10)
  ★重点突破
  1.城乡功能区布局
  (1)集聚形成功能区。城市和乡村中包括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同一类型的土地利用常出现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形成功能区。在一个城市或乡村中,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形成城乡内部空间结构。与乡村相比,城市的土地利用集聚现象更显著,功能区呈现多样化特点。
  (2)城市功能区布局(表1)。
  [表1 城市功能区布局][功能区 占地面积 形态 区位 商业区 最小 点状或条状 偏好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等;在大城市的核心区域可形成中心商务区 住宅区 最大 片状 高级住宅 人均面积大、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齐全、多在高坡、与文化区邻近 低级住宅 人均面积小、污染严重、公共设施差、多在低地、与工业区邻近 工业区 居中 集聚
  成片 为降低对城区污染的影响,降低地租成本,多位于市区外围边缘;为提高交通通达度,多沿主要交通干线布局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据市中心距离越近,地租水平越高;交通越便利,地租水平越高。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付租能力依次降低,三者的付租能力变化速度(图11中斜率)也依次降低。在经济主导前提下,城市各地段的使用权将被付租能力最高的功能区占据。因此,城市中心(OA段)是商业区,向外(AB段)出现住宅区,城市外围(BC段)形成工业区。主干道路与环线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地租水平较高,也可能形成大型仓储式商业区。
  社会历史因素:由于收入水平、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传统等因素,引发特定人群的空间集聚,形成斑块状功能区。
  行政因素:由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功能区根据规划进行布局。
  自然因素:地形起伏、河湖水系、海岸线轮廓等对城市空间延伸产生约束,可在局部形成自然环境优越、水源供给充足、水运交通便利等地区,从而影响功能区布局。
  (4)常见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图12)。同心圆模式以经济因素主导形成,可见于地形平坦开阔的中小城市;扇形模式受城市中河流、铁路等线性地物的影响形成;多核心模式受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多种因素影响形成。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
  合理设置卫星城,降低主城区的城市病压力:通过卫星城分散主城区的产业和人口,降低主城区的社会资源压力与生态压力,减缓主城区的城市病。
  合理搭配住宅區和商业区、工业区布局,降低城市交通拥堵:住宅区集中孤立布局于郊外,易形成睡城,使住宅区与商业区、工业区之间形成钟摆交通,产生交通拥堵,增加通勤时间,降低城市生活品质。应使住宅区和商业区、工业区搭配布局,降低通勤距离;或者修建连接主要通勤线路的轨道交通,增加公共交通比重;或者采取潮汐车道,提高道路利用率。
  降低工业区对住宅区等的污染:大气污染型工业应根据风向进行布局,布局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垂直风向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水污染型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工业尽量布局在郊区,以降低市区内原料和货物的运输污染。
  增加城市生态用地比重,改善城市生态: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需设置连续带状的生态功能区,以及斑块状散布的生态用地,通过海绵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内涝、城市生物多样性匮乏等生态问题。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表2)
  4.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城市根据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行政级别等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在一个地区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越少,其结构呈现出金字塔状如图13A线,大中小城市合理搭配利于区域发展。如果一个地区中等城市数量较少,其结构如图13B曲线,地区资源过度集聚于核心城市,不利于区域均衡发展,核心城市也易出现城市病;如果一个地区的核心城市实力不足,其结构如图13C曲线,核心城市对地区的辐射能力不足,区域发展缺乏核心驱动力。
  大都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从区域空间组织看,大都市通过辐射功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大都市将高端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源源不断向周边中小城市扩散,带动周边地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从城市等级看,辐射扩散常从高等级向低等级层层传递(参看2019年全国Ⅱ卷第1题);从地域位置看,辐射扩散常从邻近区域向边缘区域层层传递参看2019年全国Ⅱ卷第2~3题)。
  ★易错点归纳
  1.地租曲线分析
  地租曲线是经济主导下分析城市功能区布局的重要工具。地租曲线图(图14)中①为商业区地租曲线,②为农业区地租曲线,该城市OA段实际形成商业区,AB段实际形成农业区,该如何分析其原因?将曲线①延长,与曲线②交于C点,则OC段商业区付租能力更强,如果按照经济主导原则,则OC段为商业区,但实际只有OA为商业区,说明AC段受到了其他影响因素,如政策因素,国家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需要进行基本农田保护,AC段离市中心较近,商业价值较高,但最终受农田保护政策影响,形成了农业区。
  2.平面城市与立体城市对比
  二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城市空间演变模式,在社会经济活动密度、空间利用效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平面城市的空间扩展以平面为主,通过摊大饼式的扩张获取更大的城市发展空间;立体城市的空间扩展以地上和地下空间为主,通过空中和地下的空间开发获取更大的城市发展空间。整体来看,立体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度更大,空间利用效率更高,城市交通组织以公共交通为主,主城区生态环境压力大,郊区生态保护较好。
  三、真题透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第1~3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解析】 第1题,解读材料信息可知,从“村村冒烟”到“抱团飞地”是村办企业空间格局由分散至集聚的过程。第2题,长三角地区便于接受上海的产业扩散,在20世纪80年代便出现了众多的村办企业,部分农业用地转变成工业用地,改变了村庄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剧,建设用地日渐减少,但是企业要扩大利润,必须进一步扩大规模。而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规定了严格的农田保护政策,不允许地方政府侵占农田。在这些背景下,区域发展如何破解困境?首先,腾退村办企业,将工业用地复垦为耕地,这样就能获得同等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然后,利用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在中心城镇周边集中建立大型工业园区,由于集聚优势的存在,可以在不改变建设用地面积的情况下,通过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提高区域工业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3题,“抱团飞地”模式通过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打破了区域发展困境,属于城乡统筹创新;村办企业的革新属于工业领域的生产空间模式创新;“抱团飞地”有效调和了区域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属于制度创新,而非技术创新。
  参考答案: 1.B   2.D   3.A
  四、仿真练习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图15),完成1~2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6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