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适合教育视域下中职学生技能提高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通过对“适合教育”的内涵进行剖析,从而得出在技能训练中最重要的点为:“了解学生”。在适合教育的视域下,我们要想提高中职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只有做到“了解学生”后,才能为学生量身定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从而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本文以技能大赛为切入口,介绍在技能训练时“了解学生”要从哪些方面入手,以及技能训练时“了解学生”的一些注意事项,从而给专业教师在今后的实训教学,及其它教育教学中提供一个经验。
  【关键词】适合教育;了解学生;技能
   一、在技能训练中“适合教育”的内涵
   适合的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所提出的“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纲要中可以看出,适合的教育,首要做的是尊重规律。那什么是规律?百度百科中的基本解释是这样的: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显然这个解释很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不管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训练,都有“实然”与“应然”二种状态。“实然”就是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或技能,“应然”是学生应该达到,但目前还没有达到的状态。基于实然,学生经学习或训练从而超越实然,从而达到必然的要求,这才是学生发展的规律。只有基于这样的规律,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但如何基于实然来提供适合的教育呢?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学习不是简单的吸收新的知识或技能点,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的或已会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的帮助或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重新建构新的知识或技能点的过程。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要给学生适合的教育,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实然,了解学生已会的或已掌握的,在这基础上来帮助学生重新构建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点。而了解学生,是适合教育的重中之重。
   技能大赛是中职学生学习技能最具有代表性的缩影。而作为团体赛的全国职业院校电梯维修与保养赛项(中职组)则是学生学习电梯维修与保养技能的一个缩影。在带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几年里,我们发现,每届参赛的学生,我们都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这样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我们就可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帮助学生解惑。也正因为我们做到了对学生的了解,使得我们的学生对老师的指导充满信心,最终在国赛中我们取得了全国职业院校电梯维修与保养赛项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可以说,在适合教育的视域下,我们要想提高中职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只有做到“了解学生”后,才能为学生量身制作,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从而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那么我们应具体如何实施才能做到了解学生呢?
   二、技能训练中“适合教育”内涵的具体实施
   (一)培养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
   1.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做到尊重学生,要知道学生也和我们一样是平等的。虽然我们教师有专长,但学生就一定没有专长了吗?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常发现有时一些好的技能操作技巧都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自己琢磨出来的,我们只是一个大自然的搬运工,把学生好的操作技巧拿来教给他们的学弟学妹们。我们教师放低我们的身价,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反而会让学生更尊敬我们教师。
   2.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方法一定有效吗?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就曾遇到过这么一个案例:在某个技能操作点上,我们发现,学生的技能已经超越了老师,这是因为他利用假期去企业实习时,企业师傅已教会了他该项技能。这大概就是《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境界吧。
   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不能还是一个教一个学的模式,而是可经教师引导,师生一起探索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师生的关系,还能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过程。
   (二)要能真正走進学生的内心
   1.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有时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同时他们还有着自己的个性。在团体赛中这些情况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变成一个个障碍。所以我们应该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与交流,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或见解,如果学生见解经验证是可行的,而且更有效,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如果是学生内心焦虑,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慢慢消除他们的焦虑;如果是因为技能操作上的困惑,那么我们可以制定有效的方案进行解决学生的困惑等等。可以说,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是解决训练中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
   2.多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在学生训练期间,外界的压力,日复一日反复枯燥的训练,技能无法突破时的沮丧等等都会压垮这些年轻的学生。要知道他们始终还只是一个孩子,所以我们作为指导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不易。不能因学生的一次失误,或学生的一次成绩不理想就指责学生。而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进行改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斗志。这些会帮助我们轻松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解惑。
   (三)要能融入进学生的生活
   1.与学生一起锻炼
   在训练之余,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能,需要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锻炼,比如:一起打球,一起跑跑步等。在这过程中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从而促进教师更好的去了解学生。
   2.与学生一起训练
   在训练中,不一定总是要求学生一丝不苟的进行,有时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来一个竞技比赛,使得训练变得有趣味性,也使得学生能更专精于技能。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愿意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学生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就能促进你对学生的了解。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辅导,来帮助学生进步。
   三、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亦师亦友尺度的把握
   我们主张师生之间的关系为亦师亦友,不是完全对学生进行放纵。有一个尺度必须进行把握住,那就是在进行教学中来不得有半点放松,教学上必须是严谨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学生最后才会真正的感谢教师,在今后才会真正成为教师的朋友。
   2.教师必须要有所长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一个让学生信服的教师,他(她)的安排学生总会不折不扣的完成。我们要让学生对教师有所尊敬,应该是用个人的魅力来折服学生。这个人魅力其实就是教师个人的专长。对于我们职业中学的教师而言主要是在技能水平上,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不能是半桶水,而必须是一桶水的标准,这样才能让学生折服,从而从内心尊敬教师。
   3.教师必须要有耐心
   我们在了解学生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有可能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你没有耐心,事情可能会搞得更差。比如:在技能训练上,如果你反复教学生的一个操作技巧时,学生总是不得巧,这时如果你失去耐心,对学生进行指责,学生的内心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慢慢失去自信,也就达不到我们的目标了。其实遇到学生总是不得巧时,可以换个环境或换个方式乃至换个时间节点再次进行教导,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目标是教育教学好学生。但是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間都存在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教好学生,唯有从了解学生入手,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或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浩宇.国内外“适合的教育”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研究,2012(20):6-8
   [2]冯建军,刘霞.“适合的教育”:内涵、困境与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7(11):146-154
   [3]布鲁斯.乔伊斯著,兰英等译.教学模式(第八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9
   (本文系江苏省第四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ZYB247))
  (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常州 213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452.htm